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6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20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雨台山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别山地区大悟宣化店—麻城乘马岗银铜金成矿带中段,是与大别山造山带有关的银多金属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NW向断裂破碎带和近EW向石英脉中,受断裂控制明显。近矿围岩主要为压碎石英岩和碎裂二长浅粒岩,围岩蚀变以硅化、钾化、叶蜡石化为主。开展了矿区钻孔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分析了Au、Ag、Cu、Pb、Zn、As、Sb、W、Sn、Mo共10种元素。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了元素组合特征。通过与成矿元素分带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建立了符合矿区的深源流体成矿模式,并对矿床深部找矿前景进行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42.
绿色理念推动城市建设已成为当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大趋势,本研究为了探寻欠发达地区绿色城市建设的途径,以东南欠发达城市——南平市为例,在充分结合地区实际与参考国内外相关评价体系的基础之上,构建欠发达地区绿色城市建设评价体系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南平市绿色城市建设状况良好,社会参与度高,人居环境优异,绿色经济潜力良好,但在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及绿色经济发展状况方面则表现较差,有鉴于此,本研究提出了若干改善南平市绿色城市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43.
针对空间数据下发过程中需快速定位到所在图幅编号的需求,通过分析1:5万地形图新旧图幅编号组成,并根据新旧图幅号生成及转换算法,在.NET Framework框架下运用ArcEngine实现了1:5万地形图分幅图框的自动生成,并附带对应的新旧图幅编号属性信息,极大方便了日常工作中相关数据的整理及下发,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4.
长江中下游是我国重要的铁、铜、金等多金属成矿带, 其南端是鄂东南矿集区, 该区作为我国重要铁铜矿产地, 集中分布了若干富铁富铜矿床; 金牛火山岩盆地处在鄂东南矿集区西南区域, 与成矿带中多个矿区的成矿条件相似, 具有铁、铜、金等多金属矿找矿潜力。但金牛火山岩盆地具有较厚的岩浆岩和沉积岩盖层, 增加了找矿工作的困难, 需要加强技术手段的应用, 提升找矿预测效果。相邻矿集区开展的以重磁数据为主的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分析工作, 为研究区构造特征分析与指导找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证明利用高精度重磁数据并结合其他地球物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解释, 可提取研究区构造格架特征、隐伏岩体和物性分布等信息, 从而推断盆地及其基底构造特征并提出找矿预测。本研究针对金牛火山岩盆地虽有找矿潜力但缺乏系统研究的问题及迫切需求, 基于实测和收集的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 开展以重磁资料为主联合大地电磁(MT)数据的综合分析解释工作, 利用重磁异常线性信号提取、重磁异常数据多尺度分析、重磁异常反演和物性界面反演、以及电阻率成像等, 估算盆地基底深度, 圈定火山机构和隐伏岩体, 推测断裂分布、盆地边界及找矿远景区, 对于该地区基础地质调查及深部找矿预测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5.
大泷六线鱼精巢发育的周年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完善六线鱼的人工繁殖理论,采用石蜡切片,HE组织染色方法研究了性成熟野生大泷六线鱼的精巢结构和精巢发育的周年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大泷六线鱼精巢为典型的小叶型结构,精小叶间有间质细胞(Leydigs cell),小叶内有支持细胞(Sertolis cell)及精小囊结构,其精巢的周年发育历程可分为:重复发育Ⅲ期,精子形成Ⅳ期,精子成熟Ⅴ期和退化吸收Ⅵ期。8月下旬开始生精活动的启动,生殖季节为11月至翌年1月份,2~4月份为退化吸收期,5~7月份为重复发育Ⅲ期。  相似文献   
46.
