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海洋学   94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5篇
  1962年   8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环境科学是近一、二十年蓬勃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近代自然科学领域中的一个新的生长点,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在利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对自然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深入认识的表现。环境科学的诞生是20世纪60年代自然科学向深度和广度进军的一个重要标志。环境科学的发展为化学、生物学、地学、物理学、医学和工程学等开辟了新的领域,也对很多新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新要求。环境科学充分利用上述各领域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对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土壤、水体和生物等环境的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环境科学是在多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学科,由于各学科领域多边绿相互交叉渗透,给环境科学带来强烈的综合性特点。  相似文献   
92.
本文根据1984年8和11月,1985年2月和5月对渤海、黄海进行的浮游生物调查及1980年8月和11月,1981年2月和5月对江苏海岸带水域进行的浮游生物调查,所获取的大网浮游生物样品,分析、总结浮游动物的生态特性,并针对当前即将开展的黄海大海洋生态系的研究,提出浮游动物拟重点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3.
多毛类是某些海洋经济鱼类和虾、蟹类的重要饵料,也是从事海洋钓鱼业农牧化的优质活饵,有些种类又是贝类养殖的敌害。此外,多毛类中的一些种还可作为评价海域环境质量的指示生物。因此,系统而深入地进行多毛类生态的调查研究,对人类开发海洋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4.
生物群落是自然的种的综合体,它们是有规律的在一起出现的,并且是和一定类型的地形底质,一定的水温、盐度、气体条件和其他生活条件相结合的。每个生物群落种的组成是各式各样的,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不变的,它们在自然地理因素的季节变化、过度捕捞、被鱼类当做饵料或被他种动物吞食的影响下可以发生变化,但也仅只能改变它们在数量上的优势关系。当某一生物群落内的种结合在一起已经很多年一直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由于某一成分的变化,可以破坏原来的生物群落的结构,而变为另一生物群落。 在每个生物群落内,不同的种具有不同的意义,有一些种数量很大,在生物群落内占绝对优势(称优势种或群集性种),它们在生物群落中占主导地位,并且是代表此生物群落的特征种(或称主要的种),另外一些种在数量上显著的少,它们在底栖生物群落中占次要的地位(称次要的种);此外,还有一些比较稀见的种,虽然在生物群落内可以见到,但不是经常能见到的,这对生物群落来说是偶然的种。 主要的和特征的种是底栖生物群落的指标,然而,一个种可能在不同的生物群落内都属数量很多的、群集的、特征的和主要的种,在这种情况下它永远是与其他数量很多的种和次要的种相结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这一个或那一个生物群落在海底出现的指标不是一种而是数种,因此,作为生物群落的指标种就不能只选一种而要选互相结合在一起的3-4种,这些种在某一生物群落内表现为主要的和特征的种。这一法则就是南萨哈林、南千岛水底景观图划分底栖生物群落的基础,现在用来划分胶州湾的生物群落。 胶州湾底栖动物区系的分布完全符合与地形、海底沉积及淤泥程度相依的规律,可以分为5个很显著的生物群落。  相似文献   
95.
一、前言一些多毛类管栖种类体型微小,结构简单。由于长期适应于管居生活,分类学家借以分类鉴定的许多外部结构如疣足、头部结构退化或消失,因而管栖类的鉴定历来使很多多毛类学者感到困惑,尤其是同种同属的个体,有的外形很相似,鉴别是很难的,而同域或异域分布的孪生种就更加困难。Banse(1970)使用甲基绿染缨鳃蚕的上皮粘液细  相似文献   
96.
围隔式实验生态系(Enclosed Experimental Ecosystems),或称有控实验生态系(Controlled Experimental Ecosystems),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海洋学实验装置。由于用这种装置进行研究,可以较好地阐明海洋生态学、海洋环境科学和海洋化学等领域的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因此受到了重视。本文就我们到国外考察、参观和参加有关学术会议所了解的一些情况,对这一装置及其研究的进展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7.
南极鳕鱼食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 1 98 8年 1 2月 2 5 - 2 6日在长城站附近海区采集的南极鳕鱼胃含物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食物的主要种类有底栖动物 6种和钩虾多种 ,浮游动物 3种 ,海藻 8种。底栖动物占食物量的 5 2 .82 % ,其中帽贝占 1 0 .77% ,钩虾类占 3 3 .78% ;浮游动物占 6 .74% ,其中磷虾占 5 .47% ;海藻占 3 5 .49% ,其中紫菜占 6 .3 5 % ,倒卵银杏藻占 1 8.96 %。鱼的体重与体长相关显著 ,相关系数是 0 .96。分析结果反映了南极鳕鱼的食物来源主要是底栖动物和海藻  相似文献   
98.
本文据 1 987年 1 2月 - 1 988年 3月对南极长城湾底栖生物的三航次 1 9个定量采泥站和4个拖网站的调查资料 ,研究了该湾底栖生物数量的组成、分布特点和变化。指出该湾底栖生物资源量特别大 ,有 2个大范围的高数量区和 2 - 3个小范围的低数量区。沉积物不稳定是造成低数量区的原因。暖季是各种底栖生物生殖期 ,数量月变动明显。  相似文献   
99.
SpeciescompositionandquantitativevariationofzooplanktonintheGreatWallBayandits adjacentwaters,AntarcticaHuangFengpeng(黄凤鹏)and...  相似文献   
100.
根据我国在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地区10年的各项研究成果和南极其它相关地区的研究结果,综合分析了菲尔德斯半岛地区陆地、淡水、潮间带及浅海4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营养物质的流动使得这4个生态系统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在这种物质流动的过程中,动物的作用尤其关键,如海鸟(企鹅、黑背鸥等)以及海豹的繁殖、取食等活动对营养盐的搬运有利地促进和疏通了营养物质在系统间的流动。此外,物理作用(如雨水的冲刷、潮汐作用和径流的带动等)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