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测绘学   168篇
大气科学   49篇
地球物理   52篇
地质学   313篇
海洋学   30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01.
在边角网数据处理中,运用二次定权平差法处理观测数据,以实际观测精度定权,既可克服常规定权中边角权比与观测实际不符的不足,又可避免Helmert验后方差估计处理观测数据时假定测边误差相同的缺陷,有效提高数据处理成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702.
将深度全连接神经网络引入大坝变形预测领域,结合大坝多源监测数据的训练样本,建立基于深度全连接神经网络的大坝变形预测模型.利用几种常见的深度优化学习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训练,通过对比各损失函数的变化曲线选取最优学习算法,进一步构建基于最优学习算法的深度全连接神经网络大坝变形预测模型;最后结合大坝多源监测数据的测试样本对模型...  相似文献   
703.
直流电法在复杂地电条件下探测陷落柱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在地形恶劣、表层电性不均匀及矿区地电干扰严重的复杂条件下,用直流电法探测陷落柱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04.
黑龙江虎林盆地位于兴凯地块北部,盆地内部中央隆起区出露一套呈NE走向展布的虎林杂岩,岩石强烈韧性变形,对其变形样式及其动力学背景的探讨,为进一步研究兴凯地块乃至中国东北东部中生代构造属性和古太平洋构造体制下构造演化过程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虎林杂岩主体由云母片岩和侵位其中的花岗质岩脉组成,塑性变形特征明显,发育倾向NW向片麻理,走向NE-SW的低角度矿物拉伸线理。岩石矿物组合、微观构造特征和石英EBSD组构分析显示岩石表现中低温变形样式,变形温度为350~450℃,石英变形机制以位错滑移和膨凸重结晶为主。结合宏观变形样式可知,虎林杂岩早期变形以NW倾向片麻理为标志,指示NW-SE向伸展作用,晚期变形以NE倾伏低角度矿物拉伸线理为标志,指示NE-SW向左行走滑事件。侵位的变形闪长玢岩的锆石年代学研究限定晚期左行走滑事件晚于闪长玢岩就位时间1070±17Ma。早白垩世期间,伊泽奈崎板块(古太平洋)NW向斜向俯冲和板片后撤,导致东北东部乃至整个中国东部NW-SE向伸展,造成大陆岩石圈减薄、岩浆活动和虎林伸展断陷盆地的形成。在早白垩世末(104Ma之后),伊泽奈崎板块高速向欧亚大陆俯冲由NNW转向N,由低角度俯冲替代高角度俯冲,使得中国东部再次遭受区域性挤压,导致虎林杂岩发育大规模NE向压扭性左行走滑变形和持续性隆升。  相似文献   
705.
康明  岳长成 《岩石学报》2020,36(11):3363-3379
西山湾羊场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中西段。矿区出露有较大面积的古生代二长花岗岩和英云闪长岩,中生代早白垩世白女羊盘组火山岩沿二长花岗岩与英云闪长岩之接触带的北东向张性裂隙喷发,银矿体呈透镜状或似层状产出于下白垩统白女羊盘组及其与侵入岩的接触带,铅锌矿体主要产于侵入岩及其与火山岩的接触带,断裂构造控矿明显。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室内显微镜下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手段,对银的赋存形式和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对银、铅锌的地球化学迁移模式、沉淀机制及其成矿过程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中银的存在形式主要为可见银,其次为不可见银。可见银主要为显微包体银(1~10μm)和独立银矿物(>50μm),不可见银主要为类质同象银和超显微包体银(<1μm)。显微包体银多被黄铁矿、石英、钾长石和重晶石等包裹;独立银矿物主要为辉银矿,其次为硒银矿,还有少量自然银、螺状硫银矿和深红银矿(淡红银矿)等,多分布于石英粒间及裂隙中;类质同象银主要赋存于蓝辉铜矿、雅硫铜矿等二元铜硫化物中;超显微包体银主要包裹于与银矿化相关的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中。根据矿(化)脉体之间的穿切关系、矿石结构构造及矿物共生组合,成矿作用过程可划分为热液期和表生期。热液期是主要的成矿期,包括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其中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为主成矿阶段,铅锌矿化形成于该阶段早期,银矿化形成于该阶段晚期。富含Fe、Cu、Zn、Pb、Ag、S和Se等多种元素的成矿热液,在早期高温条件下金属离子以氯络合物的形式搬运,随着成矿热液温度降低以及其它物理化学环境的变化,氯络合物不稳定而解离,未发生沉淀的金属离子转变为以硫氢络合物的形式继续运移。成矿热液向上运移过程中,随着温度的持续降低,铁、锌、铜和铅等金属离子的硫氢络合物溶解度降低而发生分解,形成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和方铅矿等金属硫化物,Ag+部分置换Cu+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二元铜硫化物中,部分银以超显微包体形式被先期形成的矿物黄铁矿、闪锌矿和方铅矿等硫化物所包裹。因Fe2+、Zn2+、Cu+、Pb2+等离子的依次沉淀,致使-不稳定而分解,生成辉银矿,并且Ag+与流体中的Se2-结合形成少量硒银矿,被包裹于重晶石和石英之中,而溶液中过饱和的银则沉淀为自然银。表生条件下,原载体矿物中的银以及离散银经淋滤作用随黄铁矿的褐铁矿化而得以再次富集。  相似文献   
706.
中国北方沙漠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的周期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高精度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的深入,千、百年尺度上气候波动、周期性变化和气候事件不断被发现。北大西洋深海沉积物中发现的IRD事件、千年尺度上的约1500年周期性气候振荡已经被许多研究者共识,并在陆地湖泊、冰心乃至沙地和沙漠的沉积物中均有发现。百年尺度上的512年、400年、200年等周期性气候振荡还有待深入研究。研究表明,全新世以来,中国北方地区沙漠的扩大与缩小与全球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尤其是与千年尺度上的1500年的周期性震荡有关;数年-数十年尺度上的周期性气候振荡对我国沙尘暴的发生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07.
鉴于各行业领域对城市三维建模的巨大需求,以及三维技术的日渐成熟,目前实景三维模型数据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本文基于作者对实景三维模型成果具体检验工作的经验积累,详细分析并介绍了实景三维模型成果检验过程中质量元素划分的依据、理念以及检查关键技术点,并通过具体检查案例验证实景三维模型成果质量元素及权重和错漏分类评价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08.
目的:建立四甲丸中2种活性成分哈巴俄苷、肉桂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条件为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醋酸水溶液,体积比为25∶75,等度洗脱;流速:1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78nm。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哈巴俄苷、肉桂酸分离良好,质量浓度分别在5.36~134.06μg/mL(r=0.9999)、5.28~131.95μg/mL(r=0.9997)时,与其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3.6%(1.20%)、100.4%(1.30%)(n=6)。结论:本试验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四甲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09.
当前有关中国北方黄土的研究已趋于成熟,但就其下伏红黏土序列的研究却存在不少分歧。通过回顾近年来中国北方红黏土序列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并着重从铁锰胶膜角度来分析其可能会给红黏土研究带来的影响,旨在对以后的研究起到一定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710.
洋山深水港入境船舶压载水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采集了19艘停靠在上海洋山深水港的入境船舶压载水水样,对其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进行了分析,共检出压载水中浮游动物39种,其中桡足类37种、淡水枝角类1种、海洋枝角类1种.结果显示,压载水中浮游动物的密度及种类组成与水样压载地的环境直接相关,不同航线船舶压载水中浮游动物的种类差异较大.调查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