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3篇
海洋学   100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坛紫菜孢子囊枝在形成过程中,从培养开始至第4周,3种色素(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和藻胆蛋白)的含量和蛋白质的质量分数逐渐上升,在第4周时达到某一最高值后逐渐下降;碳水化合物的质量分数和藻胆蛋白与叶绿素a的比值均一直呈上升趋势,它们与孢子囊枝数量之间呈较明显的正相关;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的比值在培养前期略有下降,随着丝状体进一步发育(4周后),该比值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102.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对8种海洋硅藻的四种主要光合膜膜脂的分子结构和组成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海洋硅藻中MGDG含量最高,占四种光合膜膜脂的40%~70%左右,SQDG其次占10%~40%,而PG在4%~20%之间,DGDG占5%~20%;其中,各脂类分子的含量在0.14~99.79 nmol/mg干藻之间,而C16:3/C16:3-MGDG,C20:5/C16:3-MGDG,C20:5/C16:2-DGDG,C20:5/C16:1-DGDG,C16:1/C16:1-DGDG,C14:0/C14:0-SQDG,C14:0/C16:0-SQDG,C14:0/16:1-SQDG,C14:0/C16:3-SQDG和C18:1/C18:1-PG等脂类分子在8种海洋硅藻的每一类膜脂中均有分布;与高等植物膜脂的脂肪酰基分布不同的是,海洋硅藻的MGDG与DGDG的sn-2位上的脂肪酸全部为C16酸,可推断是通过类似高等植物典型的原核途径合成,而C16酸和C18酸在SQDG和PG的sn-2位上均有分布,可推断SQDG和PG存在原核和真核两种合成途径。  相似文献   
103.
坛紫菜与彩虹明樱蛤复合养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坛紫菜的培育状态、不同氮源及其质量浓度和彩虹明樱蛤与坛紫菜质量比等因素对复合养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菜在苗网上有序分布比自由分散式有更长的生长时间和更高的生长速率.以NO2-N培养的坛紫菜其生长速率最高,4天和7天的生长速率分别达6.13和4.20%/d,高于NH4-N的4.28和2.43%/d及NO3-N的4.72和2.87%/d;不同氮源对培养7天的无机氮变化量和pH值影响较大,其中对第7天的pH值有显著影响(p<0.05).氮源质量浓度在2.1 mg/L水平的坛紫菜生长速率明显高于在1.4 mg/L和2.8 mg/L水平的坛紫菜生长速率;氮源质量浓度对贝类成活率及培养4天的水体的pH值和DO值影响大,其中对第4天的DO值有显著的影响(p<0.05).贝藻质量比对坛紫菜生长速率的影响不显著,但对水体的pH值和DO值关系密切,贝类越多,水体的pH值和DO值越低.表明复合养殖中坛紫菜能够促进贝类养殖容量的增加,能够对NO2-N等氮源的吸收利用,从而降低了氨氮对贝类养殖的毒性影响;坛紫菜光合作用吸收了CO2,释放出O2.复合养殖有利于养殖生态系统中O2和CO2保持动态平衡,促进贝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4.
盐沼植物对石油污染滩涂微生物群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外定期采样分析植物生长区根际沉积物和无植物生长区域对应深度的沉积物,研究了海三棱藨草对石油污染滩涂根际沉积物中微生物种群特点、生长条件和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植物是否存在,一般细菌数量均在春季或夏季达到高值。黄杆菌和假单胞菌在春季达到最高值,微球菌和无色杆菌在夏季达到最高值,而在秋季或冬季达到最低值;微球菌...  相似文献   
105.
Four bromophenol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extract of marine red alga, Rhodomela confervoides by column chromatography and HPLC methods. By means of spectroscopic methods including IR, MS, 1D, and 2D-NMR techniques,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as (1) 3-bromo-4,5-dihydroxy benzoic acid methyl ester; (2) his (2,3-dibromo-4,5-dihydroxybenzyl) ether; (3) 3,4-dibromo-5-(methoxymethyl)-1,2-benzenediol and (4)3-bromo-4,5-dihydroxy-benzaldehyde. Compound 1 was first isolated from the algae in nature, and 1, 4 were found to have selective cytotoxic activities against KB, Bel 7402 and A549 cells, 2 showed powerful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against Staphylococcus aurens and Pseudomonas aeruginosa.  相似文献   
106.
