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1999年与2003年我国北方地区夏季气温异常原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1999年与2003年我国北方地区夏季气温的变化特点和同期大气环流主要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夏季气温变化有明显的年代际特征,这一特征与亚洲上空大气环流的年代际变化紧密相关,表明我国北方地区夏季气温异常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或许是缘于气候年代际变化。2003年夏季中高纬环流形势呈两槽两脊的配置,与近十几年气候态分布刚好相反,因而从气候年代际变化的特征来看,2003年为预示年代际气候转型的征兆。  相似文献   
12.
李向红  孙莹 《广西气象》2000,21(2):9-11
以国家T106产品的物理量报场为基础,选取能反映降水的动力、热力特征的单因子场和组合因子场,对桂林市13个站的降水逐站进行分级并相应模型,再用当日数值产品用相似离度法确定最短相似距离,作出当天的逐站降水级预报,并以Windows98为工作平台,以图形和文本2种方式直观显出来。  相似文献   
13.
在阐述三江源区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生态环境质量降低驱动因素的基础上,认为三江源区生态重建工作意义重大,并就生态重建工作要点和最终目标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广西地区一次强冰雹过程形成机制分析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MM5数值模拟资料和多普勒雷达产品,对广西北部2006年4月9~10日的一次强冰雹过程进行动力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强对流过程发生前期存在的暖干盖,为对流有效位能CAPE的积蓄提供了有利条件。中低层风切变的增加,促进了高低层能量的交换,揭开暖干盖,触发了强对流的爆发。高层位涡的向下输送,引起了低层涡度的变化,形成了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使得强对流过程得以维持和发展。强对流风暴强中心位于500 hPa以上,低层存在弱回波区,风暴中心的上升从低层到高层发生倾斜,并且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相似文献   
15.
刘俊卿  曹书文  孙莹  王炜 《岩土力学》2006,27(Z1):993-996
求解了无拉力双参数地基上厚、薄板受任意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和板的脱离问题。从板-地基接触系统的分区广义势能泛函出发,通过建立和分析板单元区、地基单元区和连接板-地基的接触单元区的势能泛函,给出求解无拉力双参数地基板受任意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的分区广义协调元法。利用纽马克(Newmark)法经MATLAB编程叠代数值计算,验证了文中方法分析无拉力双参数地基板的动力响应问题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祁连县八宝镇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祁连山山地地貌部位,属现代构造运动强烈上升区,山峰耸立,地势起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坡面冲沟密布,泥石流灾害频发,危害严重。本文通过对泥石流特征及危害史进行阐述,着重对泥石流的危害分析进行评价,并提出工程与生物治理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广西气象部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也存在生态环境观测能力弱、生态文明气象保障能力不足、生态气象服务业务体系不健全、标准规范和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针对气象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围绕保持"山清水秀生态美"优势品牌做文章、做好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气象服务、做好生态产业发展气象服务、积极探索环境气象服务以及加强组织保障,确保业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服务水平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概率积分法是预测煤矿采空区产生地面移动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应用广泛。但该方法的应用条件非常苛刻,对于地层复杂的地区,预测精度不高。本文为预测出多煤组开采造成的地面破坏,将概率积分法与空间分析软件相结合,运用GM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和概率积分法的理论基础,对采空区产生的地面破坏进行预测。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塔妥煤矿中,得到了当该煤矿的四个煤组完全开采时产生的地面破坏预测,其计算结果比直接运用概率积分法更加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19.
2007年丹东和阜新地区地闪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2007年辽宁地闪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丹东和阜新是辽宁南北两个地闪高发区,其地闪变化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差异点。两地均为负地闪次数远远多于正地闪次数,正闪比相差不大;正闪比春季大,夏季少;丹东平均正、负地闪峰值电流强度均值大于阜新。地闪多发于午后到夜间,丹东多发于早晨。定义了地闪持续时数,分析发现地闪多集中发生在持续6h及以上的地闪活动过程中,因而持续6h及以上的地闪活动过程潜在危害较大。丹东地闪活动易发月份为5-10月,阜新为5-8月;丹东地闪活动最活跃期为8月,阜新地区为7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