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34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4 毫秒
21.
利用优化方法求算Van Genuchten方程参数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单纯形调优法,拟合描述土壤水分运动特征曲线的Van Genuchten参数。该方法可广泛地用于不同弯曲程度Van Genuchten方程曲线的拟合求参,拟合精度高,另一方面也表明Van Genuchten方程的线性选配适当。此外,算法程序用VB语言编写,实现了参数初值实时修改、多种数据格式输入输出和实时图形结果输出等多种友好人机界面功能,方便易用。  相似文献   
22.
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分布式模型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参考作物蒸散量计算模型的参数(气压、辐射)进行地形(坡度、坡向和高度)校正的基础上,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建立了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区域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分布式模型.并以内蒙古半干旱鄂尔多斯高原沙地区(面积为114km2)的考考赖沟流域为例,计算了该区参考作物蒸散量的空间分布.参数校正前后的计算结果比较表明:参考作物蒸散量在受地形影响的情况下,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性,且这种变异程度随模型空间分辨率的降低而减小.模型的建立与实现提高了区域蒸散估算的精度,对于区域水分平衡研究和分布式地理模型以及沙质荒漠化防治模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
西北干旱区退耕还林(草)后水土资源开发的优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在综合分析以往水土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实施退耕还林后西北干旱区水土资源开发的基本思路。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建立了以土地利用、植被变化对地下水影响为主线的数据模型,并预测了在水土资源开发的现状模式下,流域水土资源的变化。所建模型概念明确,形式简单,所需资料容易获得。以民勤绿洲为例,把土地利用的影响作为源汇项处理,根据土地利用模式对地下水时空变化影响的分析结果,提出了兼顾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两方面效益,以绿洲水土资源利用矛盾最小为核心目标的水土资源开发模式。以新疆三工河流域为例,把植被变化的影响作为源汇项处理,根据植被变化对地下水时空变化影响的分析结果,提出了兼顾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两方面效益,以重点调控绿洲内部垂向水分消耗、合理控制地下水开采为核心目标的水土资源开发模式。上述研究范例,从理论上解决了水利和水文地质部门长期以来有关地表水和地下水到底如何开始才算合理的争论,也证实了上述水土资源开发模式不但在经济上合理,而且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4.
预测农田水分渗漏和氮素淋失的两种模型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田间试验为基础,分别用平衡模型和动力学模型计算了3个小区农田水分渗漏量和氮素淋失量,并对其结果进行了比较,平衡模型计算的水分渗漏量为191~202mm,氮素淋失量为38~63kg·N/hm2;而用动力学模型计算的水分渗漏量为168~234mm,氮素淋失量为27~53kg·N/hm2。造成结果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平衡模型没有考虑向上的水流和非饱和流;而动力学模型同时考虑了二者。动力学模型需要大量的田间实测资料,主要应用于农田氮素循环、定量评价水氮资源利用率、优化水肥管理措施等方面。平衡模型仅需要非常少的资料,就能够得到农田水分渗漏量和氮素淋失量,这对精度要求不太高的农田水肥管理来说,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25.
土壤发生性碳酸盐碳稳定性同位素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无机碳库比有机碳库大2~5倍,无机碳库及其周转在该地区土壤碳平衡中具有重要意义。土壤发生性碳酸盐是土壤发育过程的产物,与岩生性碳酸盐溶解/沉积平衡、土壤有机碳分解CO2的再转化密切相关。发生性碳酸盐碳稳定性同位素主要由土壤CO2的碳同位素组成决定,可以用描述不饱和层气体质量传递的扩散—生成模型模拟。在土壤碳酸盐体系(土壤CO2(g)、碳酸盐和土壤溶液)处于同位素平衡状态时,根据生物过程产生的分子扩散以及碳酸盐化学平衡反应的分馏模型,发生性碳酸盐δ13C值比有机质δ13C值大14‰~16‰。扩散—生成模型和/或分馏模型可以用于鉴定和定量化分散态发生性碳酸盐组分、区分土壤碳酸盐悬膜上发生性碳酸盐的比例,并可用于定量评价土地利用管理措施对碳酸盐溶解/沉积平衡的影响,这在全球碳循环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
以田间试验为基础,采用土壤水动力学模型,分别以自由排水、负压水头和地下水埋深三种情况作为下边界,模拟计算了灌溉农田1998年10月-2001年9月期间2 m土体的水分渗漏情况。采用地下水埋深下边界时所得到的剖面分层土壤含水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都比较吻合,而采用自由排水和负压水头下边界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通过与定位通量法估算的水分渗漏动态及累积渗漏量做进一步比较,发现采用地下水埋深下边界时其水分渗漏的动态变化趋势与定位通量法基本一致,因此模型采用地下水埋深作为下边界比较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7.
川滇及周边地区地壳横波衰减的成像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由149个台站记录的中国地震年报、四川和云南区域地震台网观测报告的5897个近震的27530条横波振幅与周期资料,反演得到川滇地区及周边的地壳衰减Q0值(频率为1 Hz时的Q值)空间分布图像、台站的场地响应以及由于介质衰减不同造成的震级偏差.结果表明,川滇及周边地区的地壳横波衰减Q0值在200~600范围内变化,平均值为400,横向变化显著.在川西-滇西北-保山地区、云贵交界-昆明-思茅地区以及海原-祁连、汾渭和东昆仑等活动块体边界带的Q0值明显较低,这些地区地震和构造活动相对活跃;而构造相对稳定的四川盆地、马尔康块体、桂西滇东断块以及鄂尔多斯、秦岭-大别等地区的Q0值则明显较高.此外,川滇地区大多数台站的场地响应都在1附近,仅有少数增益或衰减较大,达到2倍左右,且其分布无明显规律性.该区观测报告给出的大多数地震震级偏差不大于03,但也有少数震级偏差达04,其分布与介质品质因子Q0值分布相关,说明震级测定可能受地壳介质衰减横向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所谓复合函数法是指利用由磁异常的水平和垂直分量构成的的复合磁异常,或由其相应的梯度构成的复合磁梯度异常的振幅与相位函数,对磁异常进行解释的方法.Rao D,Atchuta曾提出过利用复合梯度解释磁异常的方法,不过仅限于解释厚板的磁异常.作者试将其推广和扩充,将复合梯度与复合异常归并成统一形式,并命名为复合函数法.整理成更为简洁的形式,便于用计算器计算,使之普遍地适用于二度体的异常解释.  相似文献   
29.
区域浅层地下水埋深和水质的空间变异性特性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华北冲积平原曲周县的139个观测点取样分析,测定了其浅层地下水埋深、地下水含盐量以及硝酸盐含量。应用地质统计学的方法对所取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埋深服从正态分布,地下水含盐量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硝酸盐含量既不服从正态分布也不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并且按一定的精度和置信水平确定了这三项的合理取样数目。通过半方差函数分析,发现这三者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空间相关性。采用Kriging方法对未测点进行了估值,绘制了等值线图,这对于合理利用浅层地下水资源、防治土壤的次生盐渍化及地下水的硝酸盐污染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0.
在系统总结白云铺铅锌金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湖南新邵白云铺矿区矿石铅、硫、氧同位素特征以及流体成分特征、成矿温度等,结合区域内大中型铅锌、金矿床的研究成果,从矿质来源、成矿流体来源、成矿作用等方面探讨了本矿区铅锌矿和金矿的矿床成因类型,并建立了成矿模式。研究认为,白云铺铅锌矿床为地台阶段形成的同生沉积改造层控型铅锌矿床,白云铺金矿为中低温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研究成果可为该区的找矿勘探及成矿作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