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82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滑坡的孕育和发生是受不同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灾害现象。滑坡灾害危险性区划在滑坡编目和灾害敏感性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应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确定性模型和随机性模型相结合对滑坡灾害易发程度进行分区表示。随着地理信息系统在滑坡灾害区划中的广泛应用,灾害危险性的定量研究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本文全面介绍了滑坡灾害危险性区划的主要定量模型,分析了未来滑坡灾害区划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基于空间数据挖掘的滑坡灾害危险性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82.
用AutoLisp编程给点的z坐标赋高程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土方量的计算中,需要提取点的3维坐标。而许多电子版地形图的z坐标值均为0,此时就需要对关联点的z坐标赋高程注记值。本文介绍用AutoLisp进行简单的编程、实现赋值的过程。  相似文献   
83.
用动力旋回地层学观点对南天山造山带进行了初步探讨 ,建立该区域志留—泥盆纪构造沉积演化模式 :南天山南缘洋盆早志留世已出现 ,晚志留世为孤立碳酸盐台地发育阶段 :泥盆纪南天山南缘洋盆开始向北俯冲 ,导致了相对海平面上升 ,使碳酸盐台地被淹没 ,出现深水浊流盆地背景 ,并伴随来自哈尔克山、艾尔宾山南缘火山岛弧带的火山碎屑沉积。至石炭纪 ,由于洋壳俯冲加剧 ,在南天山北缘出现火山弧、南缘盆地形成超覆沉积 ,总体反映了海平面不断上升的过程。同时 ,对造山带中变形盆地对原型盆地响应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超构造岩片、构造岩片、微构造岩片及地层序列四级岩片划分方案。针对有限史密斯地层进行了动力旋回层序的研究 ,将上志留统至泥盆系划分为四个二级动力旋回层序及 14个三级动力旋回层序  相似文献   
84.
李向东 《东北测绘》2008,31(1):173-174,177
在土方量的计算中,需要提取点的3维坐标。而许多电子版地形图的z坐标值均为0,此时就需要对关联点的z坐标赋高程注记值。本文介绍用AutoLisp进行简单的编程、实现赋值的过程。  相似文献   
85.
广西花山复式花岗岩体成因的锶、钕和氧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对广西花山复式花岗岩体进行了锶,钕和氧同位素的系统研究。结合地质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资料,认为花山复式岩体3个阶段的花岗岩类不是同一个母岩浆分异演化的产物,而是由不同时代,不同成因和不同物质来源组成的杂岩体:其中第一阶段为印支期壳-幔混合源同熔型或Ⅰ型,第二阶段为燕山早期壳-幔混合源同熔型或Ⅰ型,第三阶段为燕山晚期地壳来源改造型或S型。  相似文献   
86.
李向东 《古地理学报》2020,22(6):1065-1080
丘状交错层理多和风暴沉积相关,似丘状交错层理多和浊流沉积相关,随着研究的深入,早已打破了丘状(似丘状)交错层理分别只存在于浅水(深水)沉积环境中的界线,故近年来丘状(似丘状)交错层理在作为沉积环境判别标志方面出现了很大的争议和混淆,究其原因则在于对丘状交错层理和似丘状交错层理的成因机制缺乏明确的认识。在详细总结丘状(似丘状)交错层理的结构、形态特征和垂向序列的基础上发现: (1)丘状交错层理底界常为剥蚀面,内部削切关系发育且与洼状交错层理关系密切;垂向序列常出现层段缺失和丘状交错层理叠置。(2)似丘状交错层理纹层厚度变化多样;丘状层可镶嵌于平行层理或小型交错层理之中,且为连续沉积;垂向序列往往出现高流态沉积构造与低流态沉积构造交替叠置。依据这些特征并结合水槽实验的相关研究成果,从流体力学角度可将丘状(似丘状)交错层理的形成机制分为水动力机制和沉积机制两部分。两者的水动力机制完全相同,即为立轴漩涡形成,在自然界中一般为斜压波动引起。两者的沉积机制完全不同: 丘状交错层理为剥蚀悬砂沉积机制,而似丘状交错层理则为悬砂降落沉积机制。由于2种沉积机制所形成的沉积物悬浮浓度及其对沉积流体能量的要求不同,故形成丘状和似丘状交错层理各自不同的沉积特征。这对于从流体演化方面判断沉积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7.
3月23日,宝丰县组织执法人员重拳出击,一举严厉制止了一起重大非法开采铝土矿行为. 宝丰县铝土矿比较丰富,县领导历来重视对铝土矿开采秩序的治理整顿.2008年,经过不懈努力,全县非法铝土矿全部被封填,开采秩序得到好转.  相似文献   
88.
包卷层理是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一种重要类型,其成因较为复杂。在深水沉积环境中,探讨内波、内潮汐作用与包卷层理成因之间的关系,对于丰富包卷层理形成机制和完善内波、内潮汐沉积鉴别标志均具有重要意义。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部内蒙古桌子山地区上奥陶统拉什仲组阻塞浊流沉积中发育的包卷层理,依据形态可分为倾向型规则包卷层理和回旋状包卷层理2类: 前者具有紧闭背形、开阔向形及背形之下发育砂核等特征,常和双向交错层理伴生; 后者属于层内扭曲变形,多限定在具有削截现象的层系内,常和复合流沉积构造及浪成波纹层理伴生。综合沉积特征、包卷层理特征、伴生沉积构造及相关研究成果可推测: 倾向型规则包卷层理主要由内潮汐形成,在液化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密度倒置,因瑞利—泰勒不稳定引起变形,在流体持续剪切作用下进一步改造形成; 回旋状包卷层理主要由短周期内波形成,包括浊流反射形成的随机内波和内潮汐裂解形成的内孤立波,表现为同沉积分层液化,但一般不出现密度倒置现象,因开尔文—亥姆霍兹不稳定引起变形,流体剪切也有一定的改造作用。  相似文献   
89.
通过大比例尺区域地质调研,对西倾山地区的一套粗碎屑岩地层,依据植物化石及含煤线等特征,厘定为下侏罗统龙家沟组(Jlj);根据岩石、岩性组合、沉积构造及沉积环境等特征的研究,认为该套地层为晚印支期西秦岭褶皱成山后,山间断陷盆地中由曲流河所形成的产物;近年来发现,该套地层中有金矿产出。客观地认识和识别该套地层,对拓宽该区金矿勘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0.
深水异地鲕粒灰岩可从宏观特征、微观特征、粒度特征及沉积构造等方面进行识别。通过宁夏中宁县狼嘴子地区香山群徐家圈组中部发育的鲕粒灰岩的野外露头剖面和室内薄片观察,对鲕粒灰岩的宏观及微观特征进行了研究。对颗粒粒径的统计和对比分析表明,鲕粒与假鲕、正常鲕与表皮鲕分别来自不同环境,粒度分析结果显示其具有重力流搬运的特征。结合沉积背景认为,此种鲕粒灰岩应为深水异地沉积成因,鲕粒可能来自同时期的鄂尔多斯地块西缘碳酸盐台地,由重力流搬运至深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