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质学   31篇
综合类   8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周世全  丁莉 《矿产与地质》2004,18(2):173-175
河南西峡-淅川一带的墨绿玉矿床,为蚀变的超基性岩类,分别产于北、南秦岭褶皱带内,矿体呈脉状、透镜状,分布于岩体的边部、中部,矿石类型主要有蛇纹岩类及次闪石-蛇纹岩类,矿床属热液交代变质矿床。原料及产品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安皋紫水晶矿位于北秦岭造山带东段,矿体主要产于加里东晚期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体或片麻状花岗岩中,受构造、围岩和热液控制明显,另有少量次生富集于上更新统—全新统残坡积及冲积、洪积砂砾石层中。矿脉(体)类型主要有含晶石英脉、蚀变破碎带和残坡积型三种,以后二种较为重要。紫水晶以其晶体粗大,晶形完整,质地纯正无杂或少绵,光泽、透明度好,颜色艳紫为主要特色。晶体直径一般3~7cm,最大达14cm,长度一般3~14.5cm,以六方短柱状为主,长柱状较少,呈单晶或晶簇产出,颜色呈紫色至褐紫或深紫色。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位于东秦岭造山带核部的五里川盆地内的红层为一套具磨拉石建造特点的粗碎屑红色岩系,根据其中所含的恐龙蛋化石和同位素年龄资料以及少量孢粉,盆地发展演化史等综合分析,红层时代归属晚白垩世早期或中-早期较为合适,按照“中国地层指南”的规定,建议该红层使用朱阳关组一名,停止使用马家村组,高沟组及三湾,桑坪,黄沙三组等名。  相似文献   
14.
位于河南西南部的东秦岭造山带,在后造山阶段形成了一系列NW—SE向的中、新生代地壳表层断陷盆地,堆积了一套类磨拉石红色建造,含有丰富的恐龙蛋化石。盆地两侧或一侧都有长期活动的大断裂控制,具有走滑、逆冲性质。盆内发育不同规模的舒展褶皱或突起,断层以正断层为主,规模较小,方向分散。盆地发展经历了燕山(Ⅲ-V幕)和喜山旋回两个阶段,构造应力场以总体挤压、局部拉伸为特征,且经历了多次挤压、拉张交替转化。  相似文献   
15.
河南西峡盆地恐龙蛋化石及略论恐龙绝灭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峡盆地晚白垩世红色陆相碎屑岩系地层中(包括高沟组、马家村组、寺沟组),产有类型多、数量大、成窝性好的恐龙蛋化石。已发现有7科8属10种。自下而上,恐龙蛋的种类、数量、含蛋层数、蛋窝均大幅度地减少,由高沟组内5科67种,约10层含蛋层,至寺沟组内仅存1科1属2种,含蛋层为2层。恐龙绝灭原因的研究,已有30种以上的学说或观点,但这些观点都不能圆满地解释恐龙的绝灭问题。恐龙的绝灭应该是多因素的,既有地外的灾变,又有地内,生物本身生理的因素。在内、外因等诸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恐龙才有可能绝灭。  相似文献   
16.
方城独树镇黄石山砚石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南缘,产于中晚元古代洛峪群下部崔庄组中上部,砚石为泥质板岩、粉砂质(砂质)泥质板岩.砚石主要类型按颜色、岩性和矿物成分,分别可划分为4类、5类,砚石品种可分为8种.矿床成因属浅变质与陆相-浅海相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17.
燕山运动是我国东部的一次强烈而重要的构造变动,在河南南部形成了一系列坳陷、断陷,堆积了一套特殊的类磨拉石沉积建造,发育强烈的褶皱和断裂,并有大规模的岩浆喷发和侵入活动,蕴含了丰富的矿产。燕山运动可分早、晚两期5幕,各幕强弱表现不同。早期Ⅰ、Ⅱ幕主要发生在大别山一带,以隆升与小规模岩浆侵入活动为主;晚期Ⅲ幕以火山活动局部发育岩浆侵入活动为特征;Ⅳ幕为断裂、岩浆活动发育,是重要的成矿期;Ⅴ幕使盆地由断陷转入坳陷发育阶段,造成白垩系与三叠系之间普遍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分析认为,燕山期发生的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及印度板块对中国的推挤,使中国东部始终处于一种以挤压为主局部拉伸的构造应力场中。  相似文献   
18.
河南西峡盆地恐龙蛋化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峡盆地恐龙蛋化石十分丰富,目前已有7科9属18种,主要产于高沟组、马家村组中,含蛋层约有20层,密集区与冲、洪积扇群的分布基本一致,具有种类多、密集分布、多种埋藏形式、完好的原始状态、古生态内涵特征丰富等特点,根据地层、沉积、岩相、古地理、蛋化石埋藏情况等,对恐龙蛋化石类型、埋藏方式、分布、蛋壳矿物、化学成分、碳氧同位素组成、蛋窝和蛋的排列、产蛋方式、密集原因等作了深入分析,并对DNA、胚胎检测作了简述。建议建立“国家级恐龙蛋化石地质古生物遗迹保护区”,进而争取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9.
河南恐龙蛋化石组合类型及其地层时代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恐龙蛋化石在河南省 10余个盆地中纵向上的分布特点 ,结合孢粉、轮藻、介形类、岩石同位素年龄及产蛋盆地的大地构造发展演化特征 ,研究认为其代表的地层时代为晚白垩世 ,并提出了 3种不同的蛋化石组合类型 ,进一步“三分”上白垩统 :即下部组合为长圆柱形蛋、蜂窝蛋、树枝蛋、网格蛋 ;中部组合为椭圆形蛋、副圆形蛋、树枝蛋 ;上部组合为长形蛋、巨形蛋 ,分别代表晚白垩世早、中、晚 3个时期  相似文献   
20.
豫西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高铝矿物资源产地,含矿层位为秦岭群。矽线石矿赋存于高温中压(部分低压)变质相系的一个特殊岩性组合──孔兹岩系中。矿床类型为区域变质型和接触变质型。区内矽线石矿产资源量大,采选条件较好,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