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6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41篇
地质学   6篇
综合类   50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λ???????и??????????????????λ??????????????????????8.0???????????????????????????????????????3??????????????????10 -7??10 -8???????????????????????????????????λ?????????????????  相似文献   
52.
地面倾斜的形变特征及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地倾斜的基本概念、形变特征以及计算方法作了系统的阐述,对地倾斜面的几何物理性质作了深入分析,并指出地面倾斜量是个伪矢量。最后,对地倾斜面的正演与反演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3.
由球坐标系下的应变固体潮理论值所构成应变张量矩阵推导并给出了应变固体潮不变量理论表达式,并采用摩尔圆定理证明了公式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应变不变量与坐标系选择无关的性质,又利用与目前所使用的钻孔应变观测系统的4条测线呈均匀分布的特点,推导并给出了5组计算不变量的观测组合公式,并以应变固体潮理论值取代观测值,按观测组合公式计算出了5组应变固体潮不变量理论值。结果发现,不变量的5组数值几乎相同,仅在小数点后2位有差异,证明了公式的正确性与不变量的唯一性。然后根据由莫尔圆定理给出的5组观测组合公式对漳州钻孔4分量应变观测资料进行了不变量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相关与回归分析。最后,对不变量理论值在钻孔应变观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作了较详细的介绍,考虑到摩尔圆定理不适用于钻孔应变,又给出了采用加衬模型计算不变量的方法与观测组合公式,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4.
临夏台钻孔系统性质的论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中国临夏台2013年至2014年两年的井水位和四分量钻孔应变资料进行了预处理以消除趋势与突跳.根据文献(Means,1982;Young and Budynas,2005),相互正交的两条测线的应变观测值之和等于面应变.文献(刘序俨等,1988)证明近地表的面应变的2/3等于体应变,因此,可由4分量钻孔应变观测值得到钻孔体应变,然后根据体应变与井水位观测资料,从时域和频域对该钻孔系统的性质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在时域,体应变与井水位高度负相关.钻孔系统的灵敏度为—0.1620mm/10-9.把两年中的某两个月份的两者时间坐标轴和纵轴比例尺放大,发现井水位曲线的峰/谷与体应变观测曲线的谷/峰一一对应,两者的相位滞后非常小.在频域内,本文采用Venedikov调和分析方法分别取得了井水位与体应变9个月的半日波与全日波数个波群的逐月潮汐因子与相位滞后,然后作简单计算,得到了钻孔系统对上述波群的灵敏度与相位滞后.结果表明9个月中大多数波群的灵敏度不但十分相近,且非常接近由时域得到的周年频率分量的灵敏度,但相位滞后误差较大,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认为由反正切得到的相位滞后受计算误差影响较大,应以时域经审视所得的相位滞后接近于零为准.通过时域与频域的分析,表明井水位对体应变的响应基本是线性时不变的,论证了临夏台钻孔系统基本上满足了叠加性、齐次性与时不变性,基本上为一线性时不变系统.  相似文献   
55.
西德Friedr Vieweg & Sohn出版公司最近几年出版了柏林弗林大学教授Andreas Vogel主编的《地震预报研究进展》(以下简称《进展》)一书,该书分两卷出版。第一卷《地震预报研究中的地面和空间技术》(以下简称《技术》)于1979年出版,该书是1978年在斯特拉斯堡召开的有关地壳动力学监测专业讨论会的论文集。该次会议是由欧洲地震学委员会和欧洲地球物理学协会主持的,由欧洲地震学委  相似文献   
56.
该文在简述“九五”闽南地区综合防震减灾示范工程取得的重大进展的基础上 ,重点介绍了“十五”城市防震减灾体系工程的内容及其目标 ,以及我省城市防震减灾体系工程在数字福建示范工程中的贡献与作用 ,最后对“数字福建”工程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7.
万有引力和向心力在行星公转和自转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万有引力和向心力在行星公转和自转中的作用机制,特别指出表任-质点随同地球自转所作的圆周运动中心力是较之离心力更为实在的外在动因,并认为该动因是由地球引力所提供的。最后对向心力在地壳形变和地球动力学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8.
59.
本文根据南昌台、黄梅台和麻城台的水管倾斜仪和伸缩仪的观测资料对此次地震前后地壳形变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0.
本文采用FFT算法对泰安台倾斜固体潮观测资料进行了频谱分析,在此基础上,又采用了FIR滤波器从观测值中分离出了全日波和半日波,并计算了它们的潮汐因子和相位滞后及其误差,并与维尼迪柯夫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滤波效果是相当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