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79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63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147篇
海洋学   12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21.
长江经济带乡村功能区域差异及类型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度挖掘乡村功能价值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论文通过构建乡村功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IS和泰尔指数,揭示了2016年长江经济带130个市(区)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地区差异特征和差异来源,并进行功能分区。研究结果显示:① 长江经济带乡村功能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农业生产功能强的区域集中在中游和下游平原地区;人居生活功能强的区域集中在下游省会及核心发展城市周边;生态保育功能强的区域在上游和中游山地丘陵地区。② 乡村功能总体区域差异来源于上、中、下游地区内部差异,农业生产功能在上游内部区域差异显著,人居生活功能和生态保育功能在下游内部区域差异显著,中游地区乡村功能整体区域差异较小。③ 基于研究结果将研究区划分农业生产区、人居生活区、生态保育区、人居生活-农业生产复合区、人居生活-生态保育复合区、生态保育-农业生产复合区、农业生产-人居生活-生态保育综合发展区和农业生产-人居生活-生态保育综合协调区8种功能类型区,可为完善长江经济带乡村功能的空间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22.
螺旋度在对流天气预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螺旋度表征流体旋转与沿旋转方向运动的强度,在等熵流体中具有守恒性。螺旋性是维持大气运动的基本物理图案:边界层流体、湍流、强风暴、热带气旋等都有较强的螺旋结构;对流风暴常发生在螺旋度值大的地方,流体稳定性与螺旋度密切相关,高螺旋度阻碍了扰动能量串级,对超级单体风暴的维持有重要作用;z螺旋度对大范围暴雨有较好的指示意义。风暴相对螺旋度对决定对流风暴类型有重要作用,其大小决定超级单体是否能形成中气旋,同时,其对冰雹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风暴相对螺旋度用于预报时计算的难点在于确定预报风暴移动速度。热力场与螺旋度有内在联系,地面相对螺旋度可视为地转风或实际风引起温度平流的一个量度。  相似文献   
423.
鄱阳湖区域极端降水异常的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闵屾  刘健 《湖泊科学》2011,23(3):435-444
鄱阳湖区域4-7月极端降水总量存在显著的2-4年周期变化,且鄱阳湖4-7月极端降水总量的变率存在比较显著的增加趋势.1998年6月鄱阳湖地区极端降水总量异常偏多,而2001年6月异常偏少,仅为1998年的13.5%左右.通过分析大气环流场、水汽输送等方面的差异,发现1998年6月500hPa高度场上乌拉尔山高脊和鄂霍次...  相似文献   
424.
我国小冰期盛期的气候环境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王苏民  刘健  周静 《湖泊科学》2003,15(4):369-376
小冰期是距今最近的全球性冷气候事件,是至今研究历史时期气候与人类活动关系的重点时期,它曾对世界和我国的社会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根据我国近年来历史文献、冰芯、树轮、湖芯和石笋的高分辨率研究成果,结合部分国外的结果,对小冰期从高纬、高山地区向中纬、低海拔地区的发展过程,17世纪小冰期盛期大范围普遍的降温、降水变化和空间分布与季风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该成果和气候模拟的结果可进行检验,为全球增温背景上可能出现的冷波动提供历史相似型.  相似文献   
425.
FY-3A/MERSI数据在中国北方干旱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琳  刘健  张晔萍  王萌 《遥感学报》2010,14(5):1010-1022
中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3号A星(简称FY-3A)上搭载的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MERSI)具有5个250m分辨率通道,进一步加强了对地表精细地物的观测能力,为大面积干旱监测提供了新的遥感数据源。利用FY-3A/MERSI传感器250m分辨率数据和垂直干旱指数(perpendicular drought index,PDI)对2009年夏季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干旱进行了监测。结合气象部门的降水、温度和气象干旱资料对比分析表明,基于250m分辨率的时序FY-3A/MERSI卫星资料反演的PDI干旱指数能够客观地反映研究区旱情的空间分布和动态发展过程。利用实地观测的土壤水分数据验证了PDI指数和土壤水分之间的关系。从验证结果看:PDI指数和对应实地观测的10cm、20cm土壤持水百分含量之间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其中PDI和20cm深度处的土壤持水百分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更为稳定,R2达到0.69以上。该研究表明利用中国新型、自主的FY-3A卫星资料进行干旱监测业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26.
