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0篇
综合类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1.
王玉净等1998年撰写的“广西饮州小董-板城上古生代硅质岩相地层”, 新建了上泥盆统“石梯组”,该岩石叶层单位与谢家荣、玉植1937年在广西西湾创建的石梯系(后更名石梯组)重名。根据地层命名优先权,西湾侏罗系石梯组应予沿用,饮州板城上泥盆统“石梯组”应予废弃。钦州板城含有上泥分别统 放射虫、牙形类的硅质岩与上覆含有下石炭统放射虫、牙形类的硅质岩不同,后者含有锰矿和赤铁矿,颜色较深,根据岩石地层学组的含义,将前者重新命名为桂南组。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 1∶2 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三叠系专项研究 ,在义敦岛弧带的四川省新龙县雄龙西、白玉县热加获得一批植物化石 ,计 15属 2 0种 ,其中包括两个新种 ,一个属种为国内首次发现。这些化石不仅丰富了本区植物化石组合内容 ,而且对地层时代的确定及与邻区的对比和沉积环境的恢复提供了重要的古生物依据。  相似文献   
14.
秭归周坪乡怀抱石剖面中泥盆统云台观组产吉维特期的植物化石,化石层离顶界仅3.5m;上泥盆统黄家磴组产弗拉斯期的标准分子,含化石的地层离其底界1.3m;另外,长阳榔坪乡三串岭剖面黄家磴组底部有一层鲕状赤铁矿,其上的泥岩中产腕足类Lingula sp.及上泥盆统的叶肢介化石。根据植物化石垂直分布特征,长江三峡中、上泥盆统的界线应划在Protolepidodendron scharyanum-Barra  相似文献   
15.
东吴运动的新认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冯少南 《现代地质》1991,5(4):378-384
本文根据地层缺失、接触关系及火山活动等特征,将华南地区的东吴运动划分为4幕:(1)第一幕,波及江南古陆与秦淮古陆之间,发生于早二叠世隆林期末,以缺失隆林期的沉积为特征,属升降运动;(2)第二幕,波及四川、贵州和云南,发生于早二叠世茅口期Yabeina阶段,表现为峨眉山玄武岩的喷发,属火山喷发及裂谷性质;(3)第三幕,见于福建龙岩、广东花县及恩(平)开(平)台(山)地区,上、下二叠统之间具砾岩或火山凝灰岩,发生于早二叠世茅口期末,属升降运动性质,(4)第四幕,以广西钦州地区最明显,长兴期地层不整合在不同时代老地层之上,发生于吴家坪期末,以褶皱运动为主。  相似文献   
16.
鄂西地区大埔组与黄龙组相伴出现,主要由白云岩,钙质白云岩组成,其下伏地层的层位从总体看,南新北老。南部松滋刘家场锈水沟和长阳榔坪三串岭与下伏的和州连续沉积;往北大埔组分别超覆于下石炭统高骊山组,上泥盆统写经寺组,黄家磴组之上,至秭旭新滩则与中泥盆统云台观组呈行不整合接触,根据大埔组含Kueichowporasetamaiensis及其与和州组连续沉积,与上覆黄龙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推测,大埔组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
<正> 炭山湾煤系是谢家荣、刘季辰1924年建立。命名地点在湖北阳新县炭山湾。中南区区域地层表将此煤系置于吴家坪组底部含煤段,时代为晚二叠世早期。李星学等根据Ullmannia sp., Plagiozamites oblongifolius等,认为应属龙潭期(P_2~1);冯少南认为炭山湾煤系的时代属早二叠世晚期。陈公信研究了鄂东南蒲圻城关火车站附近炭山湾煤系中硅质团块的类之后,认为炭山湾煤系归于晚二叠世早期。笔者曾在蒲圻城关火车  相似文献   
18.
海南岛保亭地区南好组的地质时代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张仁杰  胡宁  姚华舟  冯少南 《地层学杂志》2002,26(2):101-105,130
海南岛保亭地区南好组选层型剖面新发现腹足类 H ormotoma、 Raphistomina ,腕足类 Ferganella?、Xinanospirif er ?、 strophomenids,竹节石 Tentaculites?和珊瑚 Favosites?等化石 ,表明其时代属志留纪而非早石炭世。以往报道该地区南好组的 Tenticospirif er、 Ptychomaletoechia等腕足类化石应为晚泥盆世 ,而非早石炭世。岛北部含有典型的早石炭世早期化石的岩关阶以碳酸盐岩及细碎屑岩交互成层为特征 ,与保亭地区南好组层型剖面岩性迥异 ,不宜用南好组表示 ,应另建新的组名。  相似文献   
19.
湘鄂边境地区泥盆系与石炭系的分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湘鄂边境地区泥盆系与石炭系的分界有两种意见:1.以含腕足Yunnanella-Yunnanellina组合的写经寺组之顶为界;2.以含植物Hamatophyton verticillatum-Lepidodendropsis hirmeri组合的梯子口组之顶为泥盆系的顶界,将含腕足Schuchertella geloehoense Yang的金陵组下段之底为石炭系的底界。争论的焦点在于对写经寺组之上、金陵组下段以下的  相似文献   
20.
Cystophrentis带与Pseudouralinia带在海南岛的发现和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