微藻对油污染物的不同响应,势必造成其群落种类组成和结构的变化,进一步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变迁。由于油污染对于浮游植物的影响具有污染源及生物响应的多样性、多维度性和复杂性,产生影响的时效长但可显示度低等特点,造成该研究领域的极大限制。作者以石油标准品20-3和3种石油化学品(双酚、对苯二甲酸、对二甲苯)作为油污染源,利用多孔板高通量检测方法及大数据处理分析软件Simca-P,对中国沿海常见单种微型藻类的种群消长受油污染影响进行了研究。以石油标准品20-3为油污染源,分析了31株微藻增殖对不同油标浓度的不同响应;利用Simca-P软件对3种不同浓度的石油化学品对4种典型微藻(柔弱角刺藻(Chaetoceros debilis)、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剧毒卡罗藻(Karlodinum veneficum))增殖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种类微藻因油污种类及其浓度不同,其响应存在显著差异。利用多孔板以及微藻的吸光特征,可以高通量快速筛查不同微藻对不同油污及其不同浓度的响应差异,并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大数据的分析能力,挖掘和比较不同微藻与不同油污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就油污染对微藻影响这种多维度复杂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7.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 海水温度不断升高、海洋暖化逐渐加剧, 高温严重影响着海洋生物的各种生命过程, 但对于海洋双壳贝类如何应对热应激的研究仍然不足。为此, 开展了以18 °C (CT)为对照组在26 °C (ST)和33 °C (HT)下对厚壳贻贝消化腺组织进行了急性热胁迫下的代谢组学分析,以便于研究其代谢反应。采用LC-MS/MS技术, 并结合生物信息分析手段对差异代谢物进行筛选, 并分析确定相关的代谢通路的变化, 共有2 532种代谢物在厚壳贻贝消化腺中被鉴定。KEGG富集分析用于探索差异代谢物的潜在代谢途径, 共有29条代谢通路被显著富集, 与对照组相比, ST组显著富集于牛磺酸和次牛磺酸代谢、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鞘脂类代谢和视黄醇代谢等代谢通路; HT组显著富集于酪氨酸代谢、亚油酸代谢、丙氨酸新陈代谢、酪氨酸代谢、色氨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等代谢通路。研究结果显示, 厚壳贻贝消化腺主要通过调节色氨酸代谢、酪氨酸代谢、鞘脂代谢、苯丙氨酸代谢、氧化磷酸化, 脂肪酸、赖氨酸降解等信号通路应对热应激, 从而帮助维持身体内部环境的稳定状态。上述研究为多视角探究厚壳贻贝耐热机制与应对环境中温度变化的适应性进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8.
泥蚶、缢蛏和僧帽牡蛎呼吸与排泄的周年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2005年5月至2006年3月对浙江沿岸重要的3种经济贝类泥蚶、缢蛏和僧帽牡蛎的呼吸率与排泄率进行了周年研究。结果表明:泥蚶、缢蛏和僧帽牡蛎耗氧率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11~5.05 mg/(g·h)、0.77~5.97 mg/(g·h)和0.33~5.47 mg/(g·h),排氨率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1.51~1 078.63 μg/(g·h),26.97~990.73 μg/(g·h)和32.12~1 378.67 μg/(g·h);耗氧率与排氨率9月份最高,1月份最低。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3种实验贝类月际间的耗氧率与排氨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经配对T检验发现,缢蛏(SC)和僧帽牡蛎(SCA)之间的耗氧率存在着显著差异TSC-SCA=3.184,p=0.024),泥蚶(TG)与缢蛏、僧帽牡蛎的耗氧率之间都不存在差异(TTG-SC=1.887,p=0.118;TTG-SCA=0.246,p=0.815),泥蚶、缢蛏和僧帽牡蛎之间的排氨率的差异均不显著(TTG-SC=0.977,p=0.373;TTG-SCA=2.369,p=0.064;TSC-SCA=1.002,p=0.362)。3种贝类的耗氧率与排氨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经回归分析发现,耗氧率和排氨率与温度的变化均呈较显著的幂指数性相关lnY=lna+blnTY=aebT)。泥蚶呼吸排泄O:N变化范围为4.69~28.55,缢蛏和僧帽牡蛎的O:N变化范围分别为:4.68~37.89和3.04~10.27。  相似文献   
109.
Cation-exchange chromatography was selected to extract and separate betaines from marine algae. On the basis of the special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etaines and their analogues,Dragendorff‘ s reagent ( KBiI4 ) was used to test the existence of betaines and their analogues in marine algae. The total content of betaines from seven species was obtained by using the Reinkeate salt precipit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betaines in two species of Chlorophyta and two species of Rhodophyta were relatively high, and that the content of betaines in Enteromopha prolifera could even reach to 0.9%. The content in the three species of Phaeophyta was relatively low.  相似文献   
110.
本研究采用了一种新的元素检测方法,即用X射线分析显微镜来引导分离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is)中有机溴化合物。新鲜羊栖菜经提取、浓缩、洗脱等处理,所得洗脱液经冷冻干燥后,用X射线分析显微镜分析其元素组成。X射线荧光光谱得到的结果表明,这种检测方法十分有效,能够证实有机溴化合物在PVPP柱色谱中得到了有效的浓缩与分离。MALDI-TOFMS质谱显示存在两个有机溴化合物,分子量分别为330和554,质谱的同位素特征表明,每个有机溴化合物分子中分别含有一个溴原子。该有机溴化物具有以下的化学特征:水溶性较强,能够被PVPP柱吸附,而在弱碱条件下溶出;在水溶液中不太稳定,容易形成沉淀。该有机溴化物的紫外可见光谱特征具有多酚化合物的特点,并与海藻中的砷化物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