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85篇
海洋学   36篇
综合类   215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01.
亚洲地球动力系统的演进与东亚矿产资源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系统阐述了亚洲中部及邻区地球动力系统的演变进程及其所制约的区域地质和成矿特征,并提出了以下新认识和新观点:①在西伯利亚陆块与中朝—塔里木陆块之间的原"古亚洲洋"区域内是全球地史演化中具有双向侧向陆缘增生与垂向增生同时发展的"双向增生"独特地区。②"古中国陆块群"是位于劳亚古陆和冈瓦纳古陆之间独立存在的古陆。由于它的特殊位置而构成了古亚洲洋与特提斯洋的"分水岭"。③地球动力学的"内动力"归根到底来自地球自身的两个方面:一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形成的离心力(拉张力)与挤压力,它是地球动力学的基础,二是地球内部永不衰败的"高热能库"。当今地震、火山等等,都是地下过饱和的高热能向地表释放的一瞬间转变为强动能的地质事件。④由地球动力系统演变打造的具有不同特征的断裂系统是控矿储矿的良好空间,因此"断裂系统找矿法"是简便有效的找矿方法之一。据此提出了4个理论指导找矿的试点和验证区。  相似文献   
102.
103.
某些金矿床与前寒武纪含铁建造的空间联系,早已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岩金矿床的变质成因理论,越来越得到发展。建立在稳定同位素研究成果基础上的,关于霍姆斯塔克型金矿的“沉积-变质”三阶段成矿的综合模式,于一九七四年问世以后,确实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而在前寒武纪含铁建造中又陆续找到了一些新的金矿。我国黑龙江省东风山金矿的发现,可算为典例之一。最近几年,四川省也在含铁建造中发现了一些金矿点。特别有意义的是,我省已发现的这种含金的含铁建造,不仅有前寒武纪的,  相似文献   
104.
凃洋  杜成波  李洋 《地下水》2008,30(5):6-8
主要通过对裘布依公式中:1)实际流量(Q)-降深(s)曲线与理论的差异,2)实际井径对流量的影响与理论的差异,3)井中最大流量,4)影响半径等问题的分析,指出裘布依公式的缺陷,并分别提出了一定的解决方案。同时还结合土力学的相关知识,从“达西定律的适用范围”,“渗透系数的不唯一性”,“地基沉降导致含水层变形”三个方面分析了公式的不足之处,更全面地对问题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05.
东坪金矿构造解析及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里德尔(Riedel)剪切裂隙理论,在东坪金矿构造区域内划分出若干种剪切类型。不同期次裂隙的复合叠加,经后期成矿地质作用的改造,成为东坪金矿的赋矿构造。  相似文献   
106.
水力压裂微地震井地联合监测系统及仪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力压裂技术是油气田增产和低渗透油田开发的有效技术手段,通过监测油层裂缝延展过程中产生的微地震事件,能够有效地判断裂缝走向.现有的井中监测方法存在成本较高、施工难度大的问题;地面监测存在信号信噪比低、垂向分辨能力差等问题.本文采用井地联合微地震监测的方法,在地面布置采集仪器的同时,选择邻近的单口监测井放置井中仪器,对微地震事件进行联合监测定位.采用联合监测的方法,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都能够获得较好的监测视角,对比单一监测方法提高了微地震事件的定位精度.在此方法的基础上研制的井地联合微地震监测仪器系统,解决了现有仪器系统在进行联合监测时通讯链路不通的问题,实现了在压裂施工现场对微地震联合监测数据的实时回收、处理及结果呈现.应用本系统在大庆油田进行现场监测,获取的微地震事件对压裂裂缝进行了有效评价;通过对已知射孔点进行反演定位,采用井地联合监测将定位误差由地面监测的32 m降低至14 m,验证了本文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7.
<正>为加快推进时空大数据平台从面向全社会的普适性服务,向围绕自然资源"两统一"这一重心、兼顾社会化公共需求的服务模式转变,自然资源部在对2017版大纲进行修订的基础上形成并印发了《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技术大纲(2019版)》。自然资源部国土测绘司司长武文忠就此进行了解读。积极履行职责,全面提升测绘保障服务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  相似文献   
108.
<正>金风送爽,丹桂飘香。10月9日下午,2019(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开幕。本届大会以"高质量发展,为了全球矿业共同未来"为主题,旨在践行习近平主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凝聚全球矿业携手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共识。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自然资源部部长陆昊、阿根廷生产和劳动部矿业发展副国务秘书马里亚诺·拉蒙特、  相似文献   
109.
<正>推动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自然资源法规体系,对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履行"两统一"部门职责具有重要意义《自然资源部立汰法工作程序规定》(简称《规定》)作为自然资源部组建后制定的首部部门规章,将是今后自然资源部立法的重要遵循和依据就其重要意义和作用,部法规司司长魏莉华作了解读。健全完善自然资源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要保障"建立科学、规范的立法工作程序,是进一步健全完善自然资源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要保障。"魏莉华表示。  相似文献   
110.
<正>天津关键词:协同发展污染防治高效推动京津冀重点领域协同。推动津冀港口合作,大力发展海铁联运。共同推进渤海污染协同治理。主动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打造雄安新区高效便捷的出海通道。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实施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实行最严格的围填海和岸线开发管控,落实"蓝色海湾"整治修复规划。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陆海污染防治,大幅降低陆源污染入海量,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完善公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