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108篇
测绘学   68篇
大气科学   51篇
地球物理   69篇
地质学   270篇
海洋学   61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7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同源岩浆成因金矿成岩成矿时差的统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同源岩浆成因金矿的成岩成矿时差是确定矿床与岩浆岩成因关系的重要基础。而中国同源岩浆成因金矿分布十分广泛,前人在成矿学和岩石学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为此本文收集了国内一些典型金矿的成矿和相关同源岩浆岩的同位素测年数据,讨论并定量厘定了该类金矿床成岩成矿时差的分布特征及分布范围。数据统计分析及柯尔莫哥洛夫准则检验结果显示,成矿事件一般同步或略滞后于同源岩浆活动,成岩成矿时差在95%信度下服从正态分布,介于0~16.0Ma,均值约为7.0Ma。因此,若金矿成岩成矿存在着≤16.0Ma的时差,就应该重视二者之间的同源成因联系。同时,笔者也强调:准确的成岩成矿时差应加强对金矿成岩成矿地质背景的研究;重视时差研究与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示踪相结合,从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方面对矿床成因作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32.
瞬变电磁法应用于矿产资源、环境工程等领域.目前主流的瞬变电磁三维正演模拟方法包括积分方程法、有限差分法、有限体积法和有限元法.随着观测环境的复杂化以及探测精度要求的提高,有必要研究瞬变电磁法高精度三维模拟计算,以便推动数据处理解释方法的进步.本文系统介绍了瞬变电磁三维正演计算研究进展,分析了准静态差分方程的构建和发射源...  相似文献   
33.
湖南大新金矿床构造控矿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大新金矿床位于湘中白马山-龙山东西向成矿带中部的大乘山穹隆北东端。受区域基底断裂的分割与挟持,及其下伏岩浆活动的上侵作用,穹隆核部震旦系江口组地层发生脆性断裂,从而为成矿提供了导矿和容矿构造,矿区矿脉严格受NE、NW、近SN向三组断裂控制。矿床为破碎蚀变岩夹石英脉型金矿床,含矿热液沿断裂破碎带充填交代而成矿。  相似文献   
34.
威海荣成桑沟湾海域海草床分布现状及其生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草床是生物圈最高产的生态系统之一,在氮捕获、碳封存、水质净化及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2016年8月通过对威海荣成桑沟湾海域的现场调查,发现分布总面积约为471.72 ha的海草床,种类为鳗草(Zostera marina)、红纤维虾形草(Phyllospadix iwatensis)、日本鳗草(Zostera japonica)和丛生鳗草(Zostera caespitosa),分布面积分别为395.33 ha、37.28 ha、32.74 ha和6.37 ha。鳗草分布范围较广,平均茎枝密度817.0±27.6 shoots/m2,平均生物量646.6±41.8 g DW/m2;红纤维虾形草主要分布于桑沟湾北部养殖池和南部楮岛海域,平均茎枝密度2 649.0±29.8 shoots/m2,平均生物量2 381.3±27.3 g DW/m2;日本鳗草主要分布于桑沟湾西部八亩地海域,平均茎枝密度506.0±26.2 shoots/m2,平均生物量118.3±12.5 g DW/m2;丛生鳗草主要分布于桑沟湾南部楮岛海域,其平均密度为513.0±17.9 shoots/m2,平均生物量为479.1±28.1 g DW/m2。结合历史资料,发现桑沟湾海域海草床严重退化,分析了海草床的退化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海草资源及滨海生境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近年来山体滑坡以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故频发,为能够减少灾害的影响,需要对特定区域的土壤稳定性进行调查或评估。传统对于土壤稳定性的评估一般是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效率低,而且对事故多发地段对于调查人员的安全影响较大。因此论文利用ArcGIS软件,根据DEM数据以及地区矢量图,通过计算坡度或坡向等方法对云阳县张飞庙景区进行土壤稳定性评估。运用该方法能够快速得到张飞庙景区土壤稳定性情况,确定不稳定区域范围,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6.
遥感技术在我国海冰研究方面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遥感技术在我国海冰研究中的发展情况作了详细地论述,并介绍了几种常用于海冰研究的遥感数据;其次,从海冰厚度识别、海冰运动速度矢量计算、海冰资源量测算以及海冰灾害监测等四个方面,简单论述了遥感技术在海冰研究中的应用。最后,以渤海海冰为例,阐述了遥感技术的具体应用,同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7.
利用序批式反应器(SBR)对活性污泥进行培养和驯化,分别取未经驯化和经盐驯化后的活性污泥,通过批量实验研究了两种污泥中微生物对苯胺的降解效果。SBR运行结果表明,活性污泥经过驯化适应了10gNaCl/L后,取得较高的COD、NH_4~+-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86.5%、97.6%和96.4%。批量实验结果表明,苯胺降解速率随初始苯胺浓度的升高逐渐增加,且苯胺降解速率在未驯化污泥无盐条件下高于盐驯化污泥加盐条件,分别为2.63~21.31和2.06~12.08mg/(gVSS×h);未投加苯胺时,COD和NH_4~+-N的降解速率是投加苯胺时的5.2~19.3和2.5~4.2倍,且未驯化污泥无盐条件下COD和NH_4~+-N的降解速率是盐驯化污泥加盐条件的2.4和1.5倍;投加苯胺后,COD的降解速率随苯胺浓度的升高逐渐增加;实验结束时,未驯化污泥无盐条件下只存在NO-3-N,而盐驯化污泥加盐条件下同时存在NO-2-N和NO-3-N。  相似文献   
38.
半潜式航行体是遥控猎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回转机动性直接影响系统的探测精度及作业安全。 参照国外典型半潜式航行体设计仿真模型,建立其运动方程组,分别在不同航速和不同垂直舵角下对半潜式航行体的水平定深回转运动进行仿真分析。 仿真结果表明:半潜式航行体具有较好的回转机动性, 回转半径随着垂直舵角的增大而减小,横滚角随着航速及垂直舵角的增大而增大,应综合考虑回转半径及横滚角进行实际控制。  相似文献   
39.
针对综导系统卡尔曼滤波器的特点,深入研究了灰关联分析法在滤波器精度效能评估中的应用。给出卡尔曼滤波器进行灰关联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某一类型的滤波器进行精度效能评估。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0.
村镇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平原村镇香河县、山地村镇密云县和水乡村镇昆山市为研究区, 分析了村镇空间结构的特征。建立基于网格的村镇选址及空间范围模型, 采用GIS空间分析和建模技术实现; 此外, 空间范围模型根据泰森多边形模型的思想, 提出用土地效益的概念代替距离来确定村镇的空间范围。由于考虑因素更全面, 更具体, 这两个模型可以更好地为村镇的选址与空间范围的确定提供参考。此研究为村镇规划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