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海洋学   37篇
综合类   1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pH及摄食后不同时间扁额原细首纽虫蛋白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扁额原细首纽虫蛋白酶活力在pH为3和10时出现2个峰值,酸性条件下其蛋白酶的活性明显高于碱性条件.在20~80 ℃温度范围内,纽虫酸性和碱性蛋白酶活性表现出2种不同的变化趋势.酸性蛋白酶活力在50 ℃达到最大值;而碱性蛋白酶活力在40 ℃达到最大值,50 ℃酶活性急剧下降,对高温比较敏感.扁额原细首纽虫在摄食后,酶活力有明显变化,酸性蛋白酶在摄食后2 h达到最大值,之后下降,摄食后8 h达到最低水平,之后又有所回升.而碱性蛋白酶活性在摄食后8 h达到最大值,16 h后维持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2.
A new monostiliferous hoplonemertean, Psummamphiporus microocelli sp. nov., is described. It differs from the single species of genus Psammamphiporus, P. elongatus, in being without a frontal organ and cephalic furrows, the stylet basis being conical rather than cylindrical.  相似文献   
13.
三株海洋酵母投喂海湾扇贝幼贝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球等边金藻组成的日饵为对照组,用MY3德巴利酵母、MY32克鲁维酵母、MY33虫道酵母分别以比例25%,50%,75%,100%替代金藻组成日饵投喂海湾扇贝幼贝30d.结果显示投喂MY3比例为25%,50%2组的日均生长率分别为对照组的96%,89%;投喂MY32比例为25%,50%2组的日均生长率分别为对照组的98%,91%;投喂MY33比例为25%,50%2组的日均生长率分别为对照组的102%,98%.3株海洋酵母比例为25%,50%,75%的各组存活率都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4.
在温度为22±1℃ ,盐度为28,硝酸钠浓度分别为75,375,750,1125,1500,1875mg/L的条件下 ,用F/2培养基对青岛海洋大学微藻种质库保存的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tricor-nutum)MACC/B226进行培养 ,测定了生长及脂肪酸组成。实验结果表明 ,在硝酸钠浓度为1125mg/L时 ,三角褐指藻相对生长率最高。在75~375mg/L之间二十碳五稀酸 (EPA)含量随着硝酸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在375~1875mg/L之间EPA含量变化不大 ,在1875mg/L时达到最高值 (占总脂肪酸的12.6% )。  相似文献   
15.
利用盐田卤水池塘养殖卤虫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8年和1989年,作者在山东省盐场利用盐田卤水池进行了卤虫池塘养殖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微藻培养试验、卤虫群体生长能力试验和间捕法养殖卤虫试验。通过试验在6个投饵池塘获得的鲜活卤虫产量为423.5—551.0公斤/亩(平均491.6公斤/亩),在4个不投饵池塘获得的产量为240.5—299.5公斤/亩(平均272.3公斤/亩)。本文报告了以上三个试验的内容和结果,并对卤虫养殖中出现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1980年至1987年在武汉市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类养殖场采到一种寄生于草鱼(Ctnopharyngodon idellus)腹腔中的线虫,经鉴定为契氏斯线虫(Skrjabillanus schiginiTikhomirova et Rodometova,1975),系国内新记录。只发现雌虫,体长14.50—21.80mm(n=3),体宽0.05—0.07mm(n=3)。食管长0.34—0.50mm。头部具一对大的化感器。尾端具三个角皮突起。神经环距头端约0.16mm(n=1)。子宫占据整个假体腔,阴门距头端1.21—1.75mm(n=2)。子宫内幼虫长0.14—0.16mm,宽约0.01mm(n=5)。作者所采标本较和(1975)原始描述(11.5—15.0mm长,0.028—0.035mm宽)为大,寄生部位亦不同。本种已发现分布于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和中国武  相似文献   
17.
角毛藻属(7株)总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温度为25±1°C,盐度为28的条件下,用F/2培养基对七株角毛藻(Chaetocerosspp.)进行培养.在指数生长期末期进行收获.测定了七株角毛藻的总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其主要脂肪酸为14:0(3.0-24.92),16:0(8.2-28.5%),16:1n-7(16.0-42.3%)和20:5n-3(4.2-10.42),其中B13的20:5n-3含量最高,占总脂肪酸的10.4%  相似文献   
18.
微藻异养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微藻作为水产动物的活铒料,在水产养殖中一直有着广泛的应用.很多微藻营养价值高,且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既是海洋药物的潜在来源, 也是人类优质的保健食品(Vincent,1969,Schwarz et al,1995).  相似文献   
19.
李应东  孙世春 《海洋与湖沼》2014,45(6):1353-1358
本文研究了去头术和外源褪黑激素对香港细首纽虫(Cephalothrix hongkongiensis)性腺发育的影响,并对褪黑激素合成酶HIOMT进行了Western blot测定和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结果表明,去除头部可快速诱导香港细首纽虫的性腺发育,处理40天后配子完全成熟,而对照组(完整个体)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均未发现性腺。这说明香港细首纽虫头部具有抑制性腺发育的物质(激素)。外源褪黑激素对香港细首纽虫的性腺发育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Western bolt结果显示,在38k Da处有阳性条带;免疫组织化学定位发现,脑神经节的几个神经细胞有阳性反应,说明香港细首纽虫的脑神经节中存在HIOMT,具有合成褪黑激素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异硫氰酸苄酯(BITC)的抑菌试验表明:BITC对3种海洋细菌(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T108株,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E204株和异单胞菌Altermonas.sp.E113株)的完全抑制浓度分别为4.0,1.0和2.0mg/L,50%抑制该3种海洋细菌生长(相对生长率)的浓度分别为2.67,0.37和0.44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