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104篇
海洋学   23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焦明连  刘颖 《测绘工程》2006,15(5):54-56
基础测绘直接关系到各种基础地理信息的获取、管理、应用、更新以及共享,是建设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中坚力量。分析了连云港市基础测绘存在的问题,叙述了基础测绘框架建设的总体方案,主要包括基础测绘建设的重要性、工作目标、任务和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92.
文章报道了珠江水系桂平、高要和清远3个站河水主要离子及部分微量元素近一年持续观测数据.结果显示,河水中的CI主要通过夏季风降雨从海洋输送而来,CI/Na比值呈现季风雨季较高的特点,K含量则与Rb含量显著相关,指示河水中K主要是由硅酸盐化学风化贡献,而Rb/K比值与水温呈现负相关的关系,暗示植物分解对河水中K的贡献不大....  相似文献   
93.
马国锐  陈峰  刘颖 《海洋测绘》2011,31(6):72-75
遥感技术是目前地震灾害检测与评估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利用震前震后的遥感影像进行变化检测,是快速获取震害变化情报的关键.利用航空、航天多传感器获取的SPOT5、FORMOSAT2、TM、ADS40等汶川地震灾前、后多源遥感影像,在经过图像配准和辐射校正等预处理后,重点比较了代数比较法、分类比较法、面向对象法三种变化检测方...  相似文献   
94.
从湛江红树林的根部中分离筛选一株潜在益生菌,命名HSL36,通过形态观察,并进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和16S rDNA序列分析后,鉴定为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采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菌株HSL36胞外代谢产物进行成分分析,菌株HSL36发酵液二氯甲烷萃取物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6-二叔丁基-4-甲基环己醇、柏木脑、碘代十六烷和2个未确定化合物。  相似文献   
95.
本文探讨了内蒙古达来庙矿调工作区乌兰德勒、准苏吉花、阿敏乌苏等钼矿床围岩蚀变的特征及遥感识别方法。通过采用主成分分析、比值以及主成份变换法等多种蚀变异常提取方法,提取了与钼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信息。经野外实地验证,发现了两个具有重要找矿价值的找矿靶区,经进一步勘查矿床规模已达中型。  相似文献   
96.
刘颖  张凤梅 《地质实验室》1997,13(4):230-233
研究了铁和铜与钛铁试剂在PH9.00的碱性介质中反应生成有色络合物,与7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交 换吸附,在树脂相下进行光度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
从1988年国务院颁布《土地复垦规定》到2013年《土地复垦条例实施方法》的颁布实施,中国土地复垦事业已经走过了20多年,土地复垦也从1988年以前的零散、无组织发展到今天具有一定法制化和规范化。本文从我国土地复垦政策法规的发展历程着手,阐述了现行土地复垦政策法规的特点及进步之处,并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揭示了现行土地复垦政策法规的缺陷,进而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8.
显微构造研究方法在韧性剪切带遥感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东天山地区韧性剪切带宏观构造特征和显微构造特征的对比,证明区域构造和显微构造在几何学和运动学方面具有相似性;进而采用显微构造研究方法,借助遥感技术对该区的韧性剪切带进行了研究。在构造样式、运动指向、位移量方面,研究结果均与前人在同一地区的野外调查及显微鉴定成果基本吻合。因此,一种变形机制下形成的不同尺度的构造形迹,存在高度相关的内在成因联系;对于不同的观察平台,构造尺度的大小是相对的。遥感与显微技术相结合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新型构造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9.
文章对重庆市五大功能区1998-2013年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调查和能源消耗数据进行分析,运用库兹涅茨曲线模型研究了重庆市五大功能区16年间建设用地扩张与碳排放效应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1)重庆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回归模型关系呈倒U型库兹涅茨曲线关系,且拐点即将到来;(2)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建设用地与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库兹涅茨曲线关系;(3)城市发展新区建设用地与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关系呈一次线性关系,显示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利用集约水平的初级特征;(4)渝东北生态涵养区建设用地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呈正U型二次曲线关系,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0.
春季地气温差与长江中下游夏季旱涝异常的相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颖  徐祥德  施晓晖 《气象科技》2009,37(3):301-305
利用1957-2006年50年的地温、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了中国区域春季地气温差的分布特征,并利用线性相关和奇异值分解方法对春季地气温差与夏季降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中国大陆春季地气温差分布与地势大体吻合。在长江中下游为涝年时,青藏高原春季的地气温差偏大,而黄淮流域的春季地气温差偏小,与青藏高原相反。青藏高原春季的地气温差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即春季青藏高原地区地气温差较大(小),长江流域的夏季降水会比正常年份偏多(少),青藏高原春季地气温差对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