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8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139篇
测绘学   143篇
大气科学   81篇
地球物理   82篇
地质学   417篇
海洋学   136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79篇
自然地理   5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北部地球物理调查(Ⅱ)—非地震方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北苏鲁超高压变质带(UHPM)上开展了深反射地震的同时,进行了大地电磁、地磁、放射性测量和重磁编图。本文介绍用这些方法取得的结果。两条区域性的地球物理剖面总长126km,经过二维反演取得了电阻率和磁性体剖面。结果表明:(1)大地电磁等综合地球物理资料与深反射地震剖面的推断结果基本一致,同样反映了UHPM岩块的俯冲折返与后期的隆升。(2)非地震地球物理资料不仅为地震解释提供约束,还可以提供地热流上  相似文献   
992.
本子专题在以往几次攻关研究的基础上,以1年时间尺庶目标,对于地震学、地形变、地下流体和地电、地磁等地球物理学科,应用四川地区20多年或尽可能长时间的观测资料,在监测区作全时空扫描,地有震、无震背景开展系统研究,对前兆指标和判定方法的预报效能进行科学评价,研究各种指标的相互关系,力求形成有区域特色的有效的中短期地震前兆指标体系和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993.
研究了初生态硒,碲单体生成和溶剂浮选分离的条件,采用ICP-ES测定,同时测仪器测量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方法快速,简便,干扰小,用于阳极泥中硒,碲分析,与极谱法对照,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94.
大西沟-银硐子银多金属矿床由同生断裂-热水流体-地球化学动力学的多重主和形成。矿床在区域上处于柞山镇Pb、As、Cu地球化学省,NWW向富Cu、Mn、Ba、Pb、Ag和NW向低Pb高Cu、As及NE向富Pb、Zn、Cu的地球化学带3者交汇部位。矿床原生异常组合由西向东为Fe、Cu、MnBa→Cu、Ag、Pb、Zn、Ba、Mn、→Pb、Zn、Ba。成矿成晕具有热水同生沉积-交代→热水混合同生沉积→热  相似文献   
995.
秦岭造山带热水沉积矿石建造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矿石建造分析原理和秦岭造山带泥盆纪热水沉积盆地特征,将秦岭造山带多金属热水沉积矿石建造划分为秦岭微板块陆缘复合盆地金或金多金属矿石建造和秦岭微板块内裂陷-坳陷盆地铅锌金多金属矿石建造,并据各二级矿石建造内产划分出次级矿石建造。从秦岭造山带大地构造演化角度论述了矿石建造形成的地  相似文献   
996.
本文基于蚌埠及邻区100个高质量测点组成的宽频带大地电磁密集阵列数据,首先利用相位张量和阻抗张量统计成像技术定性分析了研究区构造维性和电性结构特征,然后采用多重网格法结合多次迭代重构的三维反演技术获得了其精细可靠的三维电阻率结构.结果显示蚌埠隆起南、北部电性结构存在显著差异,支持其南部和北部存在不同的构造演化和变形机制的观点.蚌埠隆起内部存在多个切割高阻异常体、与断裂带对应的低阻条带,其中下地壳存在高导异常.综合分析推断,该中下地壳高导异常为流体渗入到先存多条交切断层的破碎带所致,深部物质对蚌埠隆起区构造变形的作用不显著.本文研究认为蚌埠及其邻近地区具备强震孕育的深部结构环境,但该区域构造变形驱动机制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997.
落儿岭-土地岭断裂是东大别地区重要的发震构造,然而限于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前人对其的研究并不充分。本文以发生多次中强地震的落儿岭-土地岭断裂为研究对象,在高精度卫星影像解译的基础上,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尤其是对典型断层剖面进行分析,研究落儿岭-土地岭断裂的断错地质地貌特征、几何结构及活动特征。通过野外调查并结合其他资料分析认为落儿岭-土地岭断裂为发育于大别造山带内部的一条走向NE、向NW陡倾的断裂带。依据地质地貌特征及地震活动性,断裂可以划分为杨树沟-黑石渡段和黑石渡-横塘岗乡段两个几何段落。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早期,断裂最新活动继承了中生代以来的运动方式,以兼具右旋走滑的拉张正断为主。  相似文献   
998.
明龙山-上窑断裂是一条逆走滑性质的第四纪活动断裂,长约68km,走向300°-315°。本文在卫星影像解译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确定了该断裂的几何展布和分段特征,初步将断裂分为明龙山、上窑、凤阳山3条次级断裂段。通过对断裂经过处的采石场进行详细追索,我们对典型断层剖面进行了描述并采集了断层泥ESR样品,得到的测年结果为(243±24)ka和(126±15)ka,由于淮南地区是典型的中等强度地震活动区,断层晚第四纪以来活动强度较弱,这些测年结果虽不能代表断层最后一次微弱活动的时代,但可以确定断层最后一次强烈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结合前人对1831年凤台MS 6?级地震极震区位置、等震线形态研究及本文对极震区附近断裂展布和活动性的对比分析,我们认为明龙山-上窑断裂为本次地震发震构造的可能性最大。  相似文献   
999.
最小二乘逆时偏移(LSRTM)相对于常规逆时偏移(RTM)具有分辨率更高、振幅更准确、噪音更少等优势,可以对复杂的地质构造进行有效的成像.这种迭代更新反演成像方法十分依赖目标函数的梯度质量和计算效率.当地质模型中存在强反射界面或者记录中存在折射波时,基于常规互相关成像条件(CCC)的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梯度会包含很强的低频噪音,从而使反演的收敛速度和成像质量降低.为此,本文在最小二乘逆时偏移的梯度中引进了逆散射成像条件来压制这种低频噪音,并以此提出基于逆散射成像条件(ISC)的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方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两者计算耗时基本一致,但逆散射成像条件能高效压制梯度中的低频噪音,从而使反演过程中收敛加速,成像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00.
根据对港口混凝土建筑物破坏实例调查结果的分析,指出造成结构物破坏的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要重视海港宏观和微观条件,精心设计细部结构,重视混凝土新技术的应用。在北方地区,还要考虑钢筋混凝土的抗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