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09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62篇
地质学   206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老河沟岩体和筛子岩岩体位于碧口地块西南部。岩体的SiO2(69.89%~71.69%)和Al2O3(15.01%~16.25%)含量均很高,A/CNK在1.04~1.12之间,为硅和铝过饱和类型,属典型的强过铝质花岗岩。稀土元素总量(∑REE)为33.13×10-6~150.42×10-6,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型,具有弱的负铕异常。高场强元素(Ta、Nb、Ti等)具有明显的负异常,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等)具有明显的正异常。岩体可能是以杂砂岩成分为主的沉积岩部分熔融形成的花岗质岩浆上升侵位过程中形成的,是一种典型的壳源成因类型。老河沟岩体和筛子岩岩体具有后碰撞岩浆活动的特征,是印支期华北和扬子地块碰撞导致地壳加厚环境下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同碰撞(挤压环境)向碰撞后(伸展环境)转化阶段,为后造山花岗岩类。  相似文献   
102.
Groundwater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mpensation of runoff reduction due to extreme climate events such as droughts, as well as in response to anthropogenic actions such as the construction of a dam. The increase in 226Ra specific activity and the runoff from September to December in 2006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total discharge of groundwater along the mid-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The total groundwater discharge was found to account for 31% of the increased discharge between Yichang and Datong. The groundwater discharge to lakes (i.e. Dongting Lake) constituted the major contribution of groundwater discharge to the mid-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More importantly, the second impounding opera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Dam from 20 September to 27 October 2006 induced a water level decrease in surrounding lakes and rivers, which led to an additional groundwater discharge of 63.3?×?108?m3, accounting for 85% of the total groundwater discharge in the same period. Taken together, these observations indicate that groundwater discharge along the mid-lower reach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stream flow in the drought season, especially in extreme drought years or in response to human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03.
采用选择性萃取分离技术对沉积物(生物膜)中非残渣态组分(铁、锰氧化物和有机质)进行分离,研究阿特拉津(atrazine,AT)-Cd-Cu系中共存重金属对选择性萃取前后沉积物(生物膜)吸附AT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共存体系中,沉积物(生物膜)中铁氧化物对AT的吸附贡献最大,其次是有机质,而锰氧化物则抑制AT的吸附;共存镉促进了AT在沉积物(生物膜)原样及各非残渣态组分上的吸附,镉质量浓度为0.2 mg/L时,促进作用最显著,各组分对阿特拉津的吸附贡献增加了3.20%~32.31%(沉积物)和1.61%~17.10%(生物膜),但随镉质量浓度的增加,其促进作用减弱;共存铜抑制沉积物(生物膜)原样及铁氧化物、有机质对AT的吸附,铜质量浓度为75.0 mg/L时,其抑制作用最强,铁氧化物和有机质对阿特拉津的吸附贡献分别降低了29.21%、22.36%(沉积物)和9.46%、77.27%(生物膜),但同时减弱了锰氧化物对AT吸附的抑制作用,其吸附贡献分别提高了28.98%(沉积物)和17.46%(生物膜).  相似文献   
104.
105.
新疆及其邻区的地震窗前兆与短期地震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敖雪明  王桂岭 《内陆地震》1993,7(2):121-127
根据新疆及毗邻的独联体部分国家区域台网微震观测记录,通过普查与统计检验,筛选出22个具有较高短期预报效能的地震窗。较系统地研究了地震窗小震月频度的前兆特征及其用于短期地震预报的判据指标,着重介绍了近两年新疆与独联体科技合作的最新成果,同时给出若干成功预报震例,并对所得结果的可能物理机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6.
印度板块北边界地震活动和中国大陆地震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17  
本文研究了印度板块北边界地震活动与我国大陆地震活动的关系,给出了两者在时间起伏上的一致性,以及印度板块北边界兴都库会和缅甸两端点附近中深地震对中国大际强震活动所具有的前兆性和相关性。这些特点,对于中国大陆强震活动的预测,尤其是地震大形势预测是十分有意义的。文中还应用了中国大陆强震孕育发生的计算机模型的研究结果,讨论了强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对于理解中国大陆作为一个孕震系统在周围地质构造块体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107.
中强震前单台地震波振幅比异常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欣  敖雪明 《华南地震》1994,14(4):22-28
通过对乌鲁木齐、石场和库尔勒地震台十几年来地震波振幅比的系统追踪研究,发现在中强地震前,振幅比无论是在空间分布还是在时间进程上都显示出比较明显的异常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当监测范围内的孕震介质发生变化时,单台地震波振幅比可以反映出介质的异常变化过程,该方法具有一定的预报效能。  相似文献   
108.
传统板块构造理论50多年来一直是占统治地位的地学理论,是理解固体地球运行的基本范式,但遇到三大难题:板块起源、板内变形和板块驱动力。针对这三大难题,微板块构造理论试图开拓一个全球构造研究的新范式。本文通过与传统板块构造理论中基本原理的逐条对比,阐明了微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优势及其对传统板块构造理论的拓展。微板块构造范式既不同于传统板块构造范式,又不同于地幔柱范式,是两者的重要补充与拓展。文中着重从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适用范围、理论出发点、理论假设与预测的角度,阐明了大板块与微板块的异同,并探讨了两者的转换关系及其转换机制的多样性,介绍了微板块生长成为大板块的4种途径、大〖JP2〗板块破碎为微板块的3种转换模式,探索了前板块构造体制下微地块在非线性地球系统中通过自组织、自生长等方式,进化为板块体制下微板块的自然选择过程。本文还提出陆壳型微地块是密度选择的结果,其密度决定了其保存机制,这是陆壳起源的根本;〖JP〗微地块向微板块的转变是刚性选择的结果,其刚性是初始板块构造体制起始的必要条件;微板块不对称俯冲或对流型式的转变是热选择的结果,其热不对称性是现代板块构造体制起始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9.
本文针对秦岭成矿带中部金矿遥感地质特征,特别是主导控矿因素特点,在详细分析区内地物反射光谱特征曲线的基础上,提出“遥感构造蚀变生态景观”新方法,制定合理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方案,提取构造蚀变和植被毒化等对金矿预测有贡献的有效信息,然后进行金矿成矿远景预测,取得了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0.
营口东部区是我国硼矿重要产区之一。硼矿体主要赋存于晚元古代辽河群里尔峪岩组的下部,受层位控制。含硼蚀变岩带长14km,宽8~69m,硼矿体产于蚀变岩带中下部的镁橄岩中。背形向斜、向形背斜核部是硼矿富矿体成矿最有利地段,古浅海含硼碳酸岩凹陷盆地中心是硼矿成矿的最佳古地理环境。背形向斜、向形背斜核部的含硼镁橄岩是硼矿体及隐伏硼矿体的主要找矿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