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2005年12月中、下旬对松花江哈达湾至佳木斯江段冰封期江水和沉积物进行了采样与分析。结果表明,江水总汞质量浓度为29.74~136.88 ng/L,均值为50.21 ng/L,以悬浮颗粒态为主(53.38%~85.99%)。沉积物总汞的质量分数介于0.013~1.543 mg/kg之间,与铁、锰和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运用连续化学浸提法,对哨口至松原江段沉积物汞的形态进行了分析,沉积物汞主要以碱溶态、强有机质结合态和残渣态存在,可交换态和盐酸溶态汞的比例较小,仅占总汞的0.91%~33.7%。研究发现,沉积物再悬浮作用是影响松花江冰封期江水悬浮颗粒态汞及总汞空间分布的主要因子,沉积物汞释放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生态水文过程对水环境影响研究述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生态水文过程对水环境影响的国内外研究主要包括生态水文过程的形成、基于生态水文格局分析的生态需水研究、流域尺度上生态水文过程对水文、水质和水生态的影响以及理论、方法与模型研究;但这些研究尚未过渡到生态水文过程的揭示上来,我国的生态水文学研究尤为薄弱。未来生态水文过程与水环境安全调控研究中的主要议题包括:①生态水文过程形成、演化及驱动机制分析;②基于生态水文过程的生态需水时空分异;③流域生态水文过程对地表水水质分异的影响;④流域生态水文过程与水的生态空间变化;⑤近海陆域生态水文过程与近海水质调控;⑥基于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生态水文模型研究;⑦基于水环境安全的生态水文决策与管理研究。  相似文献   
13.
生态需水研究:以东辽河流域坡面系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ecological water demand (EWD) is the least water amount required to maintain the structure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special eco-system and the temporal scale of a study on the EWD must be a season‘s time. Based on GIS and RS with the source information of hydrological data of 46 hydrological gauges covering 52 years and the digital images of Landsat TM in 1986, 1996 and 2000, the landscape patterns, precipitation and runoff in the East Liaohe River Basin were analyzed. With the result of the above analysi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of the ecological water demand in the slope systems (EWDSS) of the East Liaohe River Basin (ELRB) were derived. Landscapes in the ELRB are dispersed and strongly disturbed by human actions. The hydrological regime in ELRB has distinct spatial variations. The average annual EWDSS in the ELRB is 504.72 mm (324.08-618.89 mm), and the average EWDSS in the growth season (from May to September) is 88.29% of the year‘s total EWDSS .The ultimate guaranteeing ratio of the EWDSS in ELRB is 90%. The scarce EWDSS area in the whole year and in the growth season are 60.47% and 74.01% of the entire basin respectively. The trend of scarce EWDSS area is most serious according to the quantity and area of scarce EWDSS regions.  相似文献   
14.
水文响应单元法在盐渍化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水文响应单元(HRUs)法评价洮儿河流域地下水环境空间变化对盐渍化风险等级的影响过程,利用反映地下水环境空间变化的3个重要参数:水文区权重(HZ)、水位埋深(DTW)和水位上升速率(RR),由其3个等级网格值算术相乘HRU = DTW*RR*HZ在GIS 平台上生成2001年水文响应单元图。结果表明:(1)洮儿河流域整体上盐渍化风险非常小,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水文区A、水文区B和水文区D中的安广镇、烧锅镇一带,主要原因是由于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水文区A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较好;(2)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莫莫格湿地、镇赉县境内和来福-叉干镇一带,主要是由于嫩江排泄通道受阻、地表水体的补给以及水田不合理的灌溉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21世纪全球更加关注的重大资源问题之一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1  
邓伟  何岩 《地理科学》1999,19(2):97-101
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必要物质基础。近百年来人口爆炸性的增长,结全球资源,环境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人类自身生存不仅消耗巨量水资源,而且不向环境中排放大量的污染物,造成水环境的明显恶化,使全球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日益减少,供需矛盾加剧,而全球气候变化又使水资源利用产生一系列新问题。  相似文献   
16.
