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45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大型、超大型矿床和多金属矿集区的形成,均是由于地球内部在深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所致,浅部矿产资源是深部空间的大型、超大型矿床和多金属矿集区在其向上运移、伸展与聚集的结果,,要解决深部成矿机制问题必须有效地使用物探方法,吉林省勘查地球物理研究院在吉林省某铜镍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中利用DHTEM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钻探验证结果与物探推断一致,异常见矿厚度150 m。  相似文献   
92.
李杰飞  侯燕燕  李卫东 《地震》2001,21(4):129-135
叙述了IBM的RS/6000系列UNXI服务器高可用群集多处理系统HACMP在国家防震减灾中心技术系统网络中心的应用,详细介绍了HACMP的原理,包括HACMP的基本概念、高可用性系统是如何提供不间断应用服务及HACMP的切换方式。  相似文献   
93.
地震系统行业网路由应用概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地震系统行业骨干网的基本情况,阐述了Ospf路由协议的基本特点,叙述了基于Ospf路由协议的特性在地震系统行业骨干网部署中的应用及解决的问题和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94.
地震观测数据平台体系架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地震观测网络项目的实施,我国建设了现代化的地震综合观测系统,日产出数据约40GB.如何对地震观测数据进行规划,实现有效的存储和管理,建设完善的数据管理体系,为地震观测业务系统的持续发展和新业务拓展提供支撑,发挥地震观测数据的效益,使之能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已成为地震观测数据系统建设的关键.本文基于我国地震观测系统现状,结合地震观测台网的组织结构和数据分布、产出特点,阐述了地震观测数据汇聚、存储、交换和服务模式,探讨了我国地震观测数据平台的架构体系.  相似文献   
95.
李锦轶  李卫东 《地质学报》2000,74(4):303-312
在野外考察和室内研究的基础上,^40Ar-^39Ar定年揭示出新疆东准噶尔考克塞尔盖山前志留纪荒草坡群下组的主变质作用发生在石炭纪晚期,此后还受到了晚三叠世热事件的改造。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对新疆北部晚石岩世至三叠纪的地壳热演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6.
数值模拟方法能够较好地描述煤层气的储存特征及流动机理,是目前研究煤层气产能较为有效的方法,但该方法应用费时、复杂,实用性较差。以沁水煤层气田樊庄区块为例,基于煤层气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樊庄无因次产气曲线,研究了13种地质、排采参数对无因次产气曲线的影响,选择影响较大的参数绘制出无因次产气图版。研究结果表明,无因次产气图版能够方便地确定已投产和未投产煤层气井产能、最大产气量及其出现时间、煤层原始含气量等重要参数。实例验证可知,使用无因次产气图版在预测煤层气井产能和确定最大产气量等参数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7.
根据地震复发周期模型, 利用现有的地质构造等资料把南北地震带划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活动构造区, 对能量积累阶段及地震危险性的预测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并构建基于WebGIS的网络计算平台, 由客户端任意在研究区选择构造分区, 并输入所选构造分区相应的计算参数, 提交到集群服务器计算模型进行计算, 对所选构造分区的地震危险性阶段及潜在震级进行预测并把结果以WebGIS方式返回给客户端。 实现了利用远程计算技术与并行算法对活动断裂能量积累与释放过程的模拟计算, 其结果可以为判定地震中短期预测的地点和震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8.
鲍尔羌吉韧变花岗岩类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产于新疆东准噶尔红柳峡南扎曼苏-鲍尔羌吉变形带蝇的鲍尔羌吉超单元以强烈塑性变形为特征,形成于加里东早期造山运动大陆弧环境,属壳幔混熔的I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99.
土壤多样性理论与方法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多样性作为土壤地理学研究领域的前沿性内容,可定量化描述土壤的空间变异性和分布格局问题,日益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在简要回顾了土壤多样性在国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后,着重对该专题在中国近15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中国土壤多样性研究的发展特点和趋势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根据研究时期、内容和目的的不同,认为中国土壤多样性研究可以划分为引起与探索时期以及拓展应用时期,除以丰富度指数、仙农熵和均匀度指数为主的经典多样性计量方法外,新提出的土壤空间分布多样性为传统方法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补充,该专题在土壤地理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中仍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0.
新疆造山带造山作用及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造山带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不同的学派有不同解释 :(1)地槽回返说认为 :造山带开始是地壳沉降成为槽地 ,后经回返作用褶皱成山 ;(2 )板块俯冲碰撞说认为 :岩石圈板块之间俯冲 -碰撞而造山 ;(3)多成因说认为 :大洋岩石圈和大陆岩石圈有本质的差别。大陆造山带不仅发生于板块边缘 ,更多的发生于大陆板块内部 ,大陆造山带是在多成因、多种多样的机制下形成的。依据以下五种原则 :1岩石圈的性质及其变形方式 ;2板块运动学方式 ;3造山作用的构造体制 ;4下冲作用所卷入范围的大小及其对上驮板块所造成的影响 ;5造山带增厚与剥露过程。将造山作用划分为 14种类型、2 1种造山方式。特别是软碰撞型、弱造山方式及盆山耦合式是具新疆特色的造山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