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4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1篇
天文学   20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太阳质子事件耀斑的短期预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回顾产生太阳质子事件耀斑的短期预报,讨论短期预报在近期应做的研究。给出以下结论:(1)在60年代和70年代,质子事件耀斑的预报有相当大的进展;(2)新预报方法的探索和质子流在日冕与行星际的传播问题,是当前改进短期预报的关键;(3)对实际应用的短期预报工作的改进,可能需要从空间天气预报的角度,研究太阳活动区的分类。  相似文献   
22.
本文叙述1980年2月16日云南日全食日冕白光和四个波段(波长为4700A、5303A、6000A及6374A)的单色光照像观测,侧重介绍宁静日冕部分的结果.文中给出了白光日冕的等光强图、椭率、冕洞和日冕凝聚区的位置以及几个方向上日冕单色光强度沿投影日心距的分布,导出了相应方向上日冕强度分布经验公式的系数、电子密度沿径向的分布和日冕的电子温度.  相似文献   
23.
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环境影响的研究至今已发展成一门涉及太阳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和地球物理学的边缘学科,它研究三者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本文将太阳活动分成缓变型和爆发型两类,分别介绍了它们的主要成员冕洞、总辐射、太阳黑子、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的性质及特征;分别讨论了这两类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还指出了太阳活动对固体地球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A Solar and interplanetary observational system composed of two artificial planets and the earth is suggested for the solar-terrestrial study and prediction.The two planets should move along the earth's orbit around the sun. The angl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planets and between them with the earth is 120°. This system can be used to improve greatly the short-term,midiu-mterm solar activity predictions and monitor an earth-toward coronal mass ejection,giving an accurate warning of a solar-terrestrial disturbance. Observational data obtained by this system would be very useful in a model work of solar wind and an evolution study of structures in solar atmosphere such as solar active regions and magnetic fields with various scales.  相似文献   
25.
现代的日地物理学是把太阳-行星际空间-地球作为一个统一的体系,研究体系中各层次的动力学过程及各层次间的相互耦合作用。太阳活动是引起该系统变化和扰动的主要源,太阳活动的研究在日地物理研究中受到特别的重视。太阳活动现象依其变化速率可被分成缓变型与爆发型两类。本文叙述日地系统学中缓变型大阳活动的研究进展,并且讨论它在90年代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6.
太阳活动预报简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7.
据X射线、可见光(H_α及白光)和射电波段的观测资料,对1981年4月1日太阳大爆发(4N/X2.3)作了综合描述。分析指出:大黑子光桥的消减(作为磁通量变化或磁流浮现的一种形式)、黑子的隐现及小黑子的运动可能是促成这次爆发的直接原因;耀斑前暗条弯曲程度的增加显示了磁场挤压或剪切程度的增强;爆发的软、硬X射线源和微波源位于磁拱形结构的顶部;能量≥20keV的非热电子在第一个爆发峰中提供的能量约为4.3×10~(31)erg。  相似文献   
28.
本文以行星际空烁为主,综述了通过电波传播的观测来研究太阳风的方法及近30年的观测结果。概述了这种方法的优缺点,基本假设和基础理论,讨论了这种方法所得到的太阳风电子密度谱,太阳风三维结构以及与太阳活动周的关系,特别是肯定了闪烁测量在研究太阳风加速区问题中的作用。并且结合当前的国际日地物理计划指出了90年代的研究重点。最后,简述了北京天文台密云站射电天文设备用于行星际闪烁观测的可能性及特点。  相似文献   
29.
不少人用统计方法研究太阳黑子数序列或者太阳黑子周本身各参量间的关系,做太阳活动周预报。第21周只有少数这类预报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近。第22周也会有类似的趋势,即预报较实测偏低较多。为改进预报,研究太阳黑子活动的性质是有益的。黑子数是一个缺乏物理意义的统计量,人们已经找到和正在寻找新的太阳活动指标。但是黑子数的观测历史较长,用户广,而且作为一个统计量它能反映太阳活动的时间变化,所以仍是一个常用的参量。同时,应该看到太阳活动是一个广泛含意的概念,不应把它只与黑子数相联系。为了满足用户的不同要求,应该用多种太阳活动指标做预报。另外,从SMM卫星和GOES卫星的观测资料分析得出耀斑的152天周期性,地面观测资料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这类研究也必然有助于预报工作。本文对与上述问题有关的几点做些简短的讨论。 研究发现,太阳活动周各参量间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例如,太阳周黑子数极大值与上升段的关系似乎可以用两条直线表示(图1),极小年均值与起伏之间也象是双线关系(图2)。这种非唯一的关系至少是太阳活动周预报不准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可能是太阳预报提前期越长越不准的原因之一。 太阳活动是一个意义广泛的概念,可以用多种指标描述太阳活动的不同方面。而且应注意到不同指标之间在  相似文献   
30.
日冕物质抛射—空间天气的扰动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冕物质抛射是引起空间天气扰动的重要起因_本文对日冕物质抛射的一般参量和形态、它与其它太阳活动现象的关系、它在行星际空间的表现以及它导致的地球空间环境扰动的研究进展作了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