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77篇
综合类   2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介绍我校海洋环境学院物理海洋实验室刚建成的二号平台的主要性能。其主要性能:转速范围0.2~25r/min;转速不均匀度小于0.3%,能在超低速(0.2~1r/min)下正常工作,转台平面度小于0.1mm/m,集流环能够传输各种信号。专家会检验确认:该转台能满足地球流体动力学,海洋和大气环流等模拟实验研究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72.
渤海、黄海、东海AVHRR海表温度场的季节变化特征   总被引:28,自引:9,他引:28  
海表温度场表征了海洋热力、动力过程和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它不仅是研究海面水汽和热量交换的一个重要物理参数,也为海洋环流、水团、海洋锋、上升流和海水混合等海洋学课题的研究提供一种直观的指示量.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工作者在历次海上观测和台站资料的基础上,对渤海、黄海、东海表层温度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研究[1~4],并绘制了系列的水温气候图集.这些研究成果对认识黄海、东海海域的平均海表温度场的分布、变化以及相关物理海洋现象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3.
利用TOGA—COARE计划的强化观测资料,对《实验3号》科学考察船第一和第二两个航次期间暖池区内感热、潜热和海面净热通量、动量通量和混合层深度、SST变化进行计算和初步分析。指出:上述各量都存在明显的季节内时间尺度变化。从对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出:SST的变化与垂直混合、潜热输送和云对短波辐射的调节作用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可以认为,海洋SST季节内时间尺度的变化可能与大气的动力和热力强迫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74.
在温跃层深度存在空间变化的条件下,建立约化重力热带海洋波致环流动力学模型。根据模型,热带海洋波致环流可看作是“广义地转运动”;波致子午向水体输运方程具有和Sverdrup输运方程相似的形式;特别是波致环流对赤道准定常流系的“正负”贡献受制于温跃层深度的空间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75.
依据TTO(TransientTracersintheOceans)现场观测资料,对TTO-LEGI区水团分布及水体积输运量做了客观分析,使用过方法给出了较合理的、定量的水体积输运量估值.计算表明在TTO-LEGI区上水层存在向极地的水体积输运,下水层存在向赤道的水体积输运。  相似文献   
76.
以英国 OCCAM(The Ocean Circulation and Climate Advanced Modeling Project)全球环流模式的 1 994年计算结果作为初始场和边界条件 ,用 POM模式 ,对东中国海黑潮季节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 ,特别注意了海水运动的混沌特点和质点移动轨迹。研究结果表明 :东海黑潮区地形引起的黑潮流剪切是导致混沌的主要原因 ;东海黑潮区混沌运动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黑潮主轴区基本是输运的屏障区。  相似文献   
77.
三维海洋溢油预测模型的建立(英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提出一个海洋溢油三维物理归宿和输运的动力学综合模型。该模型包含了一系列的数学公式来描述对流、湍扩散、表面扩展、铅直扩散、乳化和蒸发过程。每一公式的建立是独立的并且与相关过程、环境和其它参数相联系。该模型需要输入流场作为输运的媒介 ,这可从感兴趣区域的三维潮和风驱动的流体动力学模型获得。模型用来预测和后报溢油在海洋环境中的归宿和输移 ,可为溢油应急反应和环境影响评价服务。  相似文献   
78.
集中程度函数及其初步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集中程度函数用于标定要素场时空分布的集中特性.该函数的特性及其可应用性得到了论证.从它在海洋和大气科学的初步应用中,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各海域风暴的发生都有明显的季节集中性,风暴频繁发生的时间(盛行月)与地理位置有很好的对应,即,一年中,该盛行月所在位置在热带海域沿逆时针方向转一周.SST廓线和云在一年中的集中特性很相似.风暴发生越频繁,SST廓线和云越集中(越可能出现洪水).也许表明SST及其分布对云的形成起重要的作用;而且风暴的产生有利于云的集中.  相似文献   
79.
In this paper,we characterize the North Yellow Sea (NYS) water masses in summer by analyzing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data surveyed in 2006.The Liaonan Coastal Water is characterized by low salinity westward and southward flow paths.The westward path flows parallel to land,turns to the south,then to the southeast adjacent to the mouth of the Lüshun River,where it mixes with other coastal water directly to the southwest.It becomes the main source of low salinity water in the deep water area west of 123°E.The...  相似文献   
80.
赤道海洋波致Lagrange余流的弱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及其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一个连续层化赤道海洋波动的弱非线性动力学系统,推导并建立了由最低阶Lagrange余流体现的包含波致、风生等效应在内的热带海洋余环流基本方程组,经分析发现,零阶赤道以动自身的非线性耦合可产生一阶余流,其量级对于热带上层海洋准定常环流而言是不可忽略的。波致环流的产生紧缩联系于Lagrange轨迹运动与波流的非线性耦合效应,所导出的最低阶赤道波致Lagrange余 一般解具有与零阶波动不同的垂直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