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2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基于DSP和CPLD的数字ADCP信号处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测量流速是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流速流量测验新技术。文章介绍了一种以DSP和CPLD为核心的数字ADCP信号处理系统,阐述了系统工作原理、系统结构和软硬件设计。系统以TMS320C5410芯片作为系统控制和信号处理的核心,采用数字滤波和直接数字合成技术为接收和发射模块,提高系统的速度到10ns运算级,极大的降低了输入输出信号的漂移,水体空间分辨率达到1m。  相似文献   
12.
南涧干热退化山地植被恢复的植物多样性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南涧县城后山干热退化山地上营造的五种不同人工植物群落与未经改造次生植被的物种组成与结构进行了调查,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指数对各个群落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经过十几年的恢复和保护,各人工群落植物种数及耐荫种数均有增加,分别在54~29和7~4间,高于坡柳、黄茅草灌草坡(26种和2种)。恢复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增加,其中乔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在0.15~1.45间;除桉树群落外灌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在0.91~0.76间,均明显大于坡柳、黄茅草灌草丛(0.44);草本层Shannon.Wiener指数在0.39~1.49间,除桉树群落和新银合欢群落外也均有增加。恢复群落物种组成与结构逐渐向良性方向发展。然而,一些引进植物如山毛豆(Tephrosia caudida)在本地区早期阶段生长迅速并能够快速郁闭,为乡土植物生长创造了条件,但因自我更新能力差,已出现衰退现象,因此,应该加强人工群落保护和后续抚育管理,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Complex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remotely sensed multi-spectral images of large scale and series of measurements taken simultaneously on the ground , together with closer attention to the 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lorophyll , yielded quantitative estimates of the chlorophyll distribution , a principal index of nutrient in Yuqiao Reservoir. This is one of the approaches to monitoring nutrients in lakes.  相似文献   
14.
云南石林景区主要乡土植物物候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掌握石林景区主要乡土植物物候节律,选择25科35种乡土植物,对其物候特征与同期主要气象因子进行了2 a平行观测。结果表明,在2月气温达到10℃,有46%的植物开始萌动;3月气温持续增高并超过15℃,展叶的植物最多,占57.1%;开花期集中在3~6月,尤其在5月温度超过20℃,有82.9%的树种开花;果实成熟期则分散在4~12月。各个物候期的平均温度和≥5℃积温与植物物候表现较为密切,光照和温度对植物开花和结实期影响较大。根据乡土植物物候特征,结合喀斯特山地自然景观特点和景区适配植物群落建设,提出“石中有树,树中有石”的配置原则,筛选在时空格局上适应喀斯特山地环境的观赏植物,构建出与石林喀斯特景观相协调的植被景观,增加景区景观和生态价值,提升景区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在云南哀牢山西麓川河河谷残存有较大面积的季风常绿阔叶林,其周围分布着思茅松林.采用典型取样法,对季风常绿阔叶林及思茅松林的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季风常绿阔叶林乔木层的优势种主要是红木荷(Schima wallichii)、高山栲(Castanopsis delavayi)、密花树(Rapanea neriifolia),而思茅松成熟林以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为绝对优势.在季风常绿阔叶林的29株样树树干上共调查到附生植物共36种,但在思茅松林中几乎找不到附生植物.季风常绿阔叶林和思茅松成熟林的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32和1.70;相对于思茅松林,季风常绿阔叶林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都更复杂,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由于该区域的季风常绿阔叶林受到了较为严重的人为干扰和破坏,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山地森林植被的保护与管理,尽量减少人为干扰,并采取适当的人工抚育措施,促进该区山地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恢复.  相似文献   
16.
山顶苔藓矮林是中国西南地区热带、亚热带高山顶部一类重要而特殊的湿性常绿阔叶林,附生植物非常发达,其中以分解、半分解枯死残留物为主的林冠腐殖土是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一个重要的养分库。以云南哀牢山山顶苔藓矮林为对象,对其林冠腐殖土及林下0~10 cm,10~20 cm和20~40 cm地表不同深度土壤的营养元素含量、微生物生物量及呼吸速率等进行了分析和测定。结果表明,该山顶苔藓矮林中林冠腐殖土中有机C、全N、全Ca、全P和全Na的含量,水解N、NH4+-N与NO3—N以及速效K、速效P的含量明显地高于林下地表各层土壤;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和呼吸速率方面,雨季大于旱季,林冠腐殖土明显高于林下地表冠层土壤,而且随着林地土层深度的增加,其养分含量和生化活性出现出显著下降的趋势。林冠腐殖土较高的养分含量和生化活性在林冠繁茂的附生植物生长发育和维持林冠附生植物多样性格局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7.
给出了一种在加快编码速度同时能调节图像质量的方法.首先用一种比基本分形编码方案具有更大压缩比的加速方法加速基本分形编码,得到一组基本编码.对此基本编码进行解码,得到一个解码图像.然后用原始图像与此解码图像相减得到一个差值图像,对该差值图像进行分块、量化、编码,得到一组附加码.附加码与前面得到的基本编码共同构成原图像的编码.该方法比基本分形编码方法速度快,在一定的范围内还可在提高编码速度的同时调整PSNR值与压缩倍数,使解码图像适合不同环境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基于DDS技术的噪声分析及抑噪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接数字合成(DDS)是一种重要的频率合成技术,具有分辨率高、频率变换快等优点,在雷达、海洋ADCP及通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文中对DDS技术所含有的噪声进行了剖析,并得出结论,在量化字长一定的情况下,产生波形的频率误差与参考频率有很大的关系,参考频率越高,波形质量越好,并且当信号的当参考时钟频率与所发射波形频率之比小于10:1时,波形会产生明显的失真;针对DDs技术的噪声,结合具体的数字合成芯片AD9854,提出了一种设计Butterworth滤波器去噪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9.
For interpreting thermal IR imagery of the ocean surface, the emissivity of the sea surface is usually assumed to be constant, approximately 0.98. However, the emissivity varies with the roughness of the sea surface, and the concentration and type of suspended particulates. The emissivity variations caused by the suspended sediments introduce significant errors in the satellite-derived temperature maps of turbid coastal waters.We measured in the laboratory the thermal IR emissivity of water as the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was varied from zero to extremely high valu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ncreasing the sediment concentration decreases the spectral emissivity within the 8-44um waveband.  相似文献   
20.
生物生态工程的环境适宜性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文耀  刘伦辉 《山地学报》1999,17(4):358-362
应用生物生态工程恢复重建退化山地生态系统,是当前山地环境系统建设和山地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结合泥石流生态工程治理试验研究,对徨物生态工程的特点,环境适宜性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