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3篇
天文学   2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979年2月至1981年6月期间,上海天文台利用Ⅱ型光电等高仪进行了有组织的星表观测,从22700多次观测中得到了531个△α值和350个△δ值,其中有481颗星两次过等高圈。这些恒星主要选自FK4和FK4 supp星表。获得的△α和△δ的平均精度(均方误差)分别为±0″.0036和±0″.063(见附表),同时还计算了FK4星表的区域性系统改正(△α)_α、(△δ)_α、(△α)_δ和(△δ)_δ。  相似文献   
12.
射电星与射电源的光学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须同祺  陆佩珍 《天文学报》1990,31(3):267-275
  相似文献   
13.
在1985年至1988年间,用佘山40cm天体照相仪进行了射电星观测,得出31颗射电星在FK5系统中的位置和自行,并将所得的自行值和PPM及CAMC星表中的相应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对天琴RR型变星绝对星等运动学参数的测定及其对确定距离、球状星团年龄估计的影响,并对它们和其他距离指示器求得的结果的比较作了评述。由于不同作者采用的方法和资料不同,结果的不确定性较大。例如由直接和间接测定方法决定的天琴RR型变星的绝对星等分成较暗和较亮两类,由天琴RR型变星和其他距离批示器决定大麦哲伦云(LMC)的距离模数和球状星团年龄估计并不完全一致。这表明还有一些天体测量和天体物理问题需要深入  相似文献   
15.
1984年开始,天计算中采用FK5基本星表和新天常数,这些变动直接影响了经典光学仪器观测确定的地极坐标。本论述基本星表和天常数变动后,对1953-1961年期间中国地极坐标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星表系统差对地极坐标最大影响约0.″02,章动系列变动的最大影响约为0.″02,光行差常数变动的最大影响为0.″1。  相似文献   
16.
FK5星表和依巴谷星表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佩珍  须同祺 《天文学报》1999,40(1):107-112
由FK5星表和依巴谷星表在不同历元上的比较、检测和讨论了FK5星表的系统差.结果表明,FK5星表的自行系统差可能是影响FK5星表位置系统差的主要来源.在一些研究工作中,例如在依巴谷星表系统中研究地球自转的长期变化或以前的照相观测结果的重新归算,需要考虑依巴谷星表自行个别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射电星自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佘山40厘米天体照相仪的观测,求得射电星(UV PSC,RU CNC,AD LEO,CYG x-1,RT LAC和DM+542486)在AGK3系统中的自行。并和其他观测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19.
在1985年至1988年间,用佘山40cm天体照相仪进行了射电星观测,得出了31颗射电星在FK5系统中的位置和自行。并将所得的自行值和PPM及CAMC星表中的相应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用上海天文台光电等高仪(Ⅱ型)1975年9月至1978年的观测结果,计算了恒星的星位改正以及星表的系统改正△α_δ、△δ_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