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212篇
测绘学   93篇
大气科学   201篇
地球物理   236篇
地质学   406篇
海洋学   113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10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31.
相对氮亏损(N:P约为7,小于16)的太平洋入流水携带的营养盐是支撑北冰洋上层生态系统的重要物质基础。海冰消退,光限制消失,楚科奇海陆架存在强烈的营养盐消耗与利用,广泛认为其表现为氮限制,因此该区域重点关注氮元素循环,对于硅元素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基于2016年中国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和中国-俄罗斯首次联合北极科学考察两个同步进行的航次调查结果,全面展示了融冰期整个楚科奇海陆架区的营养盐分布格局。结果显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表层基本耗尽;硅酸盐表现为中心低,周围高,陆架中心区是强烈的硅限制区域,受到硅和氮的共同限制。沿着太平洋入流方向,S01、R01、LV77-01站位30 m以深硅酸盐浓度高于太平洋入流水端员,说明沉积物孔隙水向底层水释放硅酸盐,因此在浅水陆架区孔隙水可作为上层海洋硅酸盐的潜在来源。本研究结合文献数据计算得到楚科奇海陆架沉积物-水界面硅酸盐年通量为630.78 mmol·m-2·a-1,总量为3.75×1011 mol·a-1,是太平洋入流水所携带硅酸盐年通量的一半(6.59×1011 mol·a-1),表明沉积物孔隙水也是楚科奇海陆架硅酸盐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32.
针对2000 m深井观测的国家需求,应用 “解构与重构” 设计思路,共性赋能技术与地震技术深度融合的设计方法,对井下甚宽频带地震仪进行创新性总体设计;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设计等定型技术设计;结构、功能与外壳的设计。测试和试运行结果表明,新研制的井下甚宽频带地震仪完全达到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133.
近些年,在乌兰察布坳陷北西缘地区赛汉组下段中发现了较好的铀矿化信息,铀矿化与氧化带的发育密切相关。文章以岩心、地质露头观测和岩石地球化学参数分析等手段,分析了研究区不同的岩石地球化学类型、氧化带的空间分布特征。根据该区不同的氧化带类型、空间展布及其与铀矿化之间的成因关系,划分了同沉积叠加后期改造泥岩型和潜水-层间氧化带砂岩型两种铀矿化类型,探讨并总结了研究区氧化带空间发育特征与铀矿化的分布规律,对今后在该区进行铀矿找矿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4.
页岩孔隙度测量实验方法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巍  薛莲花  唐俊  吕成福  徐勇  杨爽  陈国俊 《沉积学报》2015,33(6):1258-1264
页岩气是目前国内外非常规油气领域研究的热点,有效的页岩孔隙度值是评价页岩储层物性的重要参数。由于页岩本身具有易碎的特点,导致钻取柱体样品难度大,很多学者采用碎样法计算孔隙度,但碎样法与柱体法的差别及测定结果的有效性并未见相关研究成果。本文对相同样品通过三种不同方法:氦气膨胀法测孔隙度(柱体),真、视密度法及低温氮气吸附实验法(样品粉碎至40~60目)分别计算孔隙度。结果发现三种方法测定的三组孔隙度数值不同,每种方法在样品制备上及实验方法的差别是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为检验三组孔隙度值的有效性,采用数理统计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页岩柱体与粉碎至40~60目范围内的页岩样品测量的孔隙度值虽有差别,但在有效范围内,具有一致性。但是将页岩粉碎后,页岩中的有效孔隙变化程度较大,故用柱体测定的有效孔隙度法优于其他两种碎样方法。  相似文献   
135.
西藏羊八井和纳木错太阳辐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青藏高原地区太阳短波辐射,特别是其与大气因子、天空状况定量关系对高原辐射收支及其对东亚天气气候的作用,利用羊八井和纳木错2个高原腹地站一年的高时间分辨率观测资料并结合NCEP/DOE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太阳总辐射的变化特征,并通过短波通量透过率分析了各因素对短波辐射的作用.结果表明,羊八井和纳木错晴天通量透过率均较高,分别达0.807和0.817,且变动性很小,与两站地形高度和纬度有明显关系;云的存在使两站接收到的短波辐射的差异减小,羊八井和纳木错的年平均通量透过率分别为0.674和0.675,高原云的存在与变化使通量透过率产生强烈的时间变化.与地面观测的太阳短波辐射资料相比,在完全无云的晴天,NCEP同化太阳短波辐射资料对高原地区的模拟效果较好,但存在偏小的误差,羊八井和纳木错分别平均偏小5.74%和8.49%;考虑云天后,NCEP再分析值与实测值对比关系的离散度大,并总体偏高,在应用时需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36.
137.
西藏昌都地区的地域分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就中尺度范围而言,不同等级谷地垂直自然带、多级自然地理面和地形组合引起的地域分异显著,并导致土地利用类型的差别。从小尺度范围来看,坡向不同、坡度陡缓和岩性差别引起的地域分异亦明显,并影响着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38.
西藏自治区主要粮食作物水分盈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9.
Monte-Carlo method is applied to simulate the intensities and degrees of polarization in twilight sky after the eruption of the El Chichon volcano and during the 1977 volcanically quiet period,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coincide well with the observations. It is found that the significance of multiple scattering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in these two periods; the background concentration of stratospheric aerosols has probably increased since the 1960's.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cause of the increase and its impact on climate.  相似文献   
140.
本文主要介绍沙赫(Shan,P.M.)公式,对二维任意倾斜地层的层速度计算的应用效果。依据实际地层剖面Φ、V、Z参数的可能变化,设计18个较为复杂的地层模型进行了大量试算,并与Dix公式计算结果作了对比,表明对任意倾斜地层应采用沙赫公式提取层速度才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