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篇
天文学   17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一.银河内疏散星团的研究 1.天空中恒星密集于一个小的区域,成团集状出现,离日系较近者,肉眼望去,有如薄雾,下细视察,始觉有星可数,称为疏散星团。如金牛座内的毕星团(亦称牛面星团)和昴星团(亦称七姊妹星团)便是显著的两个例子。因疏散星团常在银河内出现,故又称为银河星团。其密集甚紧,拥挤一团者称球状星团。属于星团中的恒星皆作集体运动,经相当长的时期而不离散,是其特征。但以这些星团距离颇远(130至20,000光年),故为肉眼所能望见之数极少,其大多数皆需相当大的望远镜始能观测。  相似文献   
12.
李珩 《地图》2011,(6):140-140
我们的利比亚司机把车停在路边,跳下车,一头扎进杂货店,问路去了。这已经是他第三次问路了。难道我们去的这个地方就这么没名气?好歹它也是个世界文化遗产啊。问完路上车,司机回过头来抱歉地对我们笑笑,然后伸出右手坚定往前一指,意思是这次他一定能找对方向。车里再次响起阿拉伯摇滚乐,我们沿着烈日下的的黎波里海岸公路向前驶去。  相似文献   
13.
在对甘肃省舟曲县“8.8”特大泥石流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计算了三眼峪泥石流的静力学和动力学特征值。三眼峪泥石流重度介于2.O~2.15t/m^3之间,属于黏性泥石流;支沟大眼峪和小眼峪坡降大,谷底窄,泥石流流速比主沟流速大,最大流速达9.2m/s,流通区积蓄能量巨大;主沟最大流量位于大眼峪沟与小眼峪沟交汇处(峪门口),流量达1830m^3/s,一次最大冲出量为152×10^4m^3,泥石流规模为特大型;三眼峪沟泥石流冲压力最大为小眼峪沟沟口断面处,冲击力为245kPa;实测泥石流堆积扇中石块最大粒径为11.2m,计算三眼峪沟泥石流中石块最大运动速度达15.06m/s。特征值分析结果可为舟曲泥石流灾后重建过程中工程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银河中心的方向周围,经卡林尼亚克(Kaliniak)、克拉所夫斯基(Krassovsky)和尼可诺夫(Nikonov),用光电像管(Convertisseur d'images électronique)(λ(平均) 0.98μ)所发见的恒星云 B,我们使用短焦距物镜(F=16厘米),在近红外区(λ(平均) 0.83μ)直接拍照,也发见了它.用蓝、红和红外光作等光曲线(isophotes),再加以一些合理的假说,可以计算对于这三个颜色,在 B 云的前面以及在通常照片上可见的人马座的 A 云前面,星际吸光的差异.在 A 云前的吸光率已经大略求出.使用握特-蒲若方斯天文台的施米特望远镜(改正透镜的口径30厘米,焦距59.4厘米),又用81厘米口径的望远镜(焦距488厘米),我们将 B 云完全分解成单颗星.我们在蛇夫座45星东南向附近小区域内,作了照相星等和红外星等的测定.苏联天文学家们以为 A,B 二云和其间的暗区 C 是代表银河中心的密集处,这意见好像被新近发见的蓝光所不能看见的一个球状星团所证实.将星际吸光的效应计入,暂时测定的这星团的距离模数,说明这星团差不多是在银河系的中心.[这工作的完成,曾得比格(J.H.Bigay)、白提页(P.Bertier)和莫芮加(B.Morignat)三君的襄助.]  相似文献   
15.
看起来很美     
李珩 《地图》2012,(3):143
我坐在半山腰一位农民画家的露台上,开阔的视野里是一座很有名气的苗寨.矜持的小雨化作白色的薄雾,罩住沉默的大山;脚下是摩肩接踵静立的木楼和交错的巷陌,顺着山势铺展开来,一片片青瓦屋顶被雨水滋润,泛着微光;距离屏蔽了来自苗寨主街上的喧嚣,街上无声流动的游人举着红红绿绿的雨伞,与泛着秋意的梧桐树一起点缀了这幅水墨山水画.  相似文献   
16.
二、夜天光     
本文依次叙述:夜天光明亮谱線的光谱光度的测量和光电的测量的比较、年變与日變、发射这些谱線的氣層的高度,皆根据最近的结果论述。  相似文献   
17.
Z And.,T CrB.,AG Peg.,BF Cyg.,AX Per.,CI Cyg.,R Aqr.,同RY Sct八颗变星於1946至1954年間经作者在Haute-Provence天文台加以觀测。本文对於它們的光谱加以简单的敘述,它們都是“複合的”各有其或多或少的特征。用分光光度测量方法测定了這些星的色温度和電子温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威尔逊山天文台高度色散光普图,加以归算,求得1+1颗星的星际K和H普线的等值宽度。其中有44颗星,我们能测得每一谱线的几个成分,它们是被星际几个分离的云的消光作用所作成的。  相似文献   
19.
恒星的第一个重要的分类法(哈佛)只依靠一个参量.摩根-基南(Morgan-Keenan)的近代分类法依靠两个参量.但是这个方法僅能将特殊的星羣,如包括太阳的重要星羣“星族Ⅰ”,加以分类.我们在这里举出一个含三个参量的新分类法(这些参量是氢的光谱的特性的函数),这个分类法可以把各式各样的星包括进去,特别是以前分类法里没有地位的星族Ⅱ和金属谱缐特别强的恒星.  相似文献   
20.
上海天文台年刊的百年折射了中国社会的沧桑变化,反映了上海天文事业的发展里程。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有关历史情况,本刊特作为文献资料发表已故老一辈著名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奠基人李珩先生在1951年9月撰写的《余山天文台过去的历史和未来的展望》一稿,希望能以此使读者了解此前上海天文事业的状况,从而理解当时天文年刊在天文科研事业中发挥的作用,也以此缅怀李珩先生对天文年刊的指导和关心。[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