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6篇
  免费   219篇
  国内免费   363篇
测绘学   131篇
大气科学   99篇
地球物理   276篇
地质学   846篇
海洋学   87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72篇
自然地理   13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长春市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搞好长春市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对其旅游业的发展极为重要,长春市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内容丰富,主要有生态旅游资源,电影文化旅游资源,产业旅游资源,殖民遗迹旅游资源,辽金文化旅游资源等五大资源优势。文章在分析这些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结合长春市国内外旅游客源市场的背景与现状,提出了旅游产品开发的具体思路,即在今后的开发中应突出地方特色。增强参与性,以七大旅游产品系列为依托,重点开发冰雪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和产业旅游。  相似文献   
32.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灾害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灾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通过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常见灾害类型的分析,建立了灾害管理系 统框架模型,为降低和消除旅游灾害,提出了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33.
基于GIS的黄河上游龙羊峡库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项研究以黄河上游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的龙羊峡库区为研究区,应用遥感与GIS一体化的方法,建立了库区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在系统的支持下,利用多时相、多波段TM遥感数据,对库区近十年来生态环境变化进行监测分析,揭示了库区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现状,以及建库近十年来生态环境时空演化的过程与发展趋势,为库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本项研究利用遥感和GIS技术,采用生态环境综合分类系统,在一次分类处理中通过多层次不同级别的组合获得了基于同一信息源的土地沙漠化、草场盖度、土地利用处地覆盖等多种环境类型信息,并利用环境信息模型对库区的土壤侵蚀进行了评价。基于GIS的分类后再处理使遥感分类精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研究表明,在GIS的支持下充分利用遥感信息监测与评价生态环境,是区域生态环境定量化研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4.
结合许家湾滑坡灾害点的地质背景资料和现场勘察结果,从滑坡区的地貌、区域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土壤特性、水文地质特征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方面分析滑坡成因机制。指出同向多层次结构的边坡类型、山高坡陡及地表水汇集走廊的地貌特征、发育多组密集节理的区域地质构造、软硬互层的地层岩性、土体的残余强度特性等是滑坡形成的内因;而人为削坡、强降雨和破坏植被营造水耕梯田等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流水浸蚀,是滑坡形成的诱发空子。基于滑坡稳定性的定量计算,确定了采用抗滑挡土墙、格构式地梁和垫梁组成抗滑系统,并布置了由树枝笼渗沟构成的排水系统等工程治理措施。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滑坡治理措施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35.
煤矿采空区是工程建设中不良地质条件之一,其地质特征评价和如何治理是两个关键问题。笔者结合高速公路建设中某采空区的治理实践,对这两方面进行了探索,对工程建筑中所遇各类采空区的地质特征评价及其治理方法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6.
郯庐断裂带的平移运动与成因   总被引:61,自引:4,他引:61  
在华北、华南板块碰撞期间,郯庐断裂带究竟是何种边界仍是没有解决的重大地学问题,许多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的构造解释模式。关于郯庐断裂的平移距离仍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与有待深入研究之处。在华北、华南板块拼合之后,郯庐断裂带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左行平移,其糜棱岩的^40Ar/^39Ar年龄为132~119Ma,指示为早白垩世的平移活动,平移活动中伴生了强烈的岩浆活动。这期左行平移标志着中国东部构造的重大转折,是滨太平洋构造对前期古特提斯构造的叠加,其动力学机制为太平洋区伊侨奈岐板块突然出现的高速斜向俯冲。  相似文献   
37.
运用烃类勘察地球化学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彬县大佛寺井田钻遇中休罗统煤层的耽钻孔,进行了垂向剖面多指标的综合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剖面中所有岩样中的烃类物质均为热解烃生成初期演化阶段的煤成烃产物,具明显的同一性;由煤层至地表黄土,所有岩样中的烃类呈明显的、规律性垂直向上运移。这证实地下煤层烃类在近地表具有很好的地球化学信息显示,利用勘察地球化学方法找煤/煤层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8.
付广  吕延防  付晓飞 《地质科学》2003,38(2):165-171
在研究泥岩盖层浓度封闭机理及形成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抑制和替代两种浓度封闭作用。通过其形成及演化过程分析,研究了不同类型泥岩盖层浓度封闭性的演化特征。通过泥岩盖层浓度封闭形成期与气源岩大量排气期的匹配关系分析,探讨了研究泥岩盖层浓度封闭演化特征的意义。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下白垩统青山口组和登娄库组二段泥岩盖层为例,研究了其浓度封闭演化特征及其在气藏形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9.
岩石断裂作用的复杂性和混沌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裂是一个复杂的动力学体系,受到岩石结构、反应、流体迁移、应力、岩石变形和力学等多种地质因素和过程的耦合控制。本文建立了断裂体系的反应-输运-力学耦合动力学模型并编制了模拟程序。以湖南水口山矿区为例,通过动力学模拟表明不同地层岩性的断裂渗透率大小和演化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断裂作用促使岩石渗透率的空间非均匀性增强,从而有利于流体的局部汇聚和矿体的形成。断裂中压力随时间呈现出非周期振荡变化,反映了断裂演化的混沌特征。  相似文献   
40.
STUDY ON MIXED MODEL OF NEURAL NETWORK FOR FARMLAND FLOOD/DROUGHT PREDICTION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The paper concerns a flood/drought prediction model involving the continuation of time seriesof a predictand and the physic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hange of predictand.Attempt is made toconstruct the model by the neural network scheme for the nonlinear mapping relation based onmulti-input and single output.The model is found of steadily higher predictive accuracy by testingthe output from one and multiple stepwise predictions against observations and comparing theresults to those from a traditional statistical mod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