辽宁近岸海域水质演化及对近海陆域生态水文格局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1991-2000年对辽宁省近岸海域水质的连续监测资料,采用秩相关系数法对辽宁近岸海域水质做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辽宁省近岸海域海水水质较差,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和Pb,2000年全省近海海域各类功能区水质总达标率仅为48.1%。秩相关系数趋势预测表明:除COD有下降趋势外,其他主要污染物均有逐年上升趋势,且无机氮的上升趋势最为显著。辽宁省在沿海改革开放的初期,沿海海域的水环境做出了相当大的牺牲:20世纪90年代的中后期水质有了明显的改善,陆域非点源污染对近岸海域水质污染的贡献较大;各主要污染物在各海域的变化不同。生物学指标整体上显示,大连海域和营口海域水质在枯水期要好于丰水期,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无机氮与石油类和COD呈现出正相关关系,COD与石汕类、活悱磷酸盐和Pb呈现出弱正相关关系,水质PCA结果进一步表明辽宁近海海域水质污染除工业污染外,近海陆域非点源污染对水质污染的贡献最大。生态水文参数的主成分分析(PCA)及与主要污染物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近海海域水质演化受到近海陆域生态水文过程的影响较大,无机氮受到近海陆地水开发影响最大;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受到水文过程因子的影响最大;COD和Pb受到农业开发活动的影响最大。建议在辽宁省海水质综合整治的过程中,要加强对近海陆域生态水文过程的调节,实施海陆一体化的综合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潮汐作用下的滩面干湿交替是影响风沙运动的重要过程之一。从潮汐作用干湿交替影响下的海滩表层湿度时空变化及其对滩面风沙运动的影响、潮汐作用干湿交替影响下的海滩风区长度变化及其对滩面风沙运动的影响等方面,较为系统地概括和总结了关于潮汐作用下海滩风沙运动过程的研究进展和主要成果。主要结论为:(1)表层湿度与潮汐水位变化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存在地下水和毛细作用双重的滞后效应;(2)海滩临界起沙风速随表层湿度的变化关系在低于临界表层湿度时正相关,超过临界表层湿度则滩面风沙活动近乎停滞;(3)海滩风沙输送量随风区长度的变化关系按达到平衡状态前、中、后,可分为正相关、不相关和负相关3个不同的阶段。最后,针对当前国内外潮汐-海滩风沙作用模式的研究现状,提出中国未来急需加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水土化学场理论在松嫩平原盐渍土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根据水土环境中盐渍成分时空分异的区域化特征,提出盐渍水土化学场理论,建立变异函数模型定量化模拟其空间分异,求得变异函数后,通过克立格插值定量化预测某种盐渍水土环境特征的空间分布。利用在松嫩平原盐渍化试验小区的实测数据进行验证,可为盐渍水土环境的定量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东辽河流域坡面系统生态需水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严登华  何岩  邓伟  张树文 《地理学报》2002,57(6):685-692
以东辽河流域累积46个测站52年的水文资料和1986年、1996年、2000年Landsat TM数字图像为源信息,在分析景观格局、流域降水和径流时空分布的基础上,探讨东辽河流域坡面系统生态需水的时空变化和平衡分区。东辽河流域坡面系统景观的优势度较强,斑块的形状较为规整,但分布较散,同时受到人灰活动的干预非常强。水文情势的空间分异明显。东辽河流域坡面系统全年平均生态需水量为504.72mm(324.08mm~618.89mm),5~9月份生态需水量占全年生态需水总量的88.29%,下游形成生态需水的高值区。坡面系统生态需水量的极端满足程度仅为90%,全年和生长季(5~9月)生态缺水区分别占了全流域总面积的60.47%和74.01%,从生态需水的缺水数量和缺水区域来看,缺水区域大的趋势尤为严峻,必需采取全流域用水的综合调配。  相似文献   
20.
人工岛建设在缓解滨海人地矛盾的同时带来新的环境问题。本研究聚焦人工岛建设引起的岸滩侵蚀与泥沙分配失衡问题,以海口西海岸为例,建立GENESIS岸线演变模型,探讨人工岛影响下的海滩地貌演化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循环养护”的海滩修复对策。主要研究结论为:①海口湾南海明珠人工岛对邻近海滩的影响以“岛后方淤积、两侧侵蚀”为显著特征,且两侧侵蚀热点区的响应幅度存在明显差异。五源河口至新国宾馆岸段侵蚀更为强烈的主导因素为物源匮乏与岸线形态外凸。②通过人工补沙与循环养护相结合的生态修复措施,可实现岸滩泥沙的合理分配与地貌的动态平衡,有效缓解人工岛引起的海岸侵蚀问题。本研究成果可为国内相似类型海岸的岸滩修复提供良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