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天文学   6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1.
三十年前,天文学家在蝎虎座发现了一颗光度变化极大的天体,当时误认为它是一颗变星,并给予了变星的符号——蝎虎座BL。1968年,射电天文学家证认出它不是一颗星,而是一个河外射电源(VRO42,22,01)。尔后,又从射电、光度、光谱以及红外光度等方面的研究陆续发现了其它一些性质和它很相近的天体。到1972年,这样的天体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用三个孔的光栏使星成三个像,在CCD上进行多次“拖影”曝光后一次输出,是既省钱又简便的视宁度测量方案。  相似文献   
13.
14.
施米特望远镜是折反射望远镜的一种,即由透射改正镜和反射主镜组成。1930年,德国的施米特首先发明了这种望远镜,故叫做施米特望远镜。它的主要优点是相对口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较详细地阐述了三孔较差视宁度监视仅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的原理、方案、硬软件设备,并介绍了仪器的性能和试观测的情况及未来改进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用美国McDonald天文台2.1米反射镜的折轴Reticon观测HeI 5875谱线,由标准星的观测轮廓与Gray的转致轮廓卷积后同被测星的观测轮廓进行拟合,测得了18颗双星的Vsini,并结合以前测得的20个双星系统的结果,同Slettebak老系统进行了比较,得到了它们的近似关系:在Vsini<100 kms~(-1)时,两者的值比较一致;当Vsini>100kms~(-1)时,本方法得出的值明显偏低。这一关系间接说明,我们的结果与Slettebak新系统的趋势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用McDonald天文台2.1m望远镜Coud’e焦点的视向速度仪,对εAur连续观测20次,其视向速度的均方差和峰——峰差均明显大于标准星,并有一定的变化趋势,可视为短时标视向速度变化,即短时标脉动的证据。但因观测时间不够长,故题目尾以问号。  相似文献   
18.
自转本身是恒星的基本物理量之一,同时影响恒星的其它许多物物量,包括对恒星半径、形状和体积的影响;对光度、包指数、谱线轮廓、等值宽度、偏振度等观测量的影响;对引力加速度、元素丰度的影响;对恒星内部结构,如中心压力、温度、密度的影响。这些将会影响到恒星在H—R图上的位置,演化路径以及年龄和寿命等。因此,无论是理论模型还是实测研究,对自转快的恒星应该进行自转影响的修正。  相似文献   
19.
20.
1984年9月我们在McDonald天文台用2.1米望远镜折轴摄谱仪焦点Reticon观测了33个Rs CVn型双星的H_α区光谱。本文给出了观测结果及H_α视向速度与等值宽度(EW)的测定结果(表1)。我们首次探测到HD 8357,HD 175742和HR 7428双星的H_α发射,对此三个系统的H_α发射特征进行了重点描述。我们还发现HD 8357系统呈双谱,并测定了两颗子星的视向速度曲线,求出了两子星的质量比。λAnd,UX Ari,RT Lac,AR Lac,HK Lac和HD 185151这六个系统具有持续的或偶发的强H_α发射,对此也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和分析。其余24个系统的H_α轮廓呈吸收线,但它们的等值宽度都明显地小于光谱光度型相近的标准星的,而且随时间变化。我们认为H_α发射是这类型双星的共同特性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