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卫星遥感技术在江西水土流失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越  彭泽洲  滑舸 《江西地质》2001,15(3):197-202
江西是我国南方水土流失较严重的省份之一,水土流失造成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成为江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主要制约因素。用遥感技术,结合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水土流失调查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先进的方法。本文应用“3S”技术,对江西省水土流失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总结了其遥感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论述了水土流失对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危害,进而提出了水土流失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光弹性试验方法,对不同管径比的T型管节点,沿相贯线不同部位的焊缝结构形式的模型,进行了应力分析。并在测定不同参数的管节点相贯焊缝处应力集中系数的基础上,合理地设计了九种不同参数的T型管节点相贯焊缝的外形尺寸。这对海洋平台管节点抗脆性破坏性能和改善平台管节点相贯焊缝的疲劳寿命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余志庆  黄越 《贵金属地质》1995,4(3):193-201
九瑞地区是江西重要的内生金属成矿区之一。本文综合分析了近年来区内找矿科研工作的资料;划分了区内金矿的类型、成矿序列;简述了主要类型代表性矿床的地质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对金矿的控制作用及时间上的分布规律,指出了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为金矿成矿的预基期,侏罗纪、白垩纪为主导期,第四纪为改造期,以及在各个时期金的成矿作用各具特色、浙次叠加发展、富集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16.
刘小鹏  米文宝  赵小勇  王亚娟  黄越  赵莹 《地理学报》2014,69(12):1887-1895
汪一鸣先生是长期在政府部门工作,并坚持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地理学家。他的学术思想集中表现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框架下的发展中地区人地关系地理时空观,对解释和揭示发展中地区 (发展中国家、区域,或更微观领域如乡村) 地理过程规律和结构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是对当今地理学理论的重要补充。从事地理学研究60年来,先生始终将发展中地区人地关系地理时空观思想和地理学的应用性特征始终贯穿于区域PRED系统研究、区域国土开发整治与规划研究、区域历史地理学研究、区域人文地理学人才培养和学术活动等4个方面,并长期致力于地理学科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与决策过程之中。汪先生的一系列创新性研究与实践,对中国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特别是对中国民族地区地理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更是贡献卓著。他的学术思想值得我们年轻一代继承和发扬,他对中国地理学理论与实践作出的突出贡献,必将载入地理学发展的史册。  相似文献   
17.
黄越 《江西地质》2000,14(1):28-35
21世纪初期是江西经济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本文通过对江西省矿产资源状况及面临的严峻形势的分析,指出了地勘单位和矿山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强调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提出了实施江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矿产资源方面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8.
首先要说说为什么黑白CCD却可以拍出彩色的天体照片?众所周知,单反相机的彩色CMOS,是通过像素上按照RGGB次序排列的拜尔滤镜来接收拍摄对象的不同颜色,最后计算出照片色彩的。而黑白CCD则需要使用Hα.、SII、  相似文献   
19.
天文摄影真是个“奇葩“的爱好,玩时间长了,你就变成了物理学家、气象学家、光学家、机械工程师、图形设计师、3D建模师、五金加工师、玻璃匠、程序员、准黑客、搬运工、电工、野外生存专家、拜金主义者、环保主义者、无神论者等等……  相似文献   
20.
针对深渊生物资源研究的需求,自主研发了用于全海深深度的深渊沉积物、水体和宏生物的保压取样装置,深渊沉积物保压转移装置,深渊微生物原位过滤及保存装置和高压培养高压酶学测定装置。在深海模拟环境验证了取样装置在万米深度下的工作性能。相关装置在“探索一号”科考船的TS15、TS21-1和TS21-2大洋科考航次中,搭载“奋斗者”号载人潜器、“2号”深渊着陆器、“原位实验”号着陆器于西菲律宾盆区和马里亚纳海沟进行了海上试验,成功获取了万米深度沉积物、水体和宏生物保压样品以及微生物原位过滤滤膜;成功进行了沉积物保压样品的保压转移试验。初步形成了深渊海域生物资源取样的装备技术体系,为深渊海底生物和基因资源开发,深渊生命过程等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