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70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196篇
海洋学   55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规划管理的复杂程度、管理难度的逐渐增加,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城市空间形态控制上的缺陷日益显现,由于缺少有效的控制手段,对3维空间考虑相对较少,很难对建筑形体和城市形态方面进行引导和控制。3维GIS形象真实地描述了城市3维地理空间的内容,它不仅具有虚拟现实表现的真实感,而且具有真实的地理坐标,具有空间分析和空间运算能力,能为控详规划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手段。如何将3维GIS融入到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利用3维GIS技术手段,解决控详规划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是本文研究和阐述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12.
两种白刺叶片及沙堆土壤化学计量学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雪  李奇  王绍美  侯宝林  张杰琦  王刚 《中国沙漠》2011,31(5):1156-1161
在植物叶片氮、磷化学计量学研究中,氮磷比常作为判断土壤养分限制性的指标,其适用范围从海洋、湖泊等水生生态系统扩展到陆地生态系统。以生长在民勤绿洲的毛瓣白刺(Nitraria praevisa)和唐古特白刺(N. tangutorun)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叶片N、P含量以及沙堆各层土壤有机质、N、P含量,以探讨两种白刺叶片及其沙堆土壤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白刺叶片的N、P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②两种白刺沙堆各项土壤养分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③毛瓣白刺沙堆土壤的N含量在0~20 cm土层存在富集现象,唐古特白刺沙堆土壤的有机质、N、P含量在20~40 cm土层存在富集现象;④在水分为最主要的限制性因子的荒漠生态系统中,能否以叶片N∶P作为判定营养元素限制性的标准,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13.
杨小彬  程虹铭  吕嘉琦  侯鑫  聂朝刚 《岩土力学》2019,40(10):3751-3757
为了研究循环载荷下岩石能量演化特征,引入耗能比?,开展砂岩不同围压下轴向循环加卸载试验,探究全应力-应变过程中?值演化特征,进而探讨岩石试样循环加卸载作用下损伤变形演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对应全应力-应变曲线的5个阶段,?值演化过程可划分为线性下降、稳定发展、缓慢增加、突然增加和平缓变化5个阶段,在?值整个演化过程呈现“勺”演化特征,该特征充分反映了试样变形演化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关系及损伤演化程度;随着围压的增大,?值整体呈现减小趋势;同一应变水平下,不同围压下?值在线性下降阶段、稳定发展阶段差值逐渐减小,在缓慢增加阶段、突然增加阶段差值逐渐增大,在平缓变化阶段差值减小并趋于一个稳定值;分析循环加载下岩石材料参数演化特征,考虑围压作用及耗能比演化规律,建立岩石试样循环加卸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演化理论公式,并进行了试验曲线拟合,验证了该理论公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14.
塔里木盆地新垦地区奥陶系层间岩溶地区缝洞发育,是塔北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通过储层发育特征分析,发现该区储层主要以裂缝-孔洞及溶洞型储层发育为主,纵向上主要发育在一间房组顶面以下100 m范围内;根据沉积环境、古地貌恢复、岩溶作用条件分析,认为台地相沉积的较纯灰岩是岩溶的基础,多期岩溶作用是优质缝洞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其中一间房暴露期岩溶形成了早期的孔隙,而在这基础上,良里塔格暴露期地下水顺层区域径流岩溶,形成了一间房组、鹰山组大型缝洞空间,该期岩溶是层间岩溶区优质储层形成的最主要时期。在岩溶过程中,断裂或深切河谷控制了地下水径流、排泄方向,即控制了岩溶缝洞储层的分布。根据以上结果,建立了新垦地区层间顺层岩溶模式,以此指导该区奥陶系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415.
近年来,我国大兴安岭珍贵的山地偃松林连续发生了严重的森林火灾。偃松林逐年积累丰富的可燃物是火灾发生的物质条件。气象条件促进了偃松林火灾的发生,特别是在遇到降水少、长期干旱、地面温度增加、相对湿度降低和可燃物干燥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偃松林大面积燃烧。大兴安岭山地偃松林发生森林火灾有其长期孕育的以气象因子为主导的火环境,长期干旱少雨使林内杂草枯黄,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层含水量大大降低,可燃物大量增加且干燥,构成偃松林燃烧火环境。人们对偃松林火灾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偃松林火灾不能做到及时发现,及早扑救。  相似文献   
416.
环境质量是环境的一个重要属性。环境质量系统分析的目的,是揭示影响环境质量的各种因素(自然、人文)间的内在联系及其与环境质量的关系,可为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区域发展规划、环境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应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环境质量的特点:(1)把环境中有联系的事物与现象看作为一个整体,通过理论模型与数学模拟来表征或反映事物现象间的相互关系;(2)通过对信息输入与输出关系的动态分  相似文献   
417.
418.
为研究金川铜镍矿山酸性废水溶解尾矿砂实现综合治理废液与废固的可能性,进行了尾矿砂在硫酸中的溶解实验。结果表明,尾矿砂在硫酸浓度大于3mol/L、温度保持90℃以上并在液固比6.0下强力搅拌,能够较好地溶解于硫酸中,生成无定形二氧化硅;300℃的马弗炉焙烧4h有助于尾矿砂中绿泥石的溶解,对透闪石的溶解影响不大。尾矿砂中橄榄石、蛇纹石和透辉石较容易被硫酸溶解,透闪石、斜长石则比较难溶解,这与尾矿砂中矿物性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19.
由于历史上开采铁矿的弃渣及城市垃圾的无序堆放,在燕翅山周边形成人工堆积斜坡,直接威胁着其附近居民和单位安全,同时影响着周边的进一步开发建设。通过地质灾害勘查,分析影响人工堆积斜坡稳定性的因素,建立人工堆积斜坡的概化模型,采用传递系数法进行了稳定性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燕翅山多个渣石堆斜坡整体稳定。但是,由于渣石堆物质成分混杂,存在不均匀沉陷、斜坡前缘地面裂缝和坍塌。为此,提出了针对人工堆积斜坡的不同部位采取削坡、护坡、修建挡土墙及建立排水设施等措施,不仅为燕翅山渣石堆斜坡综合治理指明了方向,也对今后其周边的开发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20.
本文通过对燕翅山危岩体地质特征的分析,建立稳定性评价模型,进行了危岩体稳定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燕翅山危岩体不存在整体倾覆和滑动破坏的可能。由于地下存在铁矿采空区,还存在继续沉陷变形的危险。因此,危岩体防治应以清除陡崖顶部浮石、松动块石为主,从保护山体完整地貌的角度需进一步查清采空区的空间特征,进行充填和支护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