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36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61.
无能源磁摩擦控制装置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提出了一种智能型无能源磁摩擦控制装置的设计思想,制作了无能源磁摩擦控制装置模型-永磁铁摩擦耗能装置模型。通过该装置的性能试验研究,获得了无能源磁摩擦控制装置的滞回性能曲线。由于可通过改变有效磁极面积使摩擦力由恒定转为连续可变,即该装置的摩擦力随位移的变化可连续、可逆、迅速地改变,因此该装置具有明显的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62.
POI分级体系的构建是POI自适应表达的关键。文中从影响驾车导航的因素出发,对驾车导航任务进行归纳,然后针对不同的导航任务,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问卷调查、焦点小组法以及数理统计的方法,构建对应不同导航任务的POI分级体系,满足驾车导航POI自适应表达的需要。  相似文献   
63.
64.
刘锐  杨振  徐启东  张晓军  姚春亮 《岩石学报》2016,32(5):1505-1528
大兴安岭南段位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缝合-造山带(中亚造山带)的东段,该区广泛分布有海西期花岗岩类。已有的年代学研究表明这些花岗岩类的侵位时代集中于320~240Ma,但对该区海西期花岗岩类岩石成因及成岩背景研究的一些关键问题的看法仍不一致且存在争论。本文选取大兴安岭南段拜仁达坝等10个典型地区的海西期花岗岩类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系统的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和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以探讨岩浆作用的时间、岩石成因以及构造意义。锆石U-Pb定年表明,这些花岗岩类的侵位时间为323~240Ma。据地球化学特征,该区花岗岩类可分为两类:Ⅰ类花岗岩的SiO_262.00%,Al_2O_315.00%,MgO含量较低(均2.40%);其具有较高的Sr含量(最高达700×10~(-6))、低的Y和Yb含量(分别为≤18.1×10~(-6)和1.70×10~(-6))和较高的Sr/Y比值(均20),LREE相对HREE强烈富集,显示弱的Eu异常,与经典的埃达克岩的特征相似;Ⅱ类花岗岩的SiO_257.00%,MgO和Al2O3含量范围较大(分别为0.25%~4.12%和10.55%~16.58%),绝大多数样品显示高钾钙碱性特征,Sr含量相对较低(12.2×10~(-6)~334×10~(-6)),Y和Yb含量相对较高(分别为14.1×10~(-6)~40.1×10~(-6)和1.27×10~(-6)~4.58×10~(-6)),Eu异常明显,相对富集Rb、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i、P等高场强元素,可归为弧岩浆岩。Sr-Nd-Pb同位素结果表明,弧岩浆岩可能来源于交代(富集)地幔楔,而埃达克岩则来源于下地壳的熔融。综合前人研究认为,在晚泥盆世-中二叠世古亚洲洋洋内俯冲作用形成了区域上广泛发育的弧岩浆岩(弧下加厚地壳熔融形成~320Ma埃达克岩);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缝合;之后至早-中三叠世,大量后碰撞花岗岩侵位,同时下地壳拆沉并熔融形成了本区250~240Ma埃达克岩。中亚造山带东段(至少大兴安岭地区)海西期造山及岩浆作用可能开始于晚泥盆世,结束于中三叠世,时间持续约140Myr,其造山作用显示独特性。  相似文献   
65.
采用静水毒性试验方法研究氨氮对墨吉明对虾(Fenneropenaeus merguiensis)急性毒性及免疫因子的影响,旨在为墨吉明对虾健康养殖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在海水温度26℃,盐度22,p H值8.3条件下,氨氮毒性效应与浓度和胁迫时间呈正相关.氨氮对墨吉明对虾24、48、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67.680、62.950、35.310 mg/dm3,安全浓度为3.531 mg/dm3.对应的非离子氨半致死浓度分别为6.230、5.800、3.250 mg/dm3,安全浓度为0.339 mg/dm3.在浓度为35.310 mg/dm3氨氮胁迫下,实验组墨吉明对虾血淋巴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淋巴蛋白含量(p0.05),但实验组墨吉明对虾血淋巴中蛋白含量会随氨氮胁迫时间延长有所恢复,96 h蛋白含量升高为(3.78±0.95)mg/cm3.氨氮胁迫下实验组对虾肝胰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水平达显著水平(p0.05),实验组SOD活力随氨氮胁迫时间延长逐渐降低,96 h SOD活力低至(6.74±0.53)U/cm3.相反在氨氮胁迫下实验组溶菌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溶菌酶活力,且随胁迫时间延长逐渐降低,96 h溶菌酶活力低至(51.53±4.41)U/cm3.表明高氨氮胁迫对墨吉明对虾免疫因子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6.
