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天文学   29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陕西天文台现有国际电联最新版的ITU-R建议书《Time Signals and Frequency Standards Emissions》Vol.1997 TF Series及其补充(1998)和ITU-RSG 7AR.Sydnor等多位时频专家共同编写的《精密频率和时间系统选用手册》(英文);还有B.Parkinson和J.Spilker共同主编的多达1200页的《GPS:理论和应用》以及1996年美国PTTI年会上关于原子频标、(时频)统计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22.
GPS信息布告     
全球定位系统(GPS)广播电文中的“星期数”信息组字段的最大值为1023,因此,GPS 系统时间(星期数——译者注)将在1999年8月21~22日的子夜时刻“翻滚”(rollover),即在第1023星期的结束时刻,GPS 系统的“星  相似文献   
23.
通过介绍GPS系统时间和星期数之间的关系,说明“GPS星期数跳变的缘由在于GPS导航电文中的星期数只占10比特”,所以引发类似于2000年到来的“千年问题”那样的“跳变”(rollove)。GPS星期数的最大值为1023,所以在1999年8月21日夜/22日凌晨,星期数将由1023跳变为0。每个GPS用户应该检查自己的接收机在跳变出现时能否正常工作。如果用户设各的软件不完善的话,接收机自身可能把新的“0”星期数翻译为1980年1月6日。部分GPS接收机也因此而显示不正确的数据、不正确的定位结果、甚至停止跟踪卫星。GPS用户应该与设备生产厂商联系,确定自己的接收机是否会受星期数跳变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授时系统工程中往往会遇到时间(时刻)跳变之类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
1.国际电讯联盟无线电通信局(ITU-R)科学业务组(SG7)于1999年6月7日~11日在瑞士日内瓦电联总部召开99年度 SG7研究组会议。有11个国家及瑞士电讯总局、国际业余无线电联盟、欧洲空间局、ITU-R 的33位代表出席。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派出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2.SG7根据任务、研究进展的需要建立若干工作组、任务组、或文献联合起草组  相似文献   
25.
时间服务标准化问题讨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家必须有统一的时间标准和时间服务技术质量保障体系。加入WTO后,“建立我国国家时间标准,制定时间标准传递、服务技术规范,完善发展国家授时体系”这项工作就更为迫切需要。阐述时间服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意义和任务,并就技术规范的范围和内容以及与国际、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技术标准的协调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6.
ITU 无线电通信议事全会考虑到a.ITU 规划的3个区域内所有提供的电视节目的直播卫星已扩展到被全球范围广泛利用;b.这些卫星在地球同步轨道(GSO)上被要求保持在指定位置(?)经度和纬度变化在0.1°之内)上;c.通过守时钟与接收到的卫星电视信号格式中选定的特征(点)比对,两个或更多个位置已知的地面授时中心  相似文献   
27.
(RA-97议事全会生效的意见书 ITU-R 93~* 与研究课题 ITU-R 201/7相关)ITU 无线电通信议事全会考虑到a.几年来业已进行利用各种(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开展双向法时间和频率(T/F)传输的调查研究;b.现已能设计(生产)支持双向 T/F 传输的专用调制解调器;c.近来正在积极执行一个大规模的 T/F 传输计划:位于307°E 上的通信卫星 INTELSAT 513可免费1年提供  相似文献   
28.
大地电导率电子数字地图对于无线电授时、导航、通信、广播等系统工程有重要应用价值。因此,国际电联(ITU-R)建议各国测量、研究、标准化大地电导率地图。介绍了中国全图大地电导率电子地图的调查、研制过程;详细描写研制的关键技术方法,特别是在本图研制中应用了地图数据采集扫描自动矢量化和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同时,又介绍了如何使用业已研制的“中国大地电导率电子地图(版本1.0)”。  相似文献   
29.
系统地介绍了相对于短波正常时号而言的异常时号的特征和出现规律,及其对定时精度的影响。通过分析在距离BPM台几十到几百公里处收测到异常时号的统计概率,分析武汉BPM时号群时延数字实时显示系统测量结果和HF多普勒图、频高图以及用斜向返回探测天线接收BPM时号试验,揭示了短波时号异常现象的传播机理:地面后向、侧向散射二次回波经电离层跳距聚焦形成异常时号。同时,对促成BPM异常时号如此之多的特殊成因也作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