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天文学   3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黑洞旋转能量的电磁提取及其在天体物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定雄 《天文学进展》2007,25(3):193-205
该文着重介绍了两种大尺度磁场提取黑洞旋转能量的机制,即BZ机制和MC机制,以及BZMC共存模型在天体物理中的应用。BZ机制对应于连接黑洞与遥远天体物理负载的"开放"磁力线,而MC机制对应于连接黑洞与吸积盘的"闭合"磁力线。在BZ过程中大尺度磁场把黑洞的旋转能量以Poynting能流的形式输送到天体物理负载,成为驱动黑洞系统的喷流和伽马射线暴的中心发动机。在MC过程中能量和角动量通过大尺度磁场在黑洞与吸积盘之间转移。BZMC共存模型在高能天体物理中的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活动星系核与黑洞双星的陡发射指数的拟合;2)对黑洞X射线双星的高频QPO与喷流的相关性的解释;3)对伽马射线暴的能量、时标的拟合以及对伽马射线暴与超新星成协的解释。最后对另外两种大尺度磁场提能机制,即BP机制和PC机制也作了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22.
利用Blandford-Znajek过程,得出了黑洞自转与活动星系核射电噪度的关系,在假设AGN喷流的射电功率来自于所提取的黑洞旋转能量后,根据Falcke和Biermann提出的喷流-吸积耦合机制,估算了AGN喷流的最大射电辐射功率,通过与PG类星体样本强射电源观测结果的比较,进一步证实强射电类星体除了其喷流方向与视向的夹角很小外,其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很可能是自转很快的旋转黑洞。  相似文献   
23.
分别在薄盘和厚盘两种情况下,详细讨论了Blandford-Znajek过程对黑洞吸积盘内边缘半径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心黑洞的无量纲角动量演化到某一临界值时;黑洞吸积盘的内边缘半径的变化率将由负交正.尽管盘的内边缘半径的极小值出现在Kerr黑洞的能层的外边界上,但内边缘半径仍不可避免地会演化到Kerr黑洞的能层中去.  相似文献   
24.
肖看  汪定雄  雷卫华 《天文学报》2002,43(2):178-188
采用等效电路模型讨论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磁场对黑洞的旋转能量和角动量的提取机制;Blandford-Znajek(BZ)过程和磁耦合过程,在研究磁化吸积盘中心黑洞自转参量演化特征的基础上,详细比较了纯吸积过程,BZ过程和磁耦合过程对黑洞吸积盘放能效率的贡献,结果表明,磁耦合过程是提取黑洞旋转能量重要的新机制,其放能效率与BZ过程几乎相等,在黑洞自转不是特别大的情况,纯吸积过程的放能效率高于BZ过程和磁耦合过程的放能效率,但是当黑洞自转接近极端Kerr黑洞的自转状态时,放能效率主要由BZ过程和磁耦合过程贡献。  相似文献   
25.
本文在Thorne工作基础上讨论了吸积盘中黑洞的有关参量的演化,以及由Schwa-rzschild黑洞吸积盘向Kerr黑洞吸积盘演化过程中对吸积盘辐射通量的影响,最后针对几个典型的辐射过程,分别讨论了黑洞吸积盘在牛顿框架中的温度分布方程与广义相对论的温度分布方程的热不稳定性,并给出此类问题的热不稳定性的判据。  相似文献   
26.
含粘滞性弱磁化吸积盘的轴对称脉动不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一种含扩散型粘滞的弱磁化等温吸积盘模型,在此模型中研究了扩散型粘滞、垂向磁场Bz和环向磁场B对轴对称脉动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轴对称扰动,一般情况下盘内存在四种轴对称振荡模式.其中二种模式是脉动不稳定的,粘滞和磁场对它们表现为非稳因素;而另外二种模式是稳定的,粘滞和磁场对它们表现为致稳因素.此外我们还注意到,Bz和B主要影响近轴向的脉动不稳定性,扩散型弱粘滞主要影响径向脉动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27.
对等温,有磁薄吸积盘脉动不稳定性的多因素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磁流体动力学方程组出发,用微扰法得出等温有磁薄吸积盘径向脉动不稳定性的色散方程,详细讨论了磁场、径向粘滞力和因果性修正的α型粘滞对吸积盘不稳定性的影响。我们的结论是:磁场是一种在全盘区域起作用的非稳因素,它能影响粘滞模式的不稳定性和两种声波模式的增长率。径向粘滞力是一种在全盘区域起作致稳因素,它主要影响两种声波模式的不稳定性。α型粘滞的因果性修正主要在盘内区起作用,它对吸积盘的不稳定性影响较  相似文献   
28.
含粘滞的弱磁化吸积盘的非轴对称脉动不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定雄  杨兰田 《天文学报》1997,38(3):250-256
本文讨论了一种含扩散型粘滞的弱磁化等温吸积盘模型.在作者原有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吸积盘对非轴对称扰动(含径向、环向和垂向三个方向的扰动)所表现的脉动不稳定性.结果表明,径向扰动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扰动:在无径向扰动时,吸积盘中不存在环向扰动与垂向扰动所产生的脉动不稳定性.在径向扰动存在时,吸积盘除了可能存在纯径向脉动不稳定性外,还可能存在由于径向扰动与垂向扰动的耦合所引起的轴对称脉动不稳定性,以及由于径向扰动与环向扰动的耦合所引起的非轴对称脉动不稳定性.当上述三个方向的扰动并存时,对应的非轴对称脉动不稳定性也可能存在.  相似文献   
29.
由于挠率与自旋的基本单位h有关,空时拓扑的缺陷应当以Planck长度的倍数出现,Planck长度出自空时结构的内禀缺陷,这意味着Planck长度是最小的基本长度,进而意味着有一个最大曲率存在。由此可得出一些物理结论:当坍缩物体接近其Schwarzschild半径时,熵不会变为无穷大,而且我们还得出黑洞的最小质量(不为零且等于Mpl),具有这一最小质量的黑洞可能在早期宇宙中形成,或作为较大的黑洞在  相似文献   
30.
本文从磁流体动力学方程组出发,用微扰法得出等温有磁薄吸积盘径向脉动不稳定性的色散方程,详细讨论了磁场、径向粘滞力和因果性修正的α型粘滞对吸积盘不稳定性的影响.我们的结论是:磁场是一种在全盘区域起作用的非稳因素,它能影响粘滞模式的不稳定性和两种声波模式(O-mode和Ⅰ-mode)的增长率.径向粘滞力是一种在全盘区域起作用的致稳因素,它主要影响两种声波模式的不稳定性.α型粘滞的因果性修正主要在盘内区起作用,它对吸积盘的不稳定性影响较为复杂:对粘滞模式和无磁盘的Ⅰ-mode,它表现为致稳因素,而对O-mode和有磁盘的两种声波模式,则表现为非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