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8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11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本文论述了空间实验室测量相机(MC)拍摄的彩色红外立体像对在中比例尺地形制图、正射影像地图以及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可能性,给出1:10万和1:20万比例尺的制图例证,表明平面位置和高程精度能满足1:10万比例尺地形图规范要求;1:10万比例尺影像图可以满足专题制图精度要求。 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将二种来源(MC,MSS)的遥感数据做数字匹配,并进行信息提取、组合、增强和分类等处理,其结果与原始图像比较表明有独特的优越性,与MSS原始数据相比,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明显提高,各种类型界线更分明,可分辨类目增多;而与MC原始图像相比,其光谱特性获得改善且能保持原有的空间分辨率。土地利用类型解释精度与MSS和MC原始图像比较分别提高7—20%左右。  相似文献   
182.
1980-2000年中国LUCC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志强  刘纪远 《地理学报》2006,61(8):865-872
基于中国1980~2000年气候数据及两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 (LUCC) 数据,利用Holdridge 植被生态分区模型、重心模型及土地利用程度模型,分析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中国植被覆盖及土地利用的影响程度及变化趋势。1980~2000年间,中国大部分地区温度升高,降水增多。气候变化不仅影响了中国植被群落分区,更进一步影响了植被群落的生长状况;东北、华北、内蒙古高原等区域未利用土地型向草地和灌木生态类型转换,草地和灌木型生态类型向林地和耕地型转换;又因为1980~2000年间中国经济的发展,东部沿海区域城市乡村建设用地及交通用地的增多,使土地利用类型由农业耕地型向建设用地型发展,导致土地利用程度指数的升高。气候变化及经济发展的双重作用,导致中国土地利用程度重心20年来向东北方向移动了54 km,东西方向土地利用程度偏移强度,气候占81%,人类活动占19%,南北方向土地利用程度偏移强度,气候占85%,人类活动占15%。  相似文献   
183.
2008年11月24日晚,我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离开了已经深睡不醒的恩师陈述彭先生的病榻,真的不愿意面对眼前残酷的事实.不久前,我每次去探望病中的陈先生都和老人家约定,要给战胜了病魔的陈先生做九十大寿,要邀齐陈先生桃李满天下的弟子们,把大家的进步全面汇报给他老人家,作为弟子们最好的祝寿礼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