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3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时序InSAR同质样本选取算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弥  丁晓利  李志伟 《地球物理学报》2018,61(12):4767-4776
分布式雷达目标时序InSAR技术是目前InSAR形变监测领域的主流方向,其中同质样本选取是该技术的基础,其估计精度直接影响SAR影像分辨率与后续参数解算精度.本文在追踪最新研究进展之上,系统回顾了当今统计同质选点算法的优缺点.在参数与非参数两类统计方法的应用中,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和真实数据验证定量比较算法差异以及适用场景.根据之前的研究结论,提出一种改进的最优参数统计同质样本选择方法.最后,论文介绍了团队研发的MATLAB开源工具包,涵盖了同质样本提取和时序InSAR协方差矩阵估计两部分内容,为InSAR科研人员和后续数据处理提供高质量、全分辨率的观测源.  相似文献   
62.
针对现有的滤波方法在处理强噪声干涉图时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中心加权中值和Goldstein的两步干涉图滤波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构造的针对强噪声干涉图的两步滤波法在滤除噪音的同时,可以很好地保存干涉图的条纹信息。与经典的Goldstein方法相比,新方法的滤波效果可以提高22.4%和43.6%。  相似文献   
63.
CRInSAR技术克服了传统DInSAR的一些不足,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单一的CRInSAR技术只能监测LOS的一维形变。而kalman滤波采用状态空间的概念,可以用来估计平稳或非平稳的多维信号随机过程,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动态数据处理之中。因此本文以CRInSAR模型为基础,将不同时间跨度的干涉数据作为动态数据,构建相应的观测方程和状态方程,并以经典的kalman滤波估计角反射器的三维形变量和三维形变速度。实践证明,该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64.
龙江平  丁晓利  汪长城 《测绘学报》2015,44(12):1331-1339
干涉相干性包含了极化SAR干涉测量(PolInSAR)中的极化和干涉信息,滑动窗口大小和滤波方法是准确估计干涉相干性的前提。本文以精致极化Lee滤波为基础,根据边缘检测和邻域相干性高低区分同质区域和异质区域,建立了自适应精致极化Lee滤波方法并估计相干性矩阵和干涉相干性。自适应精致极化Lee滤波能够根据边缘检测信息和邻域相干性高低程度调整滑动窗口大小并选择合适的估计方法,不仅提高了抑制斑点噪声的能力,而且保持了图像的边缘信息,有利于提高干涉相干性的估计精度。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抑制了斑点噪声,较好地保持了SAR图像的边缘信息,有利于提高植被参数反演的精度。  相似文献   
65.
结合等值线滤波条纹边缘保持能力强和Goldstein滤波平滑效果好的特点,并且引入伪相干值对Goldstein滤波因子进行改进,提出InSAR干涉图的等值线中值-Goldstein二级滤波方法.模拟数据和真实数据的实验结果证明,强噪声干涉图经过新方法滤波后噪声水平大大降低而且分布均匀,条纹细节信息保持良好,在原本看不到...  相似文献   
66.
CRInSAR与PSInSAR联合探测区域线性沉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一种CRInSAR与PSInSAR联合解算算法,并将该算法应用于区域线性沉降探测中.该算法将CR点上计算得出的形变速率值及高程改正值作为研究区域PS基线网络的约束,进而通过间接观测平差法估计出PS网沉降速率和高程改正值的全局最优解.算法实现了人工角反射器雷达干涉测量技术(CRInSAR)与永久散射体雷达干涉测量...  相似文献   
67.
天文地球动力学中的相对论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文地球动力学利用空间与地面观测手段,监测和研究地球整体与各圈层的物质运动以及它们间的相互作用,这都离不开广义相对论及的时间与空间。随着空间对地观测精度的,为了充分利用高精度观测提供的信息,在天文地球动力学的研究中必须考虑相对论效应。所涉及的相对论效应包括:(1)相对论参考系的建立,(2)在恰当的参考系中对观测者和被观测对象的相对论运动方程(平动和自转)的描述,(3)观测者和被观测对象间的电磁信号传播,(4)依赖于坐标选择的结果与具有物理意义的可观测量的转换,(5)某些基本概念在定义在广义相对论框架下的重新确认。本文对天文地球动力学中的这些相对论效应作了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68.
星载SAR干涉技术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SAR、InSAR、D-InSAR的发展概况,以及InSAR、D-InSAR的基本原理.重点讨论了InSAR、D-InSAR技术的最新理论及存在的问题,包括多基线SAR干涉技术、极化干涉技术、大气效应的削弱、永久散射体方法、InSAR与LIDAR和GPS等数据源的融合技术,以及InSAR并行算法等。详细论述InSAR、D-InSAR技术在地球科学及气象学等领域所取得的最新进展。最后对InSAR技术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9.
基于无线通讯网络的GPS多天线监测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无线通讯网络的GPS多天线监测系统的构成情况,包括系统设计、数据传输与管理、数据处理、数据质量分析和控制等.在公路边坡变形监测中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1 h测量精度已达到3.0 mm左右,既能自动连续地对滑坡变形进行监测,又能大幅度降低整个监测系统的费用,是滑坡等地质灾害变形监测的理想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70.
使用InSAR 建立DEM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重点考察使用星载InSAR技术建立DEM的关键数据处理过程和精度情况。首先介绍InSAR的基本原理和所涉及的关键干涉雷达数据处理技术,然后对欧空局的2颗卫星ERS-1/2以串接飞行方式分别于1996年3月18日和19日对香港地区成像所获取的2幅SAR复数影像作了干涉处理和分析,并生成了DEM,最后以外部DEM作参考标准,对干涉DEM的精度作了评价,并分析了其潜在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