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63篇
  免费   1157篇
  国内免费   1833篇
测绘学   430篇
大气科学   1929篇
地球物理   1847篇
地质学   3391篇
海洋学   1000篇
天文学   365篇
综合类   709篇
自然地理   78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291篇
  2021年   327篇
  2020年   258篇
  2019年   337篇
  2018年   358篇
  2017年   316篇
  2016年   415篇
  2015年   347篇
  2014年   406篇
  2013年   447篇
  2012年   349篇
  2011年   382篇
  2010年   349篇
  2009年   417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307篇
  2006年   278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222篇
  2000年   278篇
  1999年   417篇
  1998年   320篇
  1997年   320篇
  1996年   319篇
  1995年   272篇
  1994年   226篇
  1993年   204篇
  1992年   160篇
  1991年   133篇
  1990年   112篇
  1989年   115篇
  1988年   102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8篇
  1976年   6篇
  1973年   7篇
  195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282.
黄美 《地质与勘探》2016,52(5):854-864
广西田东县那矿金矿位于滇黔桂金三角,属于卡林型金矿。本文在对那矿金矿区进行1∶10000地质填图的基础上,基本上查明了其成矿地质背景,结合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选取Au、As、Sb三种元素为成矿指示元素。通过土壤地球化学数据分析,对矿区内指示元素异常的特征、分布与地质现象进行对比分析,进行异常解释评价。研究结果显示:那矿金矿区中三叠统百逢组中上部粉砂质泥岩、泥岩、泥质粉砂岩是赋矿层位;坡表谷背斜与坡表谷断裂的复合部位为成矿有利部位;硅化、(褐)黄铁矿化、毒砂矿化、高岭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岩化等蚀变为金的矿化标志;圈定的Ⅰ号异常带是矿致异常,其Au元素异常规模大、品位高,是该区找矿的重点靶区。  相似文献   
283.
第三纪是四川盆地大范围陆相沉积历史的最后阶段, 同时又是四川盆地重要的构造定形期.探究该时期原型盆地沉积充填规律与构造演化特征, 是揭示四川盆地形成演化过程, 还原其古地理、古气候演变的关键.在综合利用古地磁、地震、野外露头等资料的基础之上, 从盆-山结合的角度出发, 以地质历史时间为主要线索, 对第三纪原型盆地分阶段、分区域地进行了动态化分析研究.重建了各沉积时期原型盆地构造-古地理格局, 分析了盆地沉积充填规律并复原了不同阶段沉积相带的空间展布特征.主要受周缘山系逆冲推覆作用产生的构造负载和盆地基底构造的影响, 第三纪时期四川盆地沉积范围局限于西南部、南部地区, 以河、湖沉积环境为主, 处于持续地挤压、充填过程而具有萎缩消亡的趋势.现今残余第三系地层由老到新, 主要由名山组、芦山组、大邑砾岩组等地层组成(先后经历了: 受造山带挤压推覆作用和温暖干旱气候等因素影响, 发育湖盆边缘冲积扇和沙漠沉积环境, 处于快速沉降阶段的名山组沉积时期; 以及构造活动相对稳定, 湖盆面积不断减小, 以沙泥质沉积互层为特征的芦山组沉积时期; 和沿山前带由南向北迁移, 以发育大型冲积扇为特征的大邑砾岩组沉积时期).纵观整个第三纪构造演化历史, 反映出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区在第三纪时期表现为典型的陆内坳陷沉积盆地性质.同期的大地构造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对原型盆地的形成与演化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 同时也对该时期盆地古地理格局和沉积充填规律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84.
285.
286.
287.
The radiative impacts of the stratosphere in global warming simulations are investigated using abrupt CO2 quadrupling experiments of the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 (CMIP5), with a focus on stratospheric temperature and water vapor. It is found that the stratospheric temperature change has a robust bullhorn-like zonal-mean pattern due to a strengthening of the stratospheric overturning circulation. This temperature change modifies the zonal mean top-of-the-atmosphere energy balance, but the compensation of the regional effects leads to an insignificant global-mean radiative feedback (?0.02 ± 0.04 W m?2 K?1). The stratospheric water vapor concentration generally increases, which leads to a weak positive global-mean radiative feedback (0.02 ± 0.01 W m?2 K?1). The stratospheric moistening is related to mixing of elevated upper-tropospheric humidity, and, to a lesser extent, to change in tropical tropopause temperature.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trength of the stratospheric water vapor feedback is noticeably larger in high-top models than in low-top ones. The results here indicate that although its radiative impact as a forcing adjustment is significant, the stratosphere makes a minor contribution to the overall climate feedback in CMIP5 models.  相似文献   
288.
289.
2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