磷灰石裂变径迹技术与地学应用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然裂变径迹的形成和演化是一个连续不可逆的过程,经历了漫长地质演化的矿物的所有裂变径迹综合起来就可以看作一个热时钟体系。它不仅反映了矿物冷却到封闭温度(退火温度)的时间,还记录了矿物所经历的低于封闭温度的整个热历史的信息。由此可以建立起用于恢复矿物热史信息的各种模型(包括时间——温度模型)。这些模型的建立对沉积盆地沉降/埋藏历史、造山带浅部壳层冷却/剥露历史的研究以及低温热历史重建等地学方面的应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7.
鄂东北鹰咀山锰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鹰咀山锰矿床产出在桐柏—大别造山带中,目前已发现有4条锰矿(化)体,其产出受控于红安群黄麦岭组和七角山组。本文基于矿区锰矿勘查工作和室内观察、测试研究相结合等手段,对研究区含矿岩系(建造)特征、矿体及矿石矿物特征、成矿过程和找矿标志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鹰咀山锰矿为沉积变质型矿床,锰矿(化)体主要赋存在黄麦岭组云母石英片岩夹硅质(有时含少量泥质)大理岩建造的岩性段中;矿石类型主要为片岩型锰矿石和大理岩型锰矿石,矿石中锰矿物主要为硬锰矿、软锰矿、菱锰矿、锰白云石和黑锰矿等;初步认为锰矿的形成经历了沉积、变质改造和次生氧化富集的成矿阶段;含锰硅质大理岩和含锰云母石英片岩可作为该地区锰矿的典型找矿标志,该标志对鄂东北地区锰矿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8.
基于对中国塔里木盆地新元古界上震旦统奇格布拉克组、四川盆地新元古界上震旦统灯影组以及华北盆地中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野外露头及钻井岩心白云岩的系统观察,发现中国典型台地区中新元古界中厚层至块状白云岩异常发育,其中泥(粉)晶白云岩占岩层总厚度86%~97%,且大多为厚层至块状。这些中厚层至块状泥(粉)晶白云岩,无论是否含藻类与菌类等微生物,次生交代作用基本都不发育。沉积古地理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中新元古界的白云岩几乎覆盖整个海盆,广泛沉积于潮上带、潮间带以及潮下的开阔或局限台地环境;(2)白云岩的亚类在平面上受古基底隆凹格局控制,低凹部位以泥晶白云岩为主,高部位以颗粒泥晶白云岩或丘状叠层石泥晶白云岩为主;(3)白云岩台地中发育较深水台盆。地震剖面显示,这些台盆的形成受控于中新元古代的同生深大断裂活动,大断裂可将深部的Mg2+通过热液输入到碳酸盐岩台地中,使得海水中的Mg2+浓度增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与古气候特征指示,不同晶粒结构的白云岩,即泥晶白云岩与少量的粉晶及细晶白云岩,其碳氧同位素比值没有明显分异,整体上与全球中新元古代海水背景值吻合,表明粉晶及粉细晶白云岩与泥晶白云岩同为沉积成因,其结构加粗乃原生泥晶白云石晶粒重结晶自生加大而成,并非次生交代成因,即这些少量发育的粉晶—细晶白云岩与主体的泥晶白云岩为同一成因机制。整合岩石学、沉积环境及地球化学等分析结果,认为中国典型台地区中新元古界的白云岩乃较典型的原生沉积成因。  相似文献   
69.
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第6 次人口普查数据和公安部门登记数据,分析了全国各省(市、区)需要市民化的农业转移人口的规模、结构以及市民化推进程度的空间特征。研究发现,全国待市民化人口每年新增1510 万,东部沿海以跨省市迁移为主,中部地区以省内迁移为主。采用迁移人口中的落户人口与总迁移人口的比值考察不同地区迁入人口落户难度,发现中部地区落户最易,西北地区其次,东部沿海最难。影响市民化进程的因素,一是高昂的市民化成本,特别是需要政府承担的公共成本部分抑制了市民化进程;二是现行的财政体制下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主要由迁入地政府负担,降低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三是现有产业人口与落户要求不匹配,使得粗放型产业所吸引的就业人群难以达到落户门槛。本文进一步结合户籍制度改革的动力机制分析,从政府投资体制和空间资源配置两方面就不同地区转移人口市民化对策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70.
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国农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以及《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要求,全省提出到2020年建设1亿亩高标准农田,现就建设有关问题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