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5篇
  免费   318篇
  国内免费   307篇
测绘学   127篇
大气科学   219篇
地球物理   343篇
地质学   777篇
海洋学   216篇
天文学   60篇
综合类   208篇
自然地理   2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钨、锡流-熔分配实验结果及其矿床成因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子龙  彭省临 《地质论评》1994,40(3):274-282
本文用实验确定了钨、锡在成分不同的花岗质熔体相与共存水热流体相的流-熔分配系数(D_(Me)~(V/L))及其与介质溶液(NaF,KF,HF,NaCl等水溶液)摩尔浓度间的函数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钨、锡的分配行为明显不同。在相同条件下,随体系的不同,D_W~(V/L)比D_(Sn)~(V/L)大几倍至二十倍。钠和钾对钨、锡的流-熔分配行为的影响基本相同,而氟和氯对钨、锡的分配行为的影响相差甚远,花岗质熔体的主成分对D_W~(V/L)和D_(Sn)~(V/L)有复杂的影响。利用这些结果探讨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矿床的成矿机理,得出了一些与前人不同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82.
铁路工程地质选线咨询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考虑了铁路线位选择的特点,从地质的角度出发,将铁路地质选线中涉及的主要问题(滑坡、泥石流、风沙、岩溶)归纳、总结建立知识库,通过推理为铁路总体选线提供地质依据,以减少工程失误,节约工程造价,保证工期。本文重点介绍该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各个部分的具本设计思想和设计技巧。  相似文献   
83.
将多元校正分析法应用于配位滴定中,以EDTA为滴定剂,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依据电位滴定原理,对混合三组分:Cu ̄(2+)、Cd ̄(2+)、Zn ̄(2+)、及Cu ̄(2+)、CO ̄(2+)、Ni ̄(2+)进行测定,各金属离子之间的△logK在0.04~2.34之间,计算误差一般小于土10%。  相似文献   
84.
豆芽棚滑坡体长500m,宽150m,平均厚10─15m,体积100万m ̄3.主滑方向30°。滑坡前缘海拔150m,后缘海拔200m,本滑坡是在斜坡遭人为破坏(加载)后由降雨诱发的。滑坡防治措施主要拟采取减载和布设抗滑桩。  相似文献   
85.
陈民扬  庞春勇  肖孟华 《地球学报》1994,15(Z1):138-144
煎岭镍矿与同类矿床相比,具有特殊的地质、地球化学物征,是一种特殊类型镍矿。本矿床流体包裹体同位素特征,表现出成矿体为岩浆与地层两端元混合趋势,成矿流体分属于Mg2+-Ca2+-Na+-F-(Cl-)型。根据 Pb、Sr、O、H、C 同位素及 REE资料,作者认为该镍矿的形成与后期酸性岩浆活动有密切关系,后期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热力与热液,使成矿元素活化迁移、富集。本文最后提出了初步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86.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records of strong seismic events taking place in soft carbonate sediments, a new seismic sequence system of vibrational liquefaction is established, which consists of a series of units, such as escaped structure of micrite veins and liquefied deformation formed in the period of seismic liquefaction, land subsidence structure after liquefaction, tsunamic hummocky and turbidite produced by seismic events, This sequence is a generalization and summation of field observation in vast areas, which shows the whole process of a strong seismic event and provides an unified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The pattern of the seismic sequence by vibrational liquefaction provides one of correlation standards for geologists in the field to discriminate events in carbonate sequences. Based on the pattern of seismic sequence, the authors first advance a new conception of the Palaeo - Tanlu (Tancheng - Lujiang) Zone and discuss primarily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tions.  相似文献   
87.
哈密盆地区域地貌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本文对哈密盆地的现代地貌进行了成因分类,并系统地讨论了地貌结构特征,同时结合灾害地貌过程和资源特点提出了合理利用资源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88.
分析了1983年江淮流域入梅前、梅雨期以及出梅后垂直积分的水汽输送和水汽通量散度分布,计算了南海和中国东部地区的水汽收支。结果指出:江淮流域入梅前,华南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印度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气流;梅雨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印度西南季风气流;出梅后华北雨季则主要受中低纬水汽输送气流汇合的影响。分析表明,江淮流域梅雨期是印度西南季风气流加强并东进北上,西太平洋高压东撤所造成的;而梅雨结束则是由于西南季风气流减弱西退和西太平洋高压西进北上所造成的;此外,还讨论了水汽输送、水汽通量辐合与云量及我国东部降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9.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实用地图数据检索方法——“放大镜”式地图数据检索,建立了相应的软件系统,并讨论了该方法的数学基础、软件的特点,还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0.
漳州热田地下热水的循环深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漳州热田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目前所见温度(121.5℃)最高的一个。热田地热地质、地球化学以及地温场的研究结果表明,漳州热田属于深循环对流型热田。为了计算热田的热水循环深度,本文采用管道模型的方法,利用热田中心钻孔的测温资料计算地下热水上涌的流速,利用热田内水化学资料计算热储温度,然后用图解法求出漳州热田热水的循环深度为3.4—4.0 km,为漳州热田的成因分析和热水资源的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