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98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53篇
地质学   242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95篇
自然地理   10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71.
国家测绘局于7月14日至22日在吉林省吉林市召开了全国测绘教材委员会扩大会议,会议由刘丕副局长主持,完成了以下三项任务: 第一项是评选优秀测绘教材。为了检阅近十年来测绘教材建设的成就,总结经验,表扬先进,会议按照国家测绘局制定的《高等学校优秀测绘教材评奖试行条例》及其实施办法,评选出了八种高等学校教材和两种中等专业学校教材为全国优秀测绘教材。其中《摄影测量原理》(王之卓编著),《概率统计原理和在测量中的应用》(李庆海、陶本藻编著),《解  相似文献   
572.
日本地质调查所以及“矿研”钻探工业公司等单位于1975年研制成功能在水深300米的海底钻进1米的小型海底钻机MD300PT之后,又于1977年9月—78年3月研制成了MD500H大型海底钻机。日本地质调查所根据工业技术院的特别研究项目于1978年6~7月在山阴近海的隐歧诸岛周围进行海底地质调查。在水深81米~490米的海底使用MD500H成功地从4个取样点获得了岩芯,这是从原达数米的表层沉积物下面采取的数米长的岩心,充分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由于电源是使用蓄电池组装于钻机体内,所以能从船上用声波发出钻进指令或  相似文献   
573.
中煤级煤吸附甲烷的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雪海  秦勇  权彪  范炳恒  王可新 《地质学报》2008,82(10):1368-1371
基于184个中煤级(镜质组最大反射率Ro,max介于0.65%~2.50%)煤在平衡水条件下的等温吸附实验成果,模拟了中煤级煤的朗格缪尔体积和压力与煤级的关系,建立了不同埋深(温度、压力)条件下不同煤级煤饱和吸附气量量板,探讨了压力和温度对中煤级煤吸附甲烷能力的综合效应,对比分析了中煤级煤吸附特征与低、高煤级煤的差异,提出了中煤级煤吸附气量预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574.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成藏的有效压力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财芳  秦勇  韦重韬  傅雪海  杨兆彪 《地质学报》2008,82(10):1372-1375
有效压力系统是宏观动力能共同作用于煤储层而形成的压力体系,是联系煤储层地层能量与煤层气成藏的桥梁和纽带。它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构造应力、地下水水头高度以及地下水矿化度。通过对沁水盆地南部有效压力系统的研究可以发现,影响煤层气藏形成和破坏的关键时期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末,本阶段有效压力系统处于开放体系和封闭体系不断转换的状态,并因此造成煤储层孔裂隙大量形成,不仅为有效运移系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为沁水盆地南部区域高煤级煤层气藏的可采性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575.
水—粮食—能源纽带关系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志慧  刘宪锋  陈瑛  傅伯杰 《地理学报》2021,76(7):1591-1604
水—粮食—能源纽带关系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与关键途径。本文系统梳理了纽带关系的概念内涵,回顾了纽带关系的近今进展,发现当前学界对纽带关系的概念内涵和研究框架尚未达成较为一致的认识。在评估方法上,可归纳为基于关键过程视角的评估、基于系统整体视角的评估以及耦合纽带系统内外部要素的综合评估,呈现出由传统部门研究范式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人地系统耦合研究范式的转变。文献计量分析表明,2000—2019年纽带关系研究发文量呈指数增长,且2015年之后增加尤为显著。在学科分布上,环境科学、食品科学和营养学是研究纽带关系的主要学科,未来应加强地理学的综合性和系统性思维在纽带关系研究中的应用。通过文献回顾发现,当前研究对纽带系统的互馈关系及其演化特征缺乏定量化理解,建议未来应重点关注以下五个前沿议题,即建立纽带关系多源信息数据库、揭示纽带关系耦合系统互馈机理、发展纽带关系耦合系统过程模型、搭建纽带关系耦合系统决策平台以及促进纽带关系多部门协同合作,旨在通过系统治理和科学管控,实现纽带关系系统协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76.
沙丘层序的建立一直是风沙地貌与沙漠第四纪地质研究中的一个难点问题,而揭示沙丘沉积构造是解决该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探地雷达(GPR)是近年兴起的探测沙丘沉积构造的较新和较有效的手段,因风成沙沉积具有均一性好、低电导性、低含水性及低密度性等特点,使GPR在沙丘探测中得到良好的探测效果。借助GPR可研究:(1)一般沙丘的构造和层序、高大沙丘的浅层构造与层序、横向沙山的较完整层序等;(2)沙丘历史时期的移动方向和速率、沙丘的发育过程;(3)沙丘与沙漠的环境变化过程;(4)沙丘和沙漠的水文信息等。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沙丘含水量、电磁波频率选择、杂波干扰、波速理论值与实际偏差、数据处理和图像解译等方面的问题。目前,GPR在沙漠研究中尚未普及,本文旨在通过综述其在沙漠研究中的进展和存在问题,以期促进GPR在沙丘发育过程和沙漠演化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77.
九(?)沟地质公园位于广西鹿寨县西北部,总面积139.5km~2,公路直达景区,交通十分方便。该公园处于华南板块南华活动带桂东北—桂中坳陷内的石灰岩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3.3℃,年降雨量1502mm。特殊过渡型的构造位置、差异性的岩石性质,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为园区岩溶作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宏观上成为广西岩溶总貌的  相似文献   
578.
宜州市水上石林地质公园景观类型多样、数量多、区位优势好、资源档次高、文化底蕴深厚、其它景观衬托效果好,其景观资源具有非凡的科学价值、极高的观赏价值和多重历史价值,科学有效的开发,可赢得较高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579.
台州沿海地区台风风暴潮淹没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州市是我国遭受台风风暴潮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对台州地区进行风暴潮淹没风险分析对于该区域的海洋防灾减灾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找出对整个评估区域各控制点均能产生较大增水的台风路径作为淹没风险分析的基础路径,同时为保守起见,保证每次台风过程的最大增水均叠加在当地天文高潮上,根据台风强度不同分为6个等级对应风暴潮的不同强度,评估分析六个不同等级的台风风暴潮叠加到台州当地天文高潮所产生的风暴潮灾害。评估中还充分考虑了实际一维海堤等对评估结果的影响,评估结果更加合理。从分析的结果来看,由于台州市区高程普遍偏低,一旦出现海水漫堤的情况,将会在评估区域内造成大面积的淹没,受灾程度视淹没深度和范围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580.
傅志峰  罗晓辉  李杰  熊朝辉  吴晓云 《岩土力学》2011,32(12):3693-3700
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基坑围护结构设计的稳定安全系数是不可测的,因此,《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和《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要求不同安全等级基坑的施工过程中有不同类型的监测项目,并给予相应的安全预警值。由于施工监测项目数据的不同步性,为避免对施工过程安全状态的“突发性”以及应对不同安全状态措施的需要,提出了安全预警分级方法。根据监测项目的实测数据,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定义了广义稳定系数评估施工过程的安全状态,并给出了广义稳定系数的安全下限。基于实际工程的监测数据,分析了不同监测项目广义稳定系数的变化过程,指出了安全控制的重点监测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