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52篇
  免费   1163篇
  国内免费   1832篇
测绘学   428篇
大气科学   1929篇
地球物理   1846篇
地质学   3391篇
海洋学   1000篇
天文学   362篇
综合类   709篇
自然地理   78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291篇
  2021年   322篇
  2020年   258篇
  2019年   337篇
  2018年   358篇
  2017年   316篇
  2016年   415篇
  2015年   347篇
  2014年   406篇
  2013年   447篇
  2012年   349篇
  2011年   382篇
  2010年   349篇
  2009年   417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307篇
  2006年   278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222篇
  2000年   278篇
  1999年   417篇
  1998年   320篇
  1997年   320篇
  1996年   319篇
  1995年   272篇
  1994年   226篇
  1993年   204篇
  1992年   160篇
  1991年   133篇
  1990年   112篇
  1989年   115篇
  1988年   102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8篇
  1976年   6篇
  1973年   7篇
  195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51.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1948/1949-1999/2000共52个冬季的北太平洋上空中纬度阻塞异常的气修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小波分析和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阻塞发生的频数具有很明显的3-7年的年际振荡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同时2-7年带通平均的小波方差谱分析结果表明阻塞的这种年际变化的振幅存在着缓慢下降的趋势,且气候突变在20世纪70年代,这进一步证明了北太平洋上空的阻塞活动具有年代际变化特征。对强阻塞异常的冬季和弱阻塞异常的冬季分别进行合成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阻塞异常强的冬季,北太平洋西向东北方向加强并分裂成两个中心,而SST异常在中纬度太平洋则对应着典型的PDO型,在赤道地区则为类La Nina型的海温分布。而对于阻塞异常弱的冬季则对应截然不同甚至相反的分布特征,即500hPa高度异常场表现为符号相反的PNA型,风暴路径中心在日界线附近呈纬向型分布。同时SST异常在赤道地区则为典型的El Nino型的海温分布。以上结果揭示出北太平洋阻塞活动的年际变化可能主要与热带海温的遥响应相联系,而年代际变化则主要与中纬度局地的PDO型海温及其通过斜压瞬变波的海-气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2.
用940 nm通道遥感水汽总量的可行性试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940 nm水汽弱吸收带和其附近窗区选取若干探测通道, 采取不同通道组合, 模拟计算通道反射率比值, 并建立了该比值与水汽含量之间的统计关系。用探空观测独立样本检验水汽含量模拟计算结果, 相对误差小于6%。  相似文献   
153.
The newest observational evidence on asymmetrical deformation of the Earth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ntroductionWhat is the shape of the Earth? Does it change continuously? It is a scientific question since the ancient times and is still being observed and explored at present. In 250 BC, Greek scholar Eratosthene supposed the shape of the Earth to be spherical according to the observations to the Sun and estimated the perimeter of the Earth to be 4 000 km (King-Hele, 1976) according to the camel-walking distance. Until the 16th century, the Earth was considered to be a very symmetrical …  相似文献   
154.
何玉林  张勤  黄伟 《地震学报》2002,24(1):57-66
2001年2月23日四川省发生的6.0级地震,其宏观震中位于雅江县与康定县之间的高山峡谷地带.极震区烈度可达Ⅷ 度,Ⅷ 度区、Ⅶ 度区和Ⅵ 度区面积分别为180km2,1472 km2和3998 km2,等震线分布总体形态呈椭圆形,长轴近南北向.震区建筑物普遍受损,极震区山地灾害较为严重.初步分析认为,此次地震的发生与理塘断裂和玉农希断裂的长期活动有关,主干断裂活动造成的地壳应力调整和集中,最终在块体内部的次级断裂上释放而产生地震.   相似文献   
155.
该文通过分析密云县土地利用的自然和社会条件 ,在此基础上围绕水源地水源环境保护的目标 ,对该区域进行土地利用规划 ,即县城密云镇为增长极以及为密云水库生态区、西南粮油菜生产区、东南果粮生产和生态建设区、西北林牧生态区以及东北生态保护和林果生产区。  相似文献   
156.
Military training activities reduce vegetation cover, disturb crusts, and degrade soil aggregates, making the land more vulnerable to wind erosion.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quantify wind erosion rates for typical conditions at the Marine Corps Air Ground Combat Center, Twentynine Palms, CA, U.S.A. Five Big Spring Number Eight (BSNE) sampler stations were installed at each of five sites. Each BSNE station consisted of five BSNE samplers with the lowest sampler at 0·05 m and the highest sampler at 1·0 m above the soil surface. Once a month, sediment was collected from the samplers for analysis. Occurrence of saltating soil aggregates was recorded every hour using Sensits, one at each site. The site with the most erosion had a sediment discharge of 311 kg m−1 over a period of 17 months. Other sites eroded much less because of significant rock cover or the presence of a crust. Hourly sediment discharge was estimated combining hourly Sensit count and monthly sediment discharge measured using BSNE samplers. More simultaneously measured data are needed to better character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wo and reconstruct a detailed time-series of wind erosion. This measured time-series can then be used for comparison with simulation results from process-based wind erosion models such as the Wind Erosion Prediction System (WEPS), once it has been adapted to the unique aspects of military lands.  相似文献   
157.
黄美 《福建地质》2003,22(3):131-139
通过对建宁黄埠地区金矿地质特征、矿化特点、成矿地质规律的研究,认为该区成矿年龄为91Ma,提出了北西西向碎裂带为主要的含矿构造,并指出该区具有较好的找金远景。  相似文献   
158.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地球化学探测成果,结合区域地质发展史,论述锦江水库③号断裂构造破碎带的地质特征及其对建筑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9.
阐述了新疆煤炭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新疆煤田地质工作的发展方向及当前工作重点,并对新疆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0.
湖北省南漳县震旦系沉积型红星磷矿矿体P_2O_5平均含量23.91%,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角砾状磷块岩,其次为白云质磷块岩、泥质纹层状和条带状致密块状磷块岩。工业类型主要为钙(镁)质和硅钙(镁)质磷矿,其次为硅质磷矿。矿石矿物为胶状磷灰石和微晶磷灰石,经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其种属为含碳氟磷灰石。嵌布粒度以细-中粒为主。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伊利石、高岭石、铁质。经测定当磷块岩磨矿粒度小于0.1mm,其磷酸盐矿物单体解离率可达92.53%,这为确定合理的选矿流程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