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65篇
海洋学   48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91.
本文针对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特别是针对含水地质结构的模型试验中土压力测量的不足,利用光纤光栅体积小、易封装、防水抗腐蚀、防电磁干扰等特点,基于短栅距光纤布拉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 FBG)设计了适用于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微型FBG土压力传感器。采用有限元力学仿真对传感器的膜片尺寸、传感器厚径比进行优化,得到传感器在0~1MPa土压力测量范围内,直径20mm、高度为0.2mm的圆平膜片灵敏度高且不易造成FBG光谱畸变,厚径比为0.16(H:4mm/D:25mm)的传感器测量结果更可靠且对被测岩土介质影响较小。标定试验表明,传感器在0~1MPa压力范围内具有很好的重复性与一致性。将该传感器应用于海底隧道模型试验,监测隧道开挖过程的围岩应力释放规律,该传感器很好地监测了隧道从迅速失稳到逐渐稳定的变化过程,从而证明了设计的微型FBG应用于模型试验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2.
选取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白云迁移峡谷群中典型陆坡限制型峡谷为研究对象,利用重力活塞样在峡谷头部晚更新世-全新世沉积地层中揭示出了5个泥质砂层,其砂粒成分包括石英、生物碎屑和较高含量的有孔虫。研究发现,这些富有孔虫砂层不仅表现出底部侵蚀、定年倒置等重力流沉积特征,也表现出了明显的牵引流特征,包括:1)累积概率曲线图与C-M图显示砂层中的粗粒沉积物表现出滚动搬运过程;2)滚动和悬浮组分颗粒分选性较好;3)部分位置可见顶、底岩性突变面和双向交错层理。综合以上证据认为,南海活跃的深水底流对先期重力流沉积的改造可能是形成这些砂层的内在机制。同时,结合三维地震揭示的峡谷内沉积物波以及南海现今水流实测数据,认为峡谷内改造沉积物的底流主要来源于活跃的内波内潮作用,而砂层层理厚度的周期性变化与浮游有孔虫的大量富集可能均是该过程的直接体现。  相似文献   
193.
白刺灌丛沙堆形态与沉积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白刺灌丛沙堆在我国西北干旱区分布广泛,但对其的研究程度较低.选择沙漠、戈壁和荒漠草地三种生境下发育的白刺灌丛沙堆,通过典型样方(100 m×100 m)调查和采样分析,探讨了沙堆形态、沉积物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在三个样区,沙堆总底面积和总体积从小到大依次为戈壁、沙漠、荒漠草地,沙堆密度从小到大的顺序为荒漠草地、沙漠、戈壁,表明植物生长状况和沙源是控制沙堆单体规模的主要因素.沙堆形态参数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三种生境下沙堆水平尺度与高度之间存在良好的二次多项式相关,且目前的沙堆尚处在垂向增长阶段.灌丛沙堆沉积物粒度组成以细砂为主,其粘土、粉沙和粗砂含量均少于丘间地,表明灌丛沙堆沉积物属短距离风力搬运、分选产物.沙堆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由迎风坡脚至背风坡脚趋于变细,由沙堆顶部垂直向下至底部趋于变粗但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4.
西安地铁双线隧道地表沉降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西安地铁留核心土、上下半洞开挖、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与水平钢撑锁脚的钢拱架和挂网喷层支护的饱和黄土隧道,根据现场地面沉降监测数据,分析了隧道右线、左线掌子面间隔30m开挖过程中洞顶地表沉降变形的历时变化规律,以及左、右线单洞沉降槽和双线沉降槽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洞顶地表沉降变形可以划分为初期沉降变形、右线开挖主变形、左线开挖主变形及沉降变形稳定4个阶段;左、右线单洞沉降槽和双线沉降槽均可用高斯分布曲线拟合。基于沉降槽Peck公式及O’Reilly和New最大沉降与隧道埋深的关系,得到了饱和黄土隧道单洞与双洞地面沉降槽的宽度和最大沉降,以及右、左线隧道先后开挖单洞的沉降槽宽度比和最大沉降比。考虑双线隧道洞间距、左右洞先后开挖地层松动相互影响以及围岩饱和黄土固结变形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饱和黄土隧道双洞开挖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预测模型,验证了该预测模型应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5.
