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6篇
综合类   4篇
  2017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刘文均 《地球化学》1987,(3):243-248
湘南泥盆系碳酸盐岩的沉积环境,可以区别为四种类型:台地相、广海陆棚相、生物礁相及台盆相。69个样品的氧、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从台地-广海陆栅-台盆,随着沉积深度的增加,以及沉积环境由局限到开放的变化,碳酸盐岩的氧、碳同位素组成具有同步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42.
在详细的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基础上,本文将龙门山泥盆纪白云岩划分为层序界面上的、低水位和高水位的3种产状类型、各类白云岩岩石学、矿物学和碳氧同位素特征各不相同,分别具蒸发泵、埋藏、混合水和大气水淋滤--重结晶改造白云岩石化模式,发育条件均受海平面升降水和大气水淋滤--重结晶改造白云岩石化模式,发育条件均受海平面升降变化控制,与沉积,成岩环境的演化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各类白云岩的成因特征可作为识别层序  相似文献   
43.
龙门山平驿铺组沉积体系及旋回层序研究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次从龙门山区下泥盆统平驿铺组中,划分出河口湾、三角洲、滨岸和陆棚四个沉积体系和三个Ⅲ级T-R旋回层序。平面上,四个沉积体系组成了扬子板块西侧的古大陆边缘由过渡相区和滨岸相区相间分布的古地理格局;垂向上,两相区中的三个Ⅲ级T-R旋回层序也由不同的沉积体系组成,旋回层序的演化虽然受构造差异沉降影响,但仍以Ⅲ级海平面升降变化为主要控制因素,并具同步演化规律,可分别代表古大陆边缘活动型和相对稳定型的两种Ⅲ级T-R旋回层序模式。  相似文献   
44.
一、前言湘南的两类铅锌矿床,主要指的是东坡、香花岭矿田的铅锌、锡铅锌矿床和产于泥盆纪的层控铅锌矿床。前一类矿床的形成,不仅与燕山期花岗岩类小岩体密切有关,而且具有明显的地层效应,集中产于中上泥盆统棋梓桥组、佘田桥组碳酸盐岩中。如香花岭矿田的铅锌矿床约有80%的矿床(点)都集中产于棋梓桥组上段下部的白云岩和白云岩化灰岩内,同时还受到断裂构造的控制。以往的多数研究者认为,东坡、香花岭矿田的铅锌矿床,其成因属于典型的岩浆期后热液  相似文献   
45.
郑荣才  刘文均 《地质论评》1997,43(5):515-523
通过对川北大安寨段灰岩非常规储层流体包裹体的系统研究,表明该储层的成因与多期次的深部溶蚀作用有关,可划分为成岩期,构造期和构造期3个溶蚀期及5个次生矿物沉淀阶段,各阶段流体包裹体类型丰度,形态,均一温度,盐度、密度和成分特征各相相同,显示溶蚀流体来自油源岩区于不同演化阶段排出的无机和有机流体,因而包裹体的各项牲和演化规律可作为评价和预测大安寨段非常规储层的标志。  相似文献   
46.
花垣铅锌矿床流体包体中的子矿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湖南西部花垣铅锌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产于下寒武统清虚洞组上部藻礁灰岩的大型MVT矿床。矿床的矿石矿物中普遍有流体包裹体存在,其中有子矿物发现。采用 EDX对它们进行研究后在4种主矿物中发现有7种子矿物;闪锌矿、石膏、方解石、重晶石、石盐、黄铁矿和沥青。硫酸盐类矿物在包体中的发现,证明成矿流体中,SO4的含量较高,而且可以是与金属离子共同迁移。  相似文献   
47.
扬子西缘龙门山区泥盆纪沉积旋回与相序样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祥辉  刘文均 《矿物岩石》1998,18(2):115-120
扬子西缘龙门山地区泥盆系可识别出一个二级、三个准二级、十八个三级沉积旋回和三十余种高频旋回,低级(高频)旋回往往以不同形式叠加构成高一级沉积旋回。高频旋回具有复杂的相序结构样式,大致可概括为非对称向上变浅、加深和对称型三种。整个泥盆纪沉积旋回的旋回演化作用早期为异旋回作用,中期为自旋回与异旋回作用交替,晚期则转变成自旋回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48.
龙门山地区泥盆纪海平面升降规程,频幅及对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龙门山地区泥盆纪海平面升降由三个准二级旋回叠加组成,第一个含S1-S3层序所对应的三个海平面升降旋回;第二个、第三个分别含S4-S10六个和S11-S18八个层序的三级海平面组合而成。海平面升降频幅样式可识别低频低幅、高频低幅、低频高幅、高频高幅上种类型,整个泥盆纪表现为早晚期低频低幅型,中期则以另外三种混合叠加为主,最高,最低海平面对比显示全球各大陆具不等时性,全球海平面升降规程则具相似性。  相似文献   
49.
泥盆纪-石炭纪右江盆地结构与岩相古地理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右江泥盆纪─石炭纪沉积盆地是伴随着古特提斯洋的打开,在杨子古陆南部被动大陆边缘上逐渐发育形成的裂谷型盆地。在同沉积断裂活动的强烈影响下,形成以北西向为主,北东向次之的次级深水盆地与台地相间展布的岩相-构造格局。由于区域应力场和同沉积活动断裂带延伸方向的差异,使北西向次级深水盆地呈张裂性质的地堑式和半地堑式盆地,而北东向次级深水盆地则大都具走滑盆地特征。泥盆纪的岩相古地理演化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初始裂陷阶段、被动陆缘裂谷作用阶段和沉积充填阶段。  相似文献   
50.
刘文均 《矿床地质》1984,3(3):38-46
产于碳酸盐岩中的层控铅锌矿床是世界上铅锌金属的主要来源。我国东部地区碳酸盐岩中层控铅锌矿床的赋存层位很多,从元古界到中生界均有发现。但较为重要的矿化层位为数并不太多,它们在空间上的分布与区域地质构造演化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