本研究采用复合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HSBBR)处理高盐废水,考察了进水pH对反应器性能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进水pH值由7.8降至6.0和5.0以及由5.0恢复到7.8,对污染物去除效能和稳定性影响较小,COD、NH+4-N和总无机氮的平均去除率保持在96%、99%和91%以上。进水pH改变对NO-2-N积累产生明显影响,pH为7.8条件下周期内NO-2-N最大积累量为7.07~8.15 mg·L-1,明显高于pH值为6.0和5.0时的值(4.81和2.23 mg·L-1)。进水pH由5.0提升至7.8悬浮污泥和生物膜的微生物多样性均降低。进水pH为5.0时,反应器内相对丰度前三位的菌属为反硝化菌Defluviicoccus(14.7%~27.3%)和Candidatus_Competibacter(22.7%~26.0%)及聚磷菌Candidatus_Accumulibacter(11.8%~17.8%);p...  相似文献   
427.
Newly acquired high-resolution seismic profiles reveal a nearshore and an of fshore mud depocenter of f the southern Shandong Peninsula in the Yellow Sea.The nearshore depocenter is distributed in bands along the south coast of Shandong Peninsula.The of fshore depocenter is part of the distal subaqueous deltaic lobe,which deposited around the southeastern tip of the Shandong Peninsula.Between the two depocenters is a linear depression.The mud deposits directly overlie the postglacial transgressive surface and can be divided into lower and upper units by the Holocene maximum flooding surface.The nearshore and off shore units display different seismic structures.The lower unit of the nearshore deposit exhibits basal onlap,whereas the upper unit is characterized by progradation.The lower and upper units of the off shore deposit display distinct acoustic features.The lower unit has low-angle aggradation with internal reflectors generally dipping seaward and truncated by the Holocene maximum flooding surface,whereas the upper unit is characterized by aggradation and progradation landward rather than seaward.Results of geochemistry analysis of QDZ03 sediments and mineral analysis of WHZK01 sediments suggest that the nearshore deposit and the lower unit of the of fshore deposit are derived from the proximal coastal sediments of the Shandong Peninsula and the Huanghe(Yellow) River sediments.The upper unit of the of fshore deposit is mainly Huanghe River-derived.The lower unit of the mud deposit represents a post-glacial transgressive system tract according to dates of core QDZ03,and the upper unit represents a highstand system tract from middle Holocene to the present.These results will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nsportation of the Huanghe River sediments into the Yellow Sea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subaqueous delta.  相似文献   
428.
正由于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土地质量出现不同程度地退化。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工作。野外土壤采样是土地质量地质调查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效率与质量直接影响到项目成本及成果总结。如何高效而精确地开展野外土壤采样是土地质量地质调查从业者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根据笔者的相关工作经验,介绍了奥维互动地图(Omap)在土壤样点布设、野外采样及质量监控中的应用,希望能对相关从业者有所帮助。奥维互动地图是由北京元生  相似文献   
429.
一、地质公园的地学意义 镜泊湖地质公园位于中国东部新生代岩浆岩带的北段,在亚洲最大的断裂带郯城一庐江断裂(简称郯一庐断裂)的西侧,是中国东部主要火山区之一,火山活动从第三纪持续到第四纪。因此,镜泊湖地质公园的建立对于研究中国东部新生代的构造演化、郯一庐断裂的活动历史、地球不同层圈的相互作用、火山喷发动力学机制以及火山喷发的环境效应均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430.
关于深切谷的形成因素,考虑较多的还是海平面变化的影响,此因素也是大家一直都非常认可的;对于气候和构造运动等因素对深切谷形成和充填的影响,目前研究的比较少。冰后期深切谷开始充填,但对于其充填模式存在较大分歧,目前国外流行的是Zaitlin等建立的波浪型河口湾深切谷充填模式,但此模式不能应用于沙量丰富的大河河口湾,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一种理想的深切谷充填模式。晚更新世以来,海平面经历了半个变化周期,却在深切谷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海侵、海退沉积序列,但对其初始海泛面和最大海泛面的确定,大多数学者的观点不是很统一,对于体系域的划分也存在一些分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