中牟县雁鸣湖湿地是郑州黄河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完整的新生湿地、独特的黄河文化、良好的生物多样性、珍稀的鸟类物种和奇特的鸟类景观等自然资源使其旅游价值极高。通过对雁鸣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研究,提出了资源开发、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96.
<正>2004年3月30日,在"十送红军"的音乐声中,李荣江同志戴着大红花,从台州市政府广场出发,来到了我们干江镇垟岭村担任起了农村工作指导员。老李说,在来垟岭之前,他自己翻看了地图,得知垟岭村是在一个偏僻的山头,当时心里确实有点沮丧,  相似文献   
197.
基于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采用水体指数法和相关分析法,分析1988—2018年那曲市双湖县其香错湖泊水域面积变化及原因。结果表明:该湖泊近31 a内水域面积呈显著增长趋势(R2=0.88,P < 0.001),31 a内增长了33.37 km2,增长率为18.03%;从空间上分析,其香错在近31 a内湖泊面积不断向四周扩展,其中在东、西方向和北部变化尤为显著。湖泊所在区域年平均气温呈增加趋势,蒸发量显著减小,冻土深度也明显减小。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引起湖泊补给水源的增加和湖泊水容量的增大,最终导致湖泊面积持续上涨。  相似文献   
198.
某些实验室滑动模型发现,滑动的临界量(或速度)在动力断裂开始之前需要越过一个成包体。这个包体在发外推到地震时被认为是很小的并且这种前兆滑动是检测不到的。Ohnaka(1992,1993)曾提出一个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由前震废划了一个成核形成动态破裂的准静态滑动生长区域,这个区域可以足够大(直径约10km)到可检测,这对地震短期预报是有用的。1992年兰德斯地震(M7.3)有明显的胶震序列,它离Pinfo  相似文献   
199.
库.  AK 柏美祥 《内陆地震》2000,14(2):176-191
在现代以地震作用为标志的时期地球继续发展演化?内部和外部能源对地球的形成和发展从根本上起了重大作用。在整体作用下,地球演化和发展的过程与构造和物质的改造同时发生,并在地质环境物理性质的变化上有所反映。这样一些变化是震源区与地震前兆的形成依据。  相似文献   
200.
多传感器不同分辨率遥感数字图像的尺度转换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针对日益增多的多传感器不同分辨率的遥感数字图像数据,提出其综合利用和尺度转换的有效方法。其中,作为尺度上推 (scaling-up) 技术,本研究选择IHS和小波分解变换两种数据融合方法,应用Landsat ETM+数据和IRS-1C数据进行了实例研究。发现: IHS方法操作简单,对两种待融合的图像的像元大小和像元数 (bit数) 的依赖不是很高,而对原始图像光谱信息的依赖很高,因此适用于不同传感器之间的数据融合上,其缺点就是不能够更多的保留原始多光谱数据的光谱信息。小波分解变换 (WD) 方法可以很好地保留多光谱传感器的所有光谱信息,但是在重采样中对两种待融合的图像的像元配准的要求很高,因此比较适合于对同一传感器的多光谱数据与全色光谱数据的融合上。作为尺度下退 (scaling-down) 技术,通过探讨将札幌野外实验站点数据镶嵌到高时间分辨率遥感图像的问题,提出像元级尺度扩展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对NDVI图像进行扩展时出现混合像元的识别方法。应用AVHRR, MODIS, ETM+和ASTER的NDVI图像数据进行了像元尺度的扩展研究。得出: 对不同传感器的不同分辨率的数据之间进行像元级的尺度扩展后,能够较好地识别出不同地物的分布边界,较好的分辨混合像元,因此其结果可用于对不同地物分布特征的分类研究或土地覆盖变化中的时间序列变化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