In recent years, Edwardsiella tarda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deadly pathogens of Japanese flounder (Paralichthys olivaceus), causing serious annual losses in commercial production. In contrast to the rapid advances in the aquaculture of P. olivaceus, the study of E. tarda resistance-related markers has lagged behind, hind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disease-resistant strain. Thus, a marker-trait association analysis was initiated, combining 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 (BSA) and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 mapping. Based on 180 microsatellite loci across all chromosomes, 106 individuals from the F1333 (♀: F0768 ×♂: F0915) (Nomenclature rule: F+year+family number) were used to detect simple sequence repeats (SSRs) and QTLs associated with E. tarda resistance. After a genomic scan, three markers (Scaffold 404-21589, Scaffold 404-21594 and Scaffold 270-13812) from the same linkage group (LG)-1 exhibit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NA, pooled/bulked from the resistant and susceptible groups (P <0.001). Therefore, 106 individuals were genotyped using all the SSR markers in LG1 by single marker analysis. Two different analytical models were then employed to detect SSR marker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significance in LG1, where 17 and 18 SSR markers were identified, respectively. Each model found three resistance-related QTLs by 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 (CIM). These six QTLs, designated qE1–6, explained 16.0%–89.5% of the phenotypic variance. Two of the QTLs, qE-2 and qE-4, were located at the 66.7 cM region, which was considered a major candidate region for E. tarda resistance.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valuable data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s of E. tarda resistance genes and facilitate the selective breeding of disease-resistant Japanese flounder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47.
解译了厦门市1986~2007年6个时间点的遥感影像,提取建设用地斑块,借助ArcG IS9.0空间分析模块和空间统计功能,进行缓冲区分析。通过绘制建设用地类型扩展量曲线图,分析波峰-波谷时空变化,结合同期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变化,揭示建设用地扩展的驱动力。结果表明:①自然因素和人文背景影响城镇用地扩展的基本格局;②社会经济实力积累推动建设用地空间分布的演变;③城市化和工业化相互作用快速推动建设用地的扩展;④政策因素多层次地影响建设用地的时空变化。  相似文献   
48.
以福州市为研究区,采用1988~2008年5个时间点的LandsatTM/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遥感信息提取技术,获取福州市建设用地扩展信息。从扩展来源、扩展的规模和强度、分形特征、重心和方位变化等方面分析了福州市建设用地扩展的时空变化,并从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探讨福州建设用地扩展的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1)福州市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来源一直以耕地为主;(2)福州市建设用地的扩展,经历了一个由“快-慢-快-更快”的阶段性过程,城市形态越来越趋于复杂,遵循着“先东后西再南,北部稳定发展”的时空规律;(3)城市建设用地扩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扩展阶段,不同的因素组合占主导。  相似文献   
49.
线性光谱混合模型(Linear Spectral Mixing Model,LSMM)是一种像元分解模型,由于其简单和易操作性的特点,在目前亚像元研究中应用颇为广泛。其分离精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目前对该模型的研究多集中在对模型本身的线性假设评价及端元光谱选取方法上,而忽略了模型应用的环境条件(大气反射、散射、地形起伏等)对模型分解精度的影响等。本文以线性光谱模型提取植被分量为例,探讨环境大气条件、地形因素对模型精度影响的不确定性。研究将数据处理为四个层次,即原始的ASTER数据,利用MODTRAN进行大气校正的数据,经C-地形校正的数据,同时进行了大气校正和地形校正的数据。然后在四个层次上依次提取植被丰度,并将其和NDVI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检验植被丰度的分离精度,从而量化大气、地形等因子对LSMM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大气条件、地形因素都会制约LSMM分离精度的提高,特别在有地形起伏的中小空间尺度范围内,地形因子对线性光谱混合模型的影响远大于大气影响。  相似文献   
50.
正经过国家林业局组织的立项评审、现场考察和专家论证咨询,2014年1月14日,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福建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的建设申请。闽江河口湿地生态定位站为福建师范大学和闽江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共同建设,福建师范大学为技术依托单位,闽江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为建设单位。近年来,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湿地研究团队以闽江河口湿地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了河口湿地碳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温室气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