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22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41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人员搜寻过程中,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帮助缩小搜寻的空间范围、合理分配搜救资源,从而提高搜救效率、节约时间和资金投入。本文首先探讨了户外搜救过程中,地理信息技术在协助划定搜寻的空间范围和分配应急资源方面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将时间作为连续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时间地理学对人员搜寻的时空范围进行优化;利用时空棱柱工具表达失踪对象和搜救资源各自的时空约束,继而确定他们各自随着时间变化的潜在活动范围;通过求解搜救资源和失踪对象的时空交集,来确定每个搜救资源最优的搜寻范围的外边界;通过将各资源的最优搜索范围的外边界进行综合分析,来求解在多个资源协作情况下的最小搜寻范围和各资源对应的搜索起点,实现对搜救资源的合理分配;最后,在ArcGIS平台上对该方法进行了实现和模拟。搜救案例展示该方法划定的人员搜寻范围在空间上更小,时间上更为精确,有助于分配救援资源和提高搜救效率。  相似文献   
62.
土地遥感动态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功能实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土地遥感动态监测管理信息系统(LRSDM-MIS)是土地动态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图像信息系统设计为理论基础,对系统的设计与图像查询方法作了详细的阐述,分析了遥感图像数据库、详查数据库的基本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并基于扩展关系数据库使系统功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63.
随着深海油气田的快速发展,新兴的浮式生产系统,尤其是半潜式平台,由于具有性能优良、运动响应小、工作水深适用范围广、抗风浪荷载能力强等优点,在工程实际中得到快速的发展。在半潜式平台设计过程中,气隙和斜浪作用下的波浪爬升问题对其安全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通过采用系泊定位状态下的四立柱半潜式平台进行波浪爬升实验,对平台不同位置进行全方位的监测,而后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关于海浪对半潜式平台气隙响应的影响和相关规律,为半潜式平台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国外地下水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钊 《地下水》1991,13(1):54-55
美国地下水监测网发展较快,地下水与地表水长期监测工作由内政部下属的地质调查所负责。在布置地下水监测点时,利用了航空照片和优化理论。美国(阿拉斯加除外),约有16000个地下水长期监测点,监测区每330km~2一个点。泉流量监测点近一千个。各州的具体情况又有不同。如爱达荷州,由404个地下水监测井和23个泉组成了该州的基本监测网。并以年报的形式出版该州的水资源数据。  相似文献   
65.
董汉文  许志琴  李源  刘钊  李忠海 《岩石学报》2013,29(6):2013-2023
墨脱花岗岩带位于南迦巴瓦构造结东侧,是冈底斯岩浆带的东南延伸部分。本文报道了该地区背崩和达木2个花岗岩体的全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锆石Hf同位素数据。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背崩和达木花岗岩体的年龄分别为62Ma和64.5Ma。岩石地球化学数据显示,两个花岗岩体SiO2含量为71.09%~74.37%,K2O的含量为1.38%~5.93%,A/CNK为1.01~1.02,均属于高钾钙碱性过铝质岩石。所有样品均显示出强烈的轻、重稀土分异((La/Dy)N=13.55~31.3;(La/Yb)N=16.82~50.41),平坦的Ho到Lu稀土元素分布样式((Ho/Yb)N=0.93~1.42),δEu主要介于0.78~1.09,总体上具有正-微弱负异常,具较高Ba、Sr/Y,La/Yb和低Y,Mg#(<45),亏损HFSE元素(Nb、Ti、Zr)。墨脱高Sr/Y花岗岩具有不均一的εHf(t)值(-11.22~4.87)和相对年轻的Hf模式年龄(552~1179Ma)。锆石Hf同位素数据和锆石饱和温度(746~791℃)均显示幔源物质在墨脱花岗岩形成过程中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墨脱高Sr/Y花岗岩可能是在印度-亚洲大陆碰撞阶段,由新特提斯洋俯冲过程中产生的基性岩浆底侵作用使陆壳熔融并发生壳幔岩浆混合作用所形成。  相似文献   
66.
67.
