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5篇
  免费   278篇
  国内免费   376篇
测绘学   180篇
大气科学   246篇
地球物理   175篇
地质学   566篇
海洋学   235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78篇
自然地理   22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Based on a synthesis of zircon inheritance from Mesozoic igneous rocks in the eastern portio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NCC) , it is proposed that inherited zircons with Neoproterozoie ages identified from these rocks are of a heterogenous derivation from the Yangtze/South China block, rather than from the NCC itself. The mechanism that introduces these zircons incorporated into the NCC is likely by tectonic underplating during the Triassic continental subduction of the Yangtze block beneath the NCC. Tectonic addition of abundant crustal materials represented by the heterogenous zircons into the NCC, probably along Moho or weak interfaces within the NCC's crust, led to the crustal thickening in the NCC. These heterogenous materials, either as (partial) source rocks or as contaminants of the magmas generated during an extension environment following the crustal thickening, were reworked and therefore hav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petrogenesis of the Mesozoic igneous rocks. The crustal thickening resulted from the tectonic underplating, as indicated by the distribution extent of the heterogenous zircons, is spatially similar to that of the lithospheric thinning, with both mainly occurring in the eastern segment of the NCC. This is probably suggestive of an intrinsic relation between the thickening and thinning events during the Mesozoic evolution of the NCC.  相似文献   
92.
分别利用GLOBK和QOCA软件对陆态网络260个基准站的GNSS观测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站点在ITRF2008框架下的坐标和速度。通过比较分析两个软件的解算结果,证明了QOCA 软件能更好地处理测站位移的非线性变化,并通过拟合周年、半年项、剔除共模误差等手段提高解算精度。结果表明,相比于GLOBK软件,QOCA软件得到的拟合残差序列的RMS在E、N、U 3个方向上分别减小70%、80%和70%。  相似文献   
93.
阐述了稀土催化材料在工业废气、人居环境净化方面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对稀土催化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认为将稀土催化材料用于工业有机废气污染治理和人居环境净化,是推动稀土催化应用的动力之一。等离子体辅助的催化技术,可以显著改善低温活性。作为长期去除污染物的有效措施,光催化技术应大力开发。开发联合脱硫脱氮的新方法、新理论、新技术及新设备,将成为烟气净化技术发展的总趋势。作为一种新型催化材料应用,掺杂稀土的ABO3钙钛矿复合氧化物以及TiO2为基础的复合氧化物,在环境净化方面的发展方向是努力降低成本,提高光催化剂活性,尽量多利用太阳光,扩大降解范围。  相似文献   
94.
北京精细下垫面信息引入对暴雨模拟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根据2000年环北京实际的精细下垫面布局资料(500m分辨率),按美国USGS陆面资料分类标准(25类)对其提供的全球30 s经纬分辨率(≈1 km)下垫面分类资料进行了更新设计.进而针对一个北京夏季暴雨过程,利用10:3.3km双向双重嵌套的MM5V3.6-Noah LSM陆气耦合模式进行24h数值对比试验,研究了北京精细下垫面信息引入对暴雨的影响.分析表明:新设计的陆面资料更真实地反映了环北京区域的下垫面结构,尤其针对北京城区面积迅增特征;同时还修正了原资料将亚洲中纬度区域落叶阔叶林下垫面类型归属为热带(或亚热带)稀疏大草原类型的问题.其在数值天气模式中的引入会对短期暴雨过程的发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对此次暴雨主要降水中心的模拟,12h差值分布范围远达30km以上,中心值相对差异可达30%.研究发现在城市下垫面和大气相互间存在一个重要的相互影响机制,即由于城区面积的扩大会导致自然植被减少,进而会减少地表蒸发及相应局地大气水分供应、加深边界层高度并增强大气水汽混合,这不利于降水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5.
影响北京地区的沙尘暴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利用1971-1996年的地面气象月报和地面天气图资料,借助地理信息系统,逐次分析了影响北京地区沙尘暴天气过程的演变规律,确定了影响北京地区沙尘暴天气过程的移动路径和源地。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初夏,以4月为最多。根据沙尘暴的起源,可将影响北京的沙尘暴天气过程分为外源型和内源型两类。沙尘暴的移动路径主要包括北路和西路两条。外源型沙尘暴的入侵地点集中在:1)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和锡林郭勒盟西部的二连浩特市、阿巴嘎旗;2)哈密市以东至内蒙古阿拉善盟的中蒙边境。内源型沙尘暴的起源地主要集中在腾格里沙漠及其周边地区。  相似文献   
96.
本文就数值预报模式产品在业务预报 中的释用预报方法进行了 初步分析,提出了数值预报产品检验的一套方法;分析了数值预报产品的季节适用性问题; 就 预报对象和预报着眼点作了进一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汛期和非汛期主要预报对象的 释用预报思路,并列出了相应的释用预报方法。在去冬今春的业务应用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  相似文献   
97.
经过一年多的业务运行,我们发现MICAPS系统在数 据传输处理 中存在不尽完善的地方,造成数值预报产品残缺不全;由于数据传输处理未作配置本地化或 配置本地化不完善,致使数值预报产品和实况资料的分析范围、等值线间距、时效、层次等 不能满足本地预报业务工作的需要。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文介绍了资料传输、处理有关 配置文本本地化的方法。使数值预报产品有用率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约一倍。  相似文献   
98.
唐丽华  宋立军  薛健  苗军 《内陆地震》2001,15(4):347-354
以概率理论为基础,采用震害指数法对石河子市重要建筑物中的多层砖混结构房屋进行抗力计算,通过抽样计算建立了石河子市砖混结构房屋按建筑年代分类的震害概率矩阵,又进一步综合这次普查得到的相关统计数据建立了修正的石河子市砖混结构房屋震害概率矩阵,从而为群体房屋的震害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
河北张家口水泉沟岩体SHRIMP年代学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采用先进的 SHRIMP测年技术对河北水泉沟碱性杂岩体进行了年龄测定,获得东坪金矿区水泉沟岩体二长岩锆石 U- Pb年龄为 (390± 6)Ma,后沟金矿区水泉沟岩体正长岩年龄 (386± 6)Ma,比较可信地确定了水泉沟岩体的成岩时代为晚加里东期—早海西期。这表明北部温都尔庙-西拉木伦河加里东俯冲造山运动强烈地影响本区,水泉沟岩体是这次运动的产物。根据前人测得的东坪和后沟金矿床蚀变围岩钾长石的 Ar- Ar和 K- Ar年龄,金矿化的时代是中生代燕山期,与岩体的成岩年龄有 200 Ma的时差,成因上可能与碱性杂岩体关系不大,因此,东坪和后沟等金矿床可能不属于碱性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0.
岷江上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着四川省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岷江上游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建立了该地区的土地资源基础信息库;利用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应用模糊集合综合评价法及对各土地适宜性监介指标确定和适宜性等级的划分进行了岷江上游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并提出了土地利用规划及今后改造利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