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66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107篇
地质学   131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s of clouds with different albedos at different altitudes as underlying surface on the photodissociation coefficients of oxygen and ozone in the turbid atmosphere, where the multi-scattering of molecules and aerosols is considered, have been investigated. In addition, the effects of doubling the ozone concentration in the tropopausc due to the atmospheric motion on the photodissociation coefficients of ozone and oxygen are also studied.  相似文献   
32.
激光探测沙暴过程中的气溶胶消光系数分布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本文基于光波与气溶胶质点相互作用的弹性理论,根据激光雷达大气回波信息,讨论了1982年5月上旬北京地区接连两次出现的沙暴过程的气溶胶消光系数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33.
浅层地温强震前的异常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层地温指地表至地下3.2m深处的地温。通过数十年浅层地温变化与强地震活动关系的研究,指出了强地震发生前一段时间0.8m地温与地表温度的相关系数为历年同期最低值;0.8m、1.6m和3.2m地温连续6个月以上为正距平,且平均距平值分别大于0.8、0.7和0.5即认为地温有升温异常;在此时段内地温有历年同期最大值或次大值;做半年尺度或以月为简单的0.8m地温、地表温度平均距平等值线图,等值线的分布圈  相似文献   
34.
安徽地区地震波衰减、场地响应及震源新参数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根据安徽数字地震台网7个地震台的143条波形资料,研究了安徽地区的衰减模型和各台站的场地响应。采用三段几何衰减模型拟合,得到了安徽及邻近地区的几何衰减函数,得到安徽地区非弹性衰减Q值随频率f的关系为Q(f)=235.3×f0.616;7个台站的场地响应均无明显的放大效应,这与它们均处于岩石地基相符;并在本地区地震预测研究中尝试使用新参数,进行了初步的应用。  相似文献   
35.
前言1998年 9月 3日 16时 5 6分 ,在岩手县北部发生了 6 .1级 (日本气象厅所发布的震级 )地震。从这次地震的强震仪的记录可以看出 ,通过岩手山正下方的地震波受到强烈衰减。在本篇论文中 ,采用多个观测点 ,多个地震观测记录 ,去掉震源和观测点正下方的震动特性 ,只提取出射线路径上的传输特性 ,把这样的双频谱比的方法 (Matsuzawa et al.,19 89)运用到强震动记录 ,来推测岩手山正下方的 Q-1 S 值。1 在岩手县周围观测的地震记录图 1所示的是科学技术厅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的 K-NET的观测点分布图 ,图 2所示的是由图 1得到的这次地震的强…  相似文献   
36.
峨眉山1998年8月和12月采集雨水化学组成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查明峨眉山地区雨水污染物的来源,从1998年4月开始,每月从22个采样点收集雨水样,对1998年8月和12月收集雨水的化学成分进行对比并讨论。  相似文献   
37.
中国峨眉山地区湿沉降化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酸雨是世界上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的西南缘。峨眉山酸雨频率达到85.4%,雨水pH值平均为4.37。冷杉分布于海拔1700m-3098m区域,森林遭到破坏。为了弄清峨眉山污染物质的来源,从1998年4月开始在22个取样点每月采集水样。本文中主要论述1998年6月的雨水化学成分特征。  相似文献   
38.
前言 1998年9月3日16时56分,在岩手县北部发生了6.1级(日本气象厅所发布的震级)地震.从这次地震的强震仪的记录可以看出,通过岩手山正下方的地震波受到强烈衰减.  相似文献   
39.
引言地震危险性评估的关键是烈度衰减问题,许多学者曾提出过经验衰减公式,即参照震中烈度值I_0确定局部烈度值为I_2。该公式参数的确定使用简单的点源辐射(radiation)模型(Ambraseys,1985)和最小二乘法。考虑到资料的不确定性以及某些关系的不准确性,通常用一个分布(标准偏  相似文献   
40.
火山气溶胶的辐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汪宏七  赵高祥 《大气科学》1992,16(6):755-760
本文应用辐射传输计算研究了火山气溶胶,特别是大的火山爆发后短时期及火山周围地区内的火山气溶胶,对到达地面的向下的总的太阳辐射通量、行星反照率及大气加热率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