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41篇
地质学   28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61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近年来,随着用于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的实验装置如大功率激光器、磁力箍缩装置和托克马克等的发展,人们在实验室中可以使毫米尺度的物质达到极端高温、高压、高密度的状态,这使得在实验室环境中可以模拟天体物理环境中的物理条件及某些物理过程,从而推动了一个新兴科学领域--高能量密度实验室天体物理的发展。高能量密度实验室天体物理有很多重要的研究方向,包括超新星爆发过程中剧烈激波引发的非线性流体动力学不稳定性及其演化,原初恒星的喷流和高马赫数喷流,黑洞、中子星等致密天体周围的光致电离星风,不透明度的测量和天体磁场的重联现象等。在此选取高能量密度实验室天体物理中近年来几个研究方向的进展,对其进行系统地介绍,并对此领域的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2.
山西省沙尘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省的浮尘日数在西部偏北和偏南地区分别有两个高频区,扬沙与沙尘暴日数的高频区具有一致性,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大部分地区的扬沙并沙尘暴日数呈总体下降的趋势,沙尘日数总体增加仅出现在个别地区。春季是沙尘天气的多发期。沙尘暴的发生有比较明显的日变化特征,白天较夜间更易发生沙尘暴,发生沙尘暴初始时刻的峰值出现在午后15h-17h。近47a来山西省的沙尘日数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沙尘日数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发生了由多到少的跃变。  相似文献   
133.
光子计数技术用于Ⅱ型光电等高仪观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叙述了Ⅱ型光电等高仪的一套完整的现代化观测系统,整个系统由IBM-286计算机进行实时控制、数据采集和结果处理,并且采用了光子计数的新技术,使光电等高仪的观测星等从原来的6^m.5提高到11^m.0。该系统已在上海天台、云南天台的Ⅱ型光电等高仪上正式使用,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34.
梁贵云  赵刚 《天文学进展》2005,23(3):248-271
正在进行的实验室天体物理测量解决了X射线天文学的一些问题,这些实验产生了大量可靠的原子数据,它们既可用于电荷分布中电离与复合截面的计算,又可用于对X射线谱线形成的线表、激发截面及双电子复合系数的理解。另有一部分实验注重于解决天体观测的难题,以及验证现有的和寻找新的X射线谱线诊断。讨论了上述实验产生的数据类型,并展示了实验室测量如何为卫星(ASCA、EUVE、Chandra、XMM和ASTRO-E2)观测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5.
利用MICAPS系统资料对2005年8月12日发生在山西朔州市北部的暴雨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和物理量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天气过程发生在纬向环流向经向环流调整的过程中,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一次明显的西伸北抬,是一次典型的副高西北侧西南气流型暴雨。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南海,中低层的水汽输送十分充沛,并在朔州市北部形成辐合。低空急流的建立,为此次强降水提供了丰富的水汽和位势不稳定能量;过程期间,物理量场表现出强水汽输送辐合及上升运动;冷空气与暖湿气流及特殊地形的综合作用激发出中尺度降水云团,造成此次强降水。  相似文献   
136.
“9210”系统在全国气象部门300多个地(市)级气象局业务化应用已经近5a。由于设备的特殊性和运行的连续性,对其进行雷电防护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过分析“9210”系统的构成,介绍了防雷的重点部位和采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7.
第一部分(Zhang et al,2001)的资料分析表明,El Nio事件发生之前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存在着显著的异常经向风应力辐合、为了分析这种超前的辐合经向风应力距平在其后的ElNio事件发生中的动力作用,本文利用简单热带海洋动力学模式,从动力学上研究了热带海洋对关于赤道辐合的理想经向风应力强迫的响应,指出赤道东太平洋出现在El Nio事件之前的辐合经向风应力异常有利于El Nio事件的发生。辐合的经向风应力强迫作用于热带海洋,会激发出西传的Rossby波,使得赤道附近的海洋混合层变厚。由于耗散的影响,最大的增厚区位于强迫区域。当这个强迫作用于赤道东太平洋时,这将有利于以 Nl Nio事件发生;另一方面,Rossby波响应在赤道及其附近使得表层海水向西流动,中东太平洋表层水的不断向西输送有利于表层水在西太平洋堆积,为后来暖事件的发生累积能量。  相似文献   
138.
第一部分(Zhang et al.,2001)的资料分析表明,El Nino事件发生之前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存在着显著的异常经向风应力辐合.为了分析这种超前的辐合经向风应力距平在其后的ElNino事件发生中的动力作用,本文利用简单热带海洋动力学模式,从动力学上研究了热带海洋对关于赤道辐合的理想经向风应力强迫的响应,指出赤道东太平洋出现在El Nino事件之前的辐合经向风应力异常有利于El Nino事件的发生.辐合的经向风应力强迫作用于热带海洋,会激发出西传的Rossby波,使得赤道附近的海洋混合层变厚.由于耗散的影响,最大的增厚区位于强迫区域.当这个强迫作用于赤道东太平洋时,这将有利于E1 Nino事件发生;另一方面,Rossby波响应在赤道及其附近使得表层海水向西流动,中东太平洋表层水的不断向西输送有利于表层水在西太平洋堆积,为后来暖事件的发生累积能量.  相似文献   
139.
基于GIS的工程地质编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应用GIS技术进行工程地质图的数字制图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工程地质图的数字制图方法中涉及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0.
临朐县土地总面积1834km^2,山地丘陵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7%。1999年国土资源部把临朐县设立为首批全国土地开发整理示范区之一,8年来该县狠抓山区土地开发整理,先后建设国家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2个,省级8个,市级20个,共开发整理土地2.33万hm^2,增加耕地0.47万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