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水系沉积物、土壤等试样用HF-HCl-HNO3-HClO4混酸消解后,以8%(v/v)HNO3溶解于渣,建立了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La,Y,Ba 3种微量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方法。方法测定限(μg/L,10SD)为:La 6.0,Y 1.0,Ba 1.0。精密度(RSD%,n=11)为:0.20~1.50,经国家一级地球化学标准物质的分析验证,结果与标准值吻合,该方法现已用于区域化探试样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明长城遗址是与丝绸之路沿线赋存环境相统一的开放系统,遗址的病害表观、时空演化受环境因素影响显著。调查丝绸之路遗址区的气候特征和地质地貌、地震活动等环境特征并选取具有差异性环境特征的典型遗址,通过史料查阅、野外考察和室内分析测试,结合遗址区环境特征和建筑形制、土体性质研究各类病害在不同因素影响下其表观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验证各类病害形成与发展的存在性,进一步揭示病害演化机制,为防治和监测病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参考,提出在遗址加固保护中应基于各类病害的表征及机理有的放矢地设计全面的保护方案,这对土遗址的长期保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郗山稀土矿进行实物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对该矿钻孔岩心进行高光谱扫描,利用光谱诊断特征进行蚀变矿物识别,识别出热液蚀变矿物主要有蒙脱石、伊蒙混层、伊利石、高岭石、碳酸盐矿物、金云母、绿泥石、白云母、蛋白石、石膏等,其中与稀土矿化关系密切的主要为金云母、绿泥石,总结了蚀变分带特征,提取主要蚀变矿物的光谱特征参数,实现主要蚀变矿物在钻孔垂向上的半定量表达。对主要蚀变矿物各自特征峰位置进行特征峰位移统计,发现主要蚀变矿物各自特征峰位移明显区域与矿化(矿体)段(热液蚀变带区域)具有良好对应一致性。其中,Al-OH峰位,即2200nm特征峰位置(Pos2000),在2190~2220nm之间进行“漂移”,且普遍大于2205~2210nm部位能准确指示热液蚀变带区域,可用于指示成矿环境,确定找矿方向及预测找矿,是郗山矿区稀土矿体找矿的又一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