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51篇
测绘学   65篇
大气科学   69篇
地球物理   49篇
地质学   89篇
海洋学   4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81.
基于2014年以来云南地区GNSS连续观测资料,采用最小二乘配置、克里金插值等方法进行速度场、应变参数的求解,分析云南地区近期地壳活动特性及其强震影响。结果表明,以文山测点为基准的速度场存在整体的顺时针运动特性,且各测点运动方向存在差异;云南整体区域最大剪应变积累存在北强南弱、西强东弱的特性,目前滇西北地区最大剪应变增强最快,滇南至滇西南等区域挤压应变积累明显。2014年内的3次6级以上强震在宏观上与最大剪应变的空间分布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且地震的发生并没有改变云南整体区域应力、应变分布格局和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382.
基于多尺度球面小波分析云南地区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GAMIT/GLOBK软件处理2011~2016年云南地区GPS区域站观测数据,扣除同震影响、区域欧拉均匀旋转矢量后,得到该区域的GPS水平速度场,并采用多尺度球面小波模型获取分解尺度分别为6、7、8和9时的云南地区GPS应变场,然后结合云南地区历史MS5.0以上地震信息,以及小江、红河等区域断裂活动情况分析该区域应变场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在区域应变场整体解算中,利用球面小波方法能够适应测站点的疏密变化,多尺度估计地表应变场。主应变、面膨胀和剪应变等分析结果与区域历史地震信息及对应区域断裂活动性质具有较好的吻合性。从应变结果看,红河断裂可能是具有重要构造意义的活动断裂,应变特征显示云南区域被红河断裂划分为2个特征区域;云南地区的鲁甸、腾冲、普洱、大理区域可能是地震活动较为剧烈的区域;小江断裂带中的嵩明区域在不同应变特征中均表现出高度异常,后期应予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383.
本文主要内容是南通洋口港海洋气象几种环境要素的分析和预报。选取国内外数值预报产品为预报因子,采用0,1回归方法,建立了四个关于海洋表面上的风力等级预报方程;采用三个简明的数学表达式反映海水表层温度的变化规律;采用投票法作出近海最大波高预报;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做出全年逐日、逐月高(低)潮时客观预报;采用误差分析法预测潮水到达紫菜养殖区或港口施工区的时间;实现了洋口港海洋气象4个要素的定量预报,并投入到紫菜养殖生产和洋口港海上施工气象科技服务工作中应用,其预报可信度受到了用户和海事等相关部门的认可与肯定。  相似文献   
384.
文中所叙述的无级比例尺信息提取技术,是基于GIS空间处理技术、空间分析模型、空间查询方法并结合AHP层次分析数学方法,进行模型研究并最终在集成开发环境下模拟并实现了信息提取的过程.本模型的研究是以北京市城区道路为基础研究数据.在DOTNET语言环境下结合ArcEngine9.0组件技术建立信息提取模型,在实验中反复修改模型参数,在保持北京市城镇道路整体轮廓的同时,最终形成了城镇道路的无级比例尺信息提取模型.  相似文献   
385.
地球科学(以下简称地学)知识图谱将地学知识以有向图的方式进行形式化表达,具有强大的知识表达能力、开放互联能力和推理预测能力,是地学与人工智能交叉融合发展的基础设施之一,已成为当前地学研究中重要的研究热点。因此,国际上很多科学组织或团队先后开展了地学领域的知识图谱研究,并构建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图谱。然而,目前尚缺乏对这些知识图谱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文章从基本情况、构建方法、主要内容及特点等方面,对当前国际上主要的地学领域知识图谱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对未来地学知识图谱研究的启示:从构建方法上,应构建地学知识图谱统一表达模型,建立融合多源、多模态数据的知识源,研究地学知识表示与计算方法;从内容上,应加强地学知识时空特征描述,考虑地学知识复杂时空关系和推理规则;从应用上,应发展地学知识质量评估和修正方法,提升地学知识图谱应用成效。  相似文献   
386.
卫星遥感监测城市扩展与环境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应用北京地区自1984年至1992年4景秋季的TM图像,通过高精度几何配准,辐射水准归一化,热图像条纹噪声消除,各种干扰因素的识别.压抑、剔除,目标信息的增强、提取,以及背景影像的生成等图像应用处理,直接获得试区8年间城镇建设用地、绿地、水体,城市热岛等环境要素变化动态,快速制出客观反映城市扩展变化的系列图件。  相似文献   
387.
目的:探究华北国医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及影响,为当代中医教育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梳理华北国医学院及其毕业生的文献资料,探究学校的地理、师资建制,详细分析其学习培养模式,并将其培养模式置于历史的脉络中进行考察,与学生的走向与成就相结合,讨论该模式对学生的影响。结果:华北国医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可分为招生、培养、考核三方面,严格周备的培养模式取得了卓越的成绩。结论:华北国医学院的培养模式既符合传统中医教育的需求,又进行了汇通中西医的创新,顺应了民国的时代特点,且重视学生的临床与医德教育,培养出一批良医,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