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6篇
测绘学   29篇
地球物理   12篇
综合类   4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利用单位四元数构造三维坐标变换最小二乘解析解的过程,具有非迭代、稳定性强等特征。然而,它并不适用于左右手坐标系之间的变换。本文在已有的基于四元数的三维坐标变换解析算法基础上进行改进,使其适合于左右手坐标系之间的变换。同时,利用实际工程案例对其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2.
基于GNSS时空数据的瞬态无震蠕滑信息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分布活动断层带的GNSS位移时空序列,基于卡尔曼滤波和主成分分析,研究了一套集GNSS时空噪声处理与断层瞬态无震蠕滑信息时空分布检测于一体的方法.基于一阶高斯马尔科夫理论表述了瞬时蠕滑信息与时空噪声的运动状态方程,通过卡尔曼滤波提高了时间域信噪比;根据断层形变高空间相关性的特点,通过主成分时空分析,提高了空间域信噪比.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当断层滑移引起的地表位移大小至少与噪声水平相当时,均可检测得到断层瞬态无震蠕滑时空分布及其滑移特征.以Cascadia慢滑移事件为例,清晰地检测到了两次无震蠕滑信息,分析其蠕滑特征与相关研究结果吻合.通过对滇西2011—2013年陆态网GNSS连续站数据的处理,分析发现了期间有微弱的震后余滑信息,主要表现在澜沧江断裂、红河断裂和小江断裂的南段.其时空分布特征与2011年3月24日的缅甸MW7.2级地震相对应.因此,得出了2011—2013年期间云南地区的断层活动可能与缅甸地震带有着密切的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63.
提出了一种描述板块边界断层运动的力学模型,即将板块边界的地壳运动表述为板块的相对刚体运动加边界断层面上的负位错分布。应用该模型描述北美板块与太平洋板块边界处的圣安德烈斯断层带,并用该地区近30年的大地测量数据反演了模型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该模型方法可利用大地测量数据确定沿板块边界断层带的相对闭锁区,从而进行中长期地震预报。  相似文献   
64.
病态总体最小二乘问题的广义正则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葛旭明  伍吉仓 《测绘学报》2012,41(3):372-377
总体最小二乘(TLS)算法可以视为一个降正则化的过程,对比最小二乘算法,病态总体最小二乘方法的解受系数阵数据误差和观测值误差的影响将更为严重。本文探讨用广义正则化的方法降低病态性对总体最小二乘数值求解的影响,以提高求解结果的稳定性。通过多组算例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广义正则化方法在处理病态总体最小二乘问题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5.
为了确定断层的滑移区和闭锁区,我们采用闭锁区存在一个负位错和断层两侧的地块相对运动相叠加的模型来模拟断层运动图象,并使用多期大地测量资料反演确定断层的闭锁区。本文采用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区的两期大地测量资料和部分跨断层形变观测资料,反演确定了该地区四条主要活动断层的运动图象,从而判断大理,祥云一带为断层的闭锁区,并以此作为确定在震源区的标志。  相似文献   
66.
利用GAMIT10.4和BERNESE5.2软件,分别对川滇地区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51个GNSS基准站2010—2014年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两者解算所得单日解基线和坐标时间序列离散度优于10mm,且变化趋势一致,吻合度较高。基线重复率水平向优于1+4×10-9 L;垂向优于4+6×10-9 L(单位mm,其中L表示基线长度,单位m)。利用PL+VW噪声模型进行了速度估计,获取了川滇地区相对欧亚板块地壳运动速度场。结果显示:除滇西南地区呈现出由西向东的增大趋势外,川滇块体其它区域地壳运动特征由北往南、由西往东呈逐渐衰减趋势;运动方向持续围绕喜马拉雅东结点作顺时针旋转,且仍然存在着南北向强烈的挤压特征。以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小江断裂和红河断裂为界,选用了两侧能反映震间断裂构造特征的GPS测站,分析了断裂两侧的速度差异。并利用平行断层的速度剖面,拟合反正切函数变化趋势,获取了断裂带可能的变形宽度。  相似文献   
67.
三角形形状因子对地壳形变计算精度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引入三角形内切圆半径与外接圆半径之比值作为三角形形状因子,讨论利用三角形法计算应变分量的精度与三角形形状因子之间的关系。设计一种涵盖所有三角形形状的方法,计算分析了用三角形法计算应变分量精度的分布。研究表明:当三角形形状因子达到0.36时,计算得到的应变分量均方差,一般不会超过位移数据均方差的3倍;而当三角形形状因子小于0.1时,计算得到的应变分量均方差会陡然增大,这样的三角形一般不适合用于应变分量的计算。在利用GPS观测站组成三角形计算地应变时,建议所组成的三角形形状因子的阈值应取为0.1~0.36。  相似文献   
68.
海潮模型和格林函数对海潮位移改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海洋负荷潮理论,海潮位移改正的计算取决于海潮模型和格林函数的选取,因此,针对不同的海潮模型和不同的格林函数分别计算了海潮位移改正,并且比较和分析了它们对海潮位移改正所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海潮模型和不同格林函数对海潮改正的计算值有一定的影响,而且相对来说,不同海潮模型所引起的差别较大,但是这种差别对GPS数据处理的最终结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9.
徐克科  伍吉仓 《测绘学报》2016,45(8):992-1000
利用GNSS数据,基于球面小波构建了GNSS多尺度应变场的估计模型,给出了球面小波位置和尺度的选取、模型正则化因子和参数的估计方法。为检验所构建模型的正确性,根据负位错理论正演了震间闭锁断层区域地表速度场作为模拟数据源,估计并分析了闭锁状态下走滑断层区域应变场分布特征,结果与实际吻合。模拟不同空间影响范围的闭锁逆冲断层形变,开展了多尺度应变场检测不同空间尺度形变信息的试验。结果表明,对于50km影响范围的小断层形变信号,在大尺度(第4—7尺度)应变场中并没有体现。而在小尺度(第8尺度)应变场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对于150km影响范围的大断层形变,在小尺度(第8尺度)应变场中仅出现了一小部分信息,而在大尺度(第4—7尺度)应变场中表现得更加完整和明显。由此得出,不同空间影响范围的地壳形变信息会在相应尺度的应变场中得以体现;小尺度应变场具有检测局部地壳形变信息的优势。  相似文献   
70.
һ��GPS����ģ���Ƚ�ɿ��ԵĹ��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S?????????λ????????????????÷??????п???????λ???趨λ??????????????С????????????????????з??????????????????????????????????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