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介绍蒋益兰教授治疗直肠癌术后排便功能异常的经验。蒋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为手术攻伐伤及正气,脾胃虚衰、中阳下陷而湿热余毒未尽,治疗当以健脾益气、升阳举陷、兼清湿热为主。根据患者具体证型及症状,以四君子汤临症加减,配合中医外治法治疗,并举验案1则以证疗效。  相似文献   
12.
南大洋作为全球大洋中重要的碳汇区,分析其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分布及变化趋势对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2003—2016年的南大洋NPP数据分析其空间分布情况、季节变化特征及近期变化,并结合海表面温度(SST)和海冰覆盖率(SIC)数据分析两者对NPP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南大洋不同海域年均NPP的范围为64.0—2.26×10^5 mg C·m^–2·a^–1,印度洋扇区、大西洋扇区和太平洋扇区的NPP分别为0.568Gt C·a^–1、0.431 Gt C·a^–1和0.262 Gt C·a^–1;②南大洋NPP在南极大陆近岸海域及威德尔海海域较低,在低纬度岛屿附近和南极大陆部分冰架前缘海域较高;③由于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南大洋NPP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1月份最高(293.27 Tg C),6月份达到最低值(0.004 Tg C);④2003—2016年大西洋扇区及太平洋扇区的NPP总量变化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只在印度洋扇区具有显著的上升趋势;⑤不同扇区NPP的变化趋势主要与SST和SIC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川西高原甘孜黄土地层学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本文初步研究了甘孜黄土地层,实测了甘孜县城西南郊新市区和满地两剖面,它们分别厚23.7m和26.0m。根据岩性、磁性地层特征、磁化率、CaCO3质量分数测定和热释光测年结果,甘孜黄土可划分为冰后期S0复合古土壤,末次冰期L1复合黄土和末次间冰期S1复合古土壤等3个地层单位。布莱克反向极性亚时记录于底部S1LL1黄土中。甘孜黄土沉积始于晚更新世早期,大约为120kaBP。甘孜黄土的磁化率变化反映了最近120ka来的高原季风演化和气候环境变迁,6个磁化率高值段指示了6个夏季风环流增强的时段,6个磁化率低值段则  相似文献   
14.
三门峡地区末次盛冰期至全新世早期的古季风事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三门峡地区小刘寺剖面黄土- 古土壤序列磁化率曲线和粗颗粒组分含量曲线的研究,发现它们分别指示的夏季风和冬季风变迁在末次冰消期向全新世转变时的新仙女木事件中显示不同的变化特征。夏季风的加强过程对应于冬季风的大幅度波动,气候为凉湿背景上的冷湿与暖湿振荡。冰后期的早期为全新世第一暧期。夏季风强盛对应于冬季风衰弱的湿暖气候,它由夏季风锋面降水的穿时性所决定,在华北地区为全新世适宜期。8 kaBP 前后为夏季风偏弱对应于冬季风偏强的干冷气候,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全新世第一冷期。这3 次古季风事件可与格陵兰冰芯记录进  相似文献   
15.
山西平陆两个黄土剖面及古气候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河三门峡北岸的山西平陆庙下、阳凹两个黄土剖面研究结果表明,S6、S1的磁化率值较黄土高原明显偏高,S5~S2的磁化率值则相对偏低,L7~L2的磁化率值也表现出较低值,与黄土高原内部L9磁化率值相近。另外,S5~L5地层厚度较大。把两剖面磁化率曲线与曹村剖面黄土-古土壤序列磁化率曲线、深海氧同位素曲线、北半球65°N太阳辐射变化曲线进行对比后表明,两剖面磁化率曲线反映的气候变迁,在0.1Ma尺度上与黄土高原内部基本相同,反映出与地球轨道要素变化控制的太阳辐射变化诱导的全球冰期-间冰期气候旋回的一致性;但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表现在地层厚度较大、磁化率值相对较低。其原因可能有4个:一是粉尘堆积速率不同,二是受流水侵蚀,三是物质来源有别,四是局地的成壤条件差异。   相似文献   
16.
In nature, a slope stability is determined by the ratio of a sliding resistance to a slide force. The slide force of a marine deep-water continental slope is mainly affected by sediment mechanics properties, a topography, and a marine seismic. However, the sliding resistance is mainly affected by sedimentary patterns and a sedimentary stress history. Both of these are different from case to case, and their impact can be addressed when the data are organized in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 The study area on the continental slope in Zhujiang River Mouth Basin in South China Sea provides an excellent opportunity to apply GIS spatial analysis technology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slope stability. In this area, a continental slope topography and a three-dimension(3-D) topography mapping show a sea-floor morphology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a slope steepness in good detail, and the sediment analysis of seabed samples and an indoor appraisal reveals the variability of a sediment density near the sea-floor surface. On the basis of the results of nine geotechnical studies of submarine study areas, it has worked out that an equivalent cyclic shear stress ratio is roughly between 0.158 and 0.933, which is mainly depending on the initial water content of sediment. A regional density, slope and level of anticipated seismic shaking information are combined in a GIS framework to yield a map that illustrates a continental slope stability zoning under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in Zhujiang River Mouth Basi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continental slope stability evaluation can contribute to north resources development in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marine functional zoning, the marin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at the same time also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other deep-water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相似文献   
17.
利用四川省南充市1989—2018年气象观测资料和水稻单产数据,分析5月上旬至8月下旬的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与水稻单产的相关性,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基于气象因子的水稻产量预报模型。结果表明,5月下旬降水量、6月中旬平均气温、7月下旬日照时数、8月下旬日照时数和降水量与气象产量显著相关,建立南充水稻产量预报模型,回代检验准确度平均达95.4%,预报准确度达91.2%,2019年模型预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的经典模态分解MEMS陀螺消噪是一种易造成信号失真缺陷的强制消噪算法。针对该问题,在由本征模态函数样本熵和相似度参数线性组合确定复合指标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复合指标筛选本征模态函数的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的阈值滤波降噪算法,根据信号的随机噪声特征参数确定阈值,并对筛选后的本征模态函数进行处理。仿真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消噪效果较强制消噪滤波有较大提高,使MEMS陀螺信号的零偏不稳定性下降了76.4%,速率斜坡下降了62.3%,均方根误差下降了67.5%,同时能够提高MEMS-IMU在行人导航中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郑州邙山赵下峪剖面为例,研究了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容重及其与磁化率、粒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容重与磁化率反映的夏季风变化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粗颗粒含量反映的冬季风变化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天然压实作用对S10以上黄土与古土壤容重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所以,风成沉积的容重指标综合反映了冬季风与夏季风气候组合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中原末次冰期间冰阶以来的古季风气候变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中原邙山黄土地层以巨厚的马兰黄土为特色。本文研究了末次冰期间冰阶以来邙山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粗颗粒含量和磁化率值曲线反映的冬夏季风变迁及其相互关系,发现在万年尺度上夏季风增强对应于冬季风减弱,冬季风增强对应于夏季风减弱,但在千年尺度上冬季风变化比夏季风强烈得多,而且末次间冰段开始时冬季风减弱明显早于夏季风增强。通过中原黄土记录与深海及冰芯O同位素记录的对比,发现短时间尺度气候变化阶段明显具有很大的区域性特征,它们不能简单地进行等时性全球对比,而应该通过各自独立的时间标尺来建立古气候变化的远距离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