信息服务是旅游服务中的重要因素,传统旅游服务中的动信息服务方式存在信息获取滞后、更新缓慢等情况。本文基于位置服务概念建立了一种主动式的移动旅游服务模型,该模型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部分,前者以手机应用的形式为用户提供可视化功能支持,后者则为客户端提供基础数据和计算支持。该系统运用地理围栏技术为用户提供主动式的景点信息提醒功能。最后以清华大学旅游服务为例,展示了该应用的原型系统用户界面和运行效果,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地为用户提供主动式信息通知。  相似文献   
68.
小秦岭金(钼)矿省发育大量脉状金(钼)矿床,具有重要经济价值。本次研究选择大湖、灵湖和金渠金(钼)矿床,通过系统的构造-蚀变-矿化研究和金相关黄铁矿原位硫同位素分析,拟查明小秦岭金和钼矿化基础地质异同和硫同位素组成及其控制因素。构造-蚀变-矿化研究表明上述金(钼)矿脉赋矿围岩均为前寒武太华群变质岩,控矿构造主要为近EW向(局部为NW向)剪切带,金和钼矿体发育在同一剪切带不同部位或局部叠加。钼矿脉通常发育钾化和硅化蚀变和辉钼矿和黄铁矿等矿石矿物组合,而金矿脉以绢英岩化蚀变为主,主要发育黄铁矿、多金属硫化物和碲化物等矿石矿物。原位S同位素结果显示大湖矿床钼矿脉中黄铁矿δ34S值为-3.3‰~+3.3‰,而大湖、灵湖和金渠金矿脉中黄铁矿δ34S值为-7.8‰~+8.9‰。大湖和灵湖近EW金矿脉中黄铁矿δ34S值分别为-2.8‰~+0.4‰和-7.8‰~+8.2‰,与大湖金矿脉相比,灵湖金矿脉倾向较缓且发育大量围岩角砾表明上述硫同位素组成可能由差异水力破裂和水岩反应控制。金渠金矿脉近EW和NW向矿脉中黄铁矿δ34  相似文献   
69.
基于SVG的轻量级WebGIS的空间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基于SVG的WebGIS,主要侧重于电子地图的发布,通常空间分析功能较弱。本文基于JavaScript调用SVG的DOM接口,探讨了SVG轻量级WebGIS中缓冲区分析、空间查询及最短路径分析的功能实现技术,并编程实现了原型系统。研究表明,基于SVG可构建高效并具备一定空间分析功能的轻量级WebGIS。  相似文献   
70.
青藏高原东北缘古气候可能受控于全球变冷、青藏高原隆升及局地地形变化的影响。为解析气候演化过程及驱动因素,本文以青藏高原东北缘循化盆地西沟剖面作为研究对象,在已有古地磁年龄约束基础上,分析了中中新世—早上新世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的组成和微观形貌特征。结果表明,西沟剖面沉积物中黏土矿物主要由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和高岭石组成,其中伊利石含量最高,平均为59. 3%;蒙脱石次之,平均为18. 2%,绿泥石平均含量为12. 3%,高岭石平均含量为10. 2%。根据剖面中黏土矿物含量和比值的变化特征,结合循化盆地西沟剖面的沉积速率、孢粉记录、有机质碳同位素和沉积岩地球化学比值,并与深海氧同位素值(δ18O)变化曲线对比,将循化盆地14. 6~5. 0 Ma气候环境演化划分为3个阶段:14. 6~12. 7 Ma,气候干冷期,与北半球冰盖扩展引发的全球性降温事件有关;12. 7~8. 0 Ma,气候相对温暖湿润期,可能与循化盆地周围山体隆升有关,即积石山在~12. 7 Ma隆升至临界高度,成为西风带输送水汽的地形屏障,使得循化盆地内的降水增强;8. 0~5. 0 Ma,气候再次转向干冷期,该阶段气候的干旱化对应于青藏高原在8 Ma左右的快速隆升,高原进一步的隆升阻碍东亚季风西风带的暖湿气流向内陆的输送,从而引起区域干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