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3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5篇
天文学   48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云南天文台的厚片CCD光谱观测系统筹备于1986年4月,1987年10月正式开题研制。经过两年的艰苦工作,终于研制成功,并于1989年10月在云台一米望远镜折轴摄谱仪上进行试观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该系统读出噪声低,暗流小,无干涉条纹,大大提高观测极限星等,是天文光谱观测研究的理想仪器,也是我国第一套厚片CCD系统。 本文主要从使用者角度出发,描述了仪器的结构、特性及其应用软件,并给出部分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32.
为对三孔DIMM数据的可靠性有进一步认识,作者对所用CCD的曝光时间、不同大小的子瞳以及风向对观测结果的影响等方面做了试验,还进行了DIMM结果与一米望远镜的星像轮廓结果的比对。  相似文献   
33.
CCD两种曝光时间对视宁度测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云南天文台的DIMM系统,采用CCD40ms和20ms曝光时间对seeing进行了实测,目的在于测量大气湍流源的时间频率特性对seeing测量值的影响,得到了与ESO一致的结论。最后给出了40ms曝光测得的归算至20ms曝光测得的r0的校正曲线和它们之间的相关曲线。  相似文献   
34.
简要介绍了云南天文台对下一代地面大型天文光学望远镜进行的初步研究,依据这些研究结果我们提出研制一个新概念的大型地面望远镜:30m环形干涉望远镜(Ringy Interferometric Telescope),它既有单口径望远镜那样的直接成像能力和分辨率,又可以进行综合孔径模式的高分辨率成像,该计划显著地不同于经典的地面大型望远镜,对其中关键技术的研究正在积极进行之中。  相似文献   
35.
目前基本上所有天文仪器都是数字化的 ,几乎所有天文设备与计算机都有接口问题。我们在多套系统中采用计算机打印口来控制天文终端 ,认为这样做有不少好处。本文介绍了利用打印机接口天文仪器控制的技术 ,并给出两个例子  相似文献   
36.
本文叙述了较差视宁度监视仪的基本原理,及云南天文台研制的三个光瞳较差视宁度监视仪,并讨论了各种可能的误差。  相似文献   
37.
太阳望远镜采用全开式圆顶有许多好处,但是此时风对望远镜产生比较大的扰动。为了减少风对望远镜的影响,设计了阻导风板,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很好的结果。全面介绍了阻导风板的原理、结构,并给出了设计要点及在1m红外太阳望远镜(NewVacuum Solar Telescope,NVST)上的实测结果。  相似文献   
38.
分布式多CCD实时控制与图像采集系统软件的研制是1 m红外太阳塔进入常规观测的必要条件。重点讨论了太阳塔多CCD实时控制与图像采集软件系统的研制,包括软件系统采取的主控前置系统结构、工作流程,为了解决主控机和前置机之间通信而设计的通信协议,利用双缓存、双模数变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存储器直接访问(Direct Memory Access,DMA)技术提高图像处理和存储速度,利用多线程机制实现多CCD的同步图像采集,前置系统定时向主控系统发送心跳信息以增强系统的可靠性。经实际测试,系统达到了预定指标,初步满足1 m红外太阳塔的观测需求。  相似文献   
39.
介绍了太阳随动圆顶的基本原理和一套太阳圆顶随动系统的具体实现及其关键技术 ,可资将来国内建造太阳随动圆顶参考。  相似文献   
40.
较详细地讲述了云南天文台三孔较差宁度监视仪的情况,然而,与一般天文理论和天文技术的专题研究不一样,天文仪器的研制有如说是研究,还不如说是归纳;它不是分析一个具体的沿示解决的难题,而是把许多已知的理论和技术综合起来,构成一台具体的仪器。所以,本文把许多至少是表面上互不相关的理论和技术问题归纳到一篇论文中。仪器是有许多模块组成的,为了起来逻辑性较强,我们将仪器分模块叙述,全文遵循如下顺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