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质学   21篇
综合类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地热资源,目前主要利用的是地下热水,是集"热、矿、水"三位一体的综合资源,是既清洁又可再生的能源.在能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前景更加广阔和重要.通过对我国著名温泉形成与控制条件的分析,探讨深部地下热水异常的形成机制,介绍了地下热水异常的普查标志和普查方向,为提高地热(水)资源勘查的准确性提供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交通闭塞和能源短缺是制约西藏经济发展的两大障碍,阐述了发展"一江两河”地区经济的重要性.提出了在修建青藏铁路后,再修建雅鲁藏布江铁路的必要性,并对修建该铁路的可行性和困难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玉龙矿带中斑岩铜矿的控矿因素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周宜吉 《地质论评》1980,26(4):357-361
玉龙斑岩铜矿带(下简称矿带)北起恒星措,南至老然。南北长200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在4000平方公里的面积内,发现了多个斑岩铜矿床和矿点,见图。本文仅对矿带中斑岩铜矿的控矿因素和成因提出不成熟的看法,错误难免,敬希指正。  相似文献   
14.
高家边组泥页的地层及地理分布特性决定这一尚未被充分认识和利用的矿产资源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较系统的研究和工作,认为该泥页岩有可能成为不占用耕地,不破坏林木,不影响山区和不污染环境的新型粘土资源,从而成为矿业开发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5.
矿床在空间上的分布体现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受断裂构造格架的控制,在一些地区矿床沿水平方向具有等间距分布规律,并成为重要的找矿线索.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矿床分布的海拔高度或埋藏深度大致相近,称之为矿床的等高度分布.这一垂向上的分布规律在苏南地区表现得十分明显. 江苏南部地处长江中下游金属成矿带东段.区内拥有的13个大中型内生金属矿床(区)所在地的最高山峰和矿体顶点或其最高出露点的海拔高度相近,涉及的矿种有铁、铜、钼、铝、锌、银和硫铁矿.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从矿化的垂直深度还是矿床的埋藏深度看,金矿床都是突出的代表. 世界上最大的南非维特瓦特斯兰德金铀砾岩型矿床的开采深度达地表以下3600多m,钻孔穿透的最大深度为4600m.苏联学者涅克拉索夫研究了深延金矿的一般特征和类型.除苏联外,他统计的开采深度达1 km和更深的金矿床有30个.其中一半是产于绿片岩系和角闪石化陆源-火山岩系中的矿床,其特点是矿化深度大(平均1600m)、金储量大(平均367t),而且每加深1 m,金储量可增加0.12t.这类深度大、储量大、矿化又相对稳定的金矿的开采也较简单,因而是最有远景的金矿类型之一. 我国在深部金矿的研究和普查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以栾世伟教授为首的小秦岭金矿深部矿化特征课题研究小组,经过4年的工作,得出了小秦岭金矿深部远景储量大于现在保有储量的可喜结论.江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交通闭塞和能源短缺是制约西藏经济发展的两大障碍,阐述了发展“一江两河”地区经济的重要性,提出了在修建青藏铁路后,再修建雅鲁藏布江铁路的必要性,并对修建该铁路的可行性和困难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试论玉龙斑岩铜矿带内矿床的蚀变和矿化分带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周宜吉 《矿床地质》1985,4(2):23-30
西藏东部玉龙斑岩铜矿带(以下简称矿带),由玉龙、马那松多、多霞松多、莽总和扎那朵等已查明的矿床及一系列有远景的待查矿点组成的,该矿带,系我国目前所知较大的斑岩铜矿带。笔者曾在玉龙矿带进行过十余年地质工作,现将个人对矿床蚀变和矿化分带之浅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铜矿的勘查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是我国最重要、最紧缺的矿产资源之一。在分析我国铜矿资源的严峻形势后,提出铜矿勘查的主攻方向是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带、次为荒漠区普查及老矿带(区)挖潜。在具体的普查工作中,注意矿种、矿床成因类型单矿向矿带(田)及小矿向大矿的“转化”,以扩大普查效果。为弥补铜矿勘查资金的严重不足,应实施金铜并举、以金养铜的普查方针。  相似文献   
20.
何处是天下第一峡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宜吉 《江苏地质》2000,24(3):187-191
峡谷系指坡深度大于宽度的山谷。它通常发育在构造抬升和谷坡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段 ,当地面抬升速度与下切作用协调时 ,最易形成峡谷。河流下切作用形成的谷地就断面形态而言 ,可分为较平缓的“U”形谷和陡峻的“V”形谷。“V”形峡谷是最雄奇与神秘的自然地理景观之一 ,往往成为探险和旅游的热点。1 世界四大峡谷的较量发源于美国南落基山西坡的科罗拉多河 ,流经美国大盆地和科罗拉多高原 ,从墨西哥东北角注入加利福尼亚湾。由于河水深切高原 ,在鲍威尔湖口至米德湖口段形成长约 370km ,极值深度 2 113m的大峡谷而一直